太極拳大師孫祿堂之——大師要把太極拳引向何方?

孫祿堂先生一生勤奮,好學不倦。五十三歲知天命的年紀機緣巧合遇見精通太極拳郝為楨先生隨拜師求學,這為世人所皆知。更為讓人驚奇的是,孫祿堂先生能夠把晚學的太極拳與自己擁有深厚功底形意拳、八卦拳融會貫通,獨立出自己的太極拳術。多麼具有創造精神!人之願意創造,什麼年齡都有高峰。這也許大師之所以成為大師的最為可貴的地方。不過,孫祿堂先生創作太極拳的方式與以往幾家太極拳的創作方式有所不同,他似乎把太極拳的創新引向了一個新的方向。

我們需要的孫祿堂先生思想的源頭去尋找他創新的蹤跡。

太極拳大師孫祿堂之——大師要把太極拳引向何方?

孫祿堂先生示範的太極拳架

一 孫祿堂太極拳思想溯源

他在他的文章中寫道,“自是而後,源遠派分,各隨己意而變其形勢。至前清道鹹年間,有廣平武禹襄先生,聞豫省懷慶府趙堡鎮有陳清平先生者精於是技,不憚遠道,親往訪焉。遂從學數月,而得其條理。後傳亦畲先生。亦畲先生又作五字訣,傳郝為真先生。先生以數十年之研究,深得其拳之奧妙。餘受教於為真先生,朝夕習練數年之久,略明拳中大概之理。”【1】孫祿堂太極拳的傳承路徑是:陳清平—武禹襄—李亦畲—郝為楨—孫祿堂。這裡只說武禹襄的就學月陳清平數月時間,沒有說武禹襄從學楊露禪數年。其實每一個大師在形成自己的拳術風格過程都是十分漫長的,沒有人能夠一蹴而就。大師技能的成熟階段也必然地符合技能形成的基本規律。

郝為楨的思想影響。

孫祿堂最初的太極拳是在北京遇到郝為楨時才學習的,所以他的太極拳有武禹襄太極拳體系的特徵,他也全盤接受了李亦畲創作的“老三篇”拳論。

郝為楨也把自己對太極拳的感悟講授給他,他如實地記錄在了《拳意述真》中:

“練太極拳有三層之意思。初層練習,身體如在水中,兩足踏地,周身與手足動作如有水之阻力。第二層練習,身體手足動作如在水中,而兩足已浮起不著地,如長泅者浮游其間皆自如也。第三層練習,身體愈輕靈,兩足如在水面上行,到此時之境況,心中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心中不敢有一毫放肆之意,神氣稍微一散亂,即恐身體沉下也。”【2】

這講的是套路演練的功夫達到的不同境界。

郝為楨還講解了推手的方法,他說:

“知己功夫,在練十三式;若欲知人,須有伴侶,二人每日打四手(即掤、捋、擠、按也),功久即可知人之虛實輕重,隨時而能用矣。”【3】

在具體的訓練過程中採用的手段和方法:

“若無人與自己打手,與一不動之物當為人,用兩手或手體與此物相較。視定物之中心,或粘或走或靠,手足總要相合,或如粘住他的意思,或如似挨未挨他的意思,身子內外總要虛空靈活,功久身體亦可以能靈活矣。或是自己與一個能活動之物,物之動去,我可以隨著物之來去以兩手接隨之,身體曲伸往來,上下相隨,內外一氣,如同與人相較一般。仍是求不即不離、不丟不頂之意也。如此心思會悟,身體力行,功久引進落空之法亦可以隨心所欲而用之也。此是自己用功,無有伴侶之法則也。”【4】

這裡傳授了推手練習的具體方法,在無人陪練時,把一個固定的物體當做人,用手和身體與之較勁、較法。這有點像少林拳中的木樁,詠春拳中木人樁,現代格鬥訓練中的人形靶等諸如此類,武者面對著這個假想敵練習各種技擊技術方法。另一種是把一個活動的物體當做人,太極拳推手訓練中的移動物體儘管不同人創造的方式不盡相同,但是其原理如同外家拳的的沙袋,現代格鬥中仍然在普遍使用,拳擊中還特有的梨形球等等皆如此類。

太極拳大師孫祿堂之——大師要把太極拳引向何方?

孫祿堂先生示範的太極拳架

陳秀峰的思想影響。

孫祿堂學習的太極拳並不限於武禹襄流派,他還向陳秀峰學習過太極拳。

孫祿堂沒有說自己向陳秀峰學習過太極拳,看來好學的孫祿堂只是短期的觀摩或求教陳秀峰,並不似郝為楨那樣正式拜師並教授他數月時間。

他在《拳意述真》提到過:“郝為楨先生與陳秀峰先生所練之架子不同,而應用之法術,同者極多,所不同者,各有心得之處或不一也。”郝為楨的太極拳套路技術來源武禹襄,而陳秀峰則是來源於楊班侯,所以有相同之處也各有特點。但是在推手應用中它們相同者多,不同者之處是因為各自技擊絕招造成的。楊露禪長於拋摔技巧,武禹襄擅長斷根的“掛”的技巧。不同的絕招表現出不同的發人效果,楊家功夫是把人遠遠拋出,武家功夫使對方跪撲倒地。孫祿堂顯然看出了兩者在應用中的蹊蹺之處。

陳秀峰在太極拳史上是個不甚聞名的武者,但是與楊家很有淵源。

陳秀峰,清末秀才,永年何營村人。楊班侯晚年回老家隱居時曾在老家教拳,陳秀峰就是此時拜師楊班侯。楊班侯去世後,他的遺腹子楊兆鵬的太極拳技藝由陳秀峰所傳授,不過後來楊兆鵬又赴上海跟隨堂兄楊澄浦學習自家技藝。這樣看來,或許陳秀峰在楊班侯的徒弟中應當是功夫的佼佼者。

孫祿堂何時認識陳秀峰並向其學習太極拳,在歷史上尋不出端倪,只出現在孫祿堂本人的敘述中。但是陳秀峰在向孫祿堂講述太極拳理論過程中使用了太極、八卦的拳術術語,精通八卦掌的孫祿堂把太極拳和八卦掌的技藝聯想在一起進行了深入思考。

“陳秀峰先生言,太極八卦與六十四卦,即手足四幹四枝共六十四卦也(其理八卦拳學言之詳矣)。與程廷華先生言遊身八卦並六十四卦兩派之形式用法不同,其理則一也。”【5】

陳秀峰說的太極八卦與程廷華說的遊身八卦形式上是不同的,但是在孫祿堂看來,它們的本質是一樣的。孫祿堂很快就發現了不同拳術形式的本質,這洞悉事物本質的能力只能是對一項技藝達到高手的層次才能有的。低水平階段的人武者只能散亂掌握拳術的各個點,卻無法架構自己的體系,更無法體悟一個個技術形式之下的本質面貌。痴迷武術的孫祿堂顯然不只是一個技巧高超的武者,更是一個勤于思考的人,思考才是他區別於眾多武者的本源所在。

“陳秀峰先生所用太極、八卦,或粘、或走、或剛、或柔,並散手之用,總是在不即不離內求玄妙,不丟不頂中討消息。以至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動作所發之神氣。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也(此拳之道理王宗嶽先生所著太極拳經論之最詳)。程廷華先生所用之遊身八卦,或粘、或走、或開、或合,或離或即,或頂或丟,忽隱忽現,或忽然一離相去一丈餘遠,忽然而回,即在目前。或用全體之力。或用一手,或一指,或一指之一節,忽虛、忽實、忽剛、忽柔,無有定形,變化不測。”【6】

孫祿堂對太極拳和八卦掌的形式與根本做了細緻的對比分析。太極拳的粘、走、剛、柔及在散手中使用,皆要不即不離、不丟不頂,最終達到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的目的;八卦掌粘、走、開、合、頂、丟、隱、現等等沒有定形,變化莫測。因此孫祿堂認為“形意、八卦、太極三家,諸位先生所練之形式不同,其理皆合其應用亦各有所當也。”這裡孫祿堂雖然沒有列出形意拳的特點與本質,但是精通形意拳的孫祿堂,聆聽過眾多形意拳名家教誨的自然從心中隱約地感覺到了這一點。

他在向陳秀峰學習太極拳之前的1915年出版的《形意拳》自序中寫道:“餘於形意一門,稍窺門徑,內含無極、太極、五行、八卦、起點諸法。探源論之,彼太極、八卦二門及外家、內家兩派,雖謂同出一源可也。後世漸分門類,演成各派,實亦勢之然耳。”無論孫祿堂對於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等拳術同出一源的猜想是否真有此事,他確實看到了它們之間的相似之處。

孫祿堂之所以認為三家拳術同出一個源頭,他撇棄了形意拳、八卦掌、太極拳等著三種拳術外在形式的差異,總結出來三種拳術的本質規律,於是他有了把三家拳術融匯於一家的能力。

這與拳術本質的相似性有關,更與他個人的橫溢的才華有關。學拳者眾多,比孫祿堂掌握拳術種類多的武者比比皆是,看看民國武術中哪些稍有名氣的人列舉出來自己掌握的拳術種類,足以令孫祿堂汗顏,但唯有孫祿堂能夠從拳術形式中看出其共同的本質規律,為他創造自己的太極拳埋下了伏筆。

太極拳大師孫祿堂之——大師要把太極拳引向何方?

孫祿堂與其子孫存周在推手

二 孫氏太極拳理論設計

孫祿堂先生終究要創作自家的拳術,他有自己的一套理念,不過他借用了張三丰的言論來表明了自己的立場。

理念一 太極拳創拳指導理論。

孫祿堂解說:張三丰“遵(易經洗髓)二經之義,用周子太極圖之形,取河洛之理,先後易之數,順其理之自然,作太極拳術,闡明養生之妙。”又說:“先生以河圖洛書為之經,以八卦九宮為之緯,又以五行為之體,以七星八卦為之用,創此太極拳術。”張三丰創拳說看來由來已久。

孫祿堂的《太極拳學》從自序註明的時間“民國八年”上看,其寫作完成的大致時間是1919年,但是正式出版時間是“民國十三年三月”即1924年,比許禹生《太極拳勢圖解》出版要晚兩年。許禹生在著作中說“遠之季世,有隱君子者,本儒家太極之理,融匯各家之長,納五行八卦與拳術步法方位之中,而以太極之陰陽、剛柔、動靜喻其作用,提綱挈領,名為內家,蓋所以別於方外也。”【7】他的說法與許禹生的說法如出一轍,只是許禹生未直接言明張三丰創造的就是太極拳。他比他的徒弟陳微明《太極拳術》中言明張三丰創太極拳說早一年。仰或他們在北京一起練拳是接受了同樣的思想,只是表達方式略有不同,出版著作時間有早有晚而已。

孫祿堂還簡單地提出了創作太極拳使用了“河洛(河圖洛理)之理”,後來的陳鑫在其著作《陳氏太極拳圖說》也引用了這種說法,煞費苦心地繪製出一張圖來,具體怎麼使用河洛之理呢,都沒有深入地論述它。很顯然,關於太極拳的理論解釋是後人逐漸完善而成熟的,並非一開始先有理論後有拳術,也應了一句話,理論是對實踐說明。無論許禹生或者孫祿堂對於虛擬出來的張三丰創作拳術的方式都不過是以自己理解進行的解釋。正如後人讀名著,對作者思想的詮釋有千百種,千差萬別,哪一種才是作者真正的意圖呢?也許都不是!

理念二 太極拳創拳的指導思想。

孫祿堂說:拳從易道來。“其中本一理、二氣、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宮等奧義,始於一,終於九,九又還於一之數也。”【8】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理論一經形成可以指導實踐。幾大流派中成拳最晚的孫氏太極拳,在創造拳術時,孫祿堂毫無疑問會用自己理解的太極拳原理指導自己的拳術創造。這理論就是他從前人書籍中總結出的太極拳創拳指導思想。

理念三 創拳為什麼?

孫祿堂開門見山地說:養生。

孫祿堂認為太極拳創拳最初緣由是“元順帝時,張三丰先生修道於武當,見修丹之士兼練拳術者,後天之力用之過當,不能得其中和之氣,以致傷丹而損元氣”,道士練拳時用力不當,損傷了自身的元氣,張三丰遂創造出一種拳術以中和這種不當之氣。練習“此拳在假後天之形,不用後天之力,一動一靜,純任自然,不尚血氣,意在練氣化神耳。”不管張三丰之事是否為孫祿堂先生杜撰,他都在試圖表明一個思想:練習太極拳終是要達到濡養生命之目的。

他和他的徒弟陳微明毫不遲疑地這樣認為。陳微明甚至成為最早把“養生”運用到太極拳商業宣傳中的第一人。

作者無疑希冀用中國文化思想指導自己的太極拳創作,但是怎樣用自己的理論與實際的技術產生一一的對應關係呢?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人能夠用太極圖、河洛理論、易經解釋太極拳所有的技術。畢竟,太極拳是基於技擊技術產生的運動體系,它並不專為解釋這些理論演繹而來。孫祿堂先生不能,其他人也不能。但是這些理論還是有限地改造了一些技術,從而使太極拳成為最具文化意蘊的拳術。

創作理念不能與拳術完全一致,表明孫祿堂先生的太極拳技術必將有另外的一套創作方式。

太極拳大師孫祿堂之——大師要把太極拳引向何方?

孫祿堂與其女孫劍雲推手

三 孫祿堂的太極拳創意

孫祿堂創造的太極拳方式與其他幾種重要的太極拳創拳方式有所差別。

與它相比較的主要是這幾個人和他們的太極拳:陳氏太極拳類的陳耕耘、陳清平;楊氏太極拳的楊露禪;武式太極拳的武禹襄;吳式太極拳的全佑等等。這幾個人都是

陳長興訓練體系的直接或間接的繼承者,最遠沒有超過兩代,陳耕耘、陳清平、楊露禪直接受教於陳長興;武禹襄受教楊露禪、陳清平,還拜訪過晚年的陳長興;全佑受教於楊露禪。這幾個人其後都成為自身特色太極拳術的創始者。這幾個人的創拳方式來自於武術的本質方式技擊。他們的拳術之所以能夠稱為太極拳是因為他們遵循了太極拳的基本原理,用他們自己獨有的方式完成了“引進落空”的技擊特點,但在技術方法形成了個性化的技術特色,獨倡一家之言。

楊氏太極拳長於“拋放”;武氏太極拳長於“斷根”;吳式太極拳長於“旋轉軸滾”;陳氏太極拳長於“擰旋”。因為技擊特色不同的緣故,不同太極拳的發力時用勁方式不同,圍繞著他們獨特的用力方式,相同動作名稱如單鞭、摟膝拗步、白鶴亮翅、野馬分鬃等等,卻表現出演練形式和用勁方式的差別。各家太極拳形式的差異來自於技擊本質的差異,但他們都沒有改變太極拳的原理,只是實現太極拳原理過程不同方式出現了差異,正所謂“條條道路通北京”。

以楊式太極拳為例,如封似閉是其代表動作,尤其是閉的手法更具代表性。閉是一個向前發放的動作,動作是兩手開掌指向前方,楊式太極拳的各個招式都可以歸結到該動作中。如:攬雀尾,擠式是兩手合臂指向前方,按式是兩手開掌指向前方;白鶴亮翅,兩手一上一下開掌指向前方;摟膝拗步,拗步單手開掌指向前方;單鞭,順步單手開掌指向前方;提手上勢,兩手前後開掌指向前方等,總之有一個指向前方的動作。陳式、吳式、武式太極拳各自都可歸結為一個動作:陳式的擰旋,以搬攔動作為代表;吳式的偏轉,以亮翅動作為代表;武式的斷跟,以沉按動作為代表,其它動作都要歸結到這些動作。【9】

總結一下,與孫氏齊名的楊、武、吳、陳等拳術均是基於技擊特色基礎上,圍繞技擊特點改造個人的技術動作,形成了各派的外在形式,在後世,則表現在套路上動作上的千差萬別。孫氏太極拳並不是基於技擊特徵基礎上的動作技術改造,而是把形意拳、八卦掌技術融入到太極拳中形成的一種嶄新的流派,正如他自己所述,“又深思體驗,將夙昔所練之形意拳、八卦拳與太極拳三家匯合而為一體。一體又分為三派之形式。三派之姿勢雖不同,其理則一也。”【10】

除了套路技術的改造,在推手技術孫式太極拳擷取了訓練方法最為完善最成熟的楊氏太極拳,其一般步驟也是,先練定步推手,練四正推法,繼而四隅推法,然後活步推手,最後是大捋隨至技擊。孫氏太極拳也有大捋,但是它融入了八卦掌的走圈技術,兩人搭手即走,在走中互換。走時兩胯放鬆,重心上下無起伏;動中求靜,雖在運動變化之中,兩足兩胯虛實變化自然,搭手不離不即,不丟不頂,身體內外六合不散,儼然有八卦掌之態勢也。

在本質上,孫祿堂將形意拳的直取快攻、硬打硬進的剛勁;八卦掌的閃轉騰挪、避正打斜的巧力;太極拳的沾連粘隨、以柔克剛的靈動,這三種內家拳融為一體。在形式上,孫祿堂取郝為楨太極拳的開合;形意拳的進退步法;八卦掌的身法,巧妙連綴自成一家。

孫氏太極拳用不同的創新方法而獨樹一幟。這種創新方式也只有對形意拳、八卦掌都爛熟於心才能完成。後世人多模仿之,但是難以有他深厚的幾種拳術根底,和對拳術本質的把握,往往流於形式的拼湊。

他創造出了自家形式的太極拳,也改變了太極拳創作的走向!

從1913年孫祿堂開始學習太極拳,到1919年寫作完成《太極拳學》一書,差不多習練太極拳已經有六年左右的時間。

1919年孫祿堂完成《太極拳學》書稿,標誌著他創作的太極拳已經成熟。

1924年正式出版,一個對後世有影響力的新的太極拳流派誕生了!


註釋:

[1] [2][3][4][5][6][8][10]孫祿堂著,孫劍雲編.武學錄[M]·拳意述真.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6

[7] 許禹生.太極拳勢圖解[M].太原:山西科技出版社2006

[9]田金龍、邱丕相.太極拳技術原型的提煉與推手技術體系的構建.上海體育學院學報[J].2013(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