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研究發現:抓好一次孩子大腦發育的高峰期,一生僅限三次

我們有很多研究兒童心理學的專家表示嬰幼兒有三個大腦發育黃金期,而在這三個大腦黃金期的時候,如果我們家長能夠幫助孩子鍛鍊一些基本的技能,能夠正確引導和引領我們孩子,就會讓孩子的心理和身體同步成長。很多家長都會對自己的孩子有所期望,想讓自己的孩子出色並優秀,成為傳說中別家小孩的經典典範。可是我們要知道,別人家的小孩並不是這麼好當的。

我們要知道後天培養對孩子的智力是有重要因素的。因此,我們需要抓住孩子三個大腦發育黃金期來決定,究竟是哪三個黃金期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看一看吧!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抓好一次孩子大腦發育的高峰期,一生僅限三次

1、第一個黃金期在於六個月到三歲的階段

在這個階段,新生兒出生了,他的大腦開啟了短暫的發展模式。到了三歲之後,孩子的大腦逐漸成型,變成了和成人一樣的發展模式。並且大腦還經常通過突觸來進行細胞間的傳遞,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神經元。神經元接觸的越多,大腦發育的越完善,因此也會有很多家長髮現孩子越來越聰明瞭。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抓好一次孩子大腦發育的高峰期,一生僅限三次

但是,我們該如何抓住這樣的發育期呢?首先刺激越多,當然我們的神經元點就會越多。在大腦發展的黃金期,那我們要抓住孩子的視覺觸覺和肢體動作三個方面來刺激孩子。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抓好一次孩子大腦發育的高峰期,一生僅限三次

比如我們可以通過對孩子的視力追蹤進行一個小遊戲,用色彩鮮豔的圖片以及圖案吸引孩子注意,並且用手啃東西的方式來幫助孩子獲得口腔期的觸覺接觸。等孩子再大一點兒的時候,他們開始愛上啃腳和啃手,刺激源就變多了,而且這個孩子到這個階段會喜歡扔東西。家長可以在孩子做完這些運動之後只需要處理善後,但千萬不要阻止孩子去接觸這樣的刺激。

並且我們作為家長也可以幫助孩子學習些繪本知識。因為可以有效地幫助孩子對顏色色彩有個敏感的識別能力。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抓好一次孩子大腦發育的高峰期,一生僅限三次

2、第二個大腦黃金期在於三到六歲

我們在三到六歲的時候,孩子大腦幾乎與成人不相上下了,不過大腦的完成程度是高了,但身體的發育卻還處理在幼兒時期。因此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在孩子的專注力、記憶力和觀察力方面進行發展。很多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進了幼兒園之後,就不需要管教太多了。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抓好一次孩子大腦發育的高峰期,一生僅限三次

但是,其實很多的家庭教育才是開啟孩子啟蒙的第一步,所以我們要抓住孩子這個黃金期,就需要和孩子多溝通,多交流,發展他們的語言能力,同樣用繪本故事的形式,讓孩子學會看圖說話。這處於一個右腦與左腦協調工作的培養,這樣的練習會讓我們孩子的大腦更加的靈活自在。同時我們還可以找一些繪畫、連線、拼圖等方式,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當然在這期間,孩子專注力觀察力和記憶力都會有所提高。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抓好一次孩子大腦發育的高峰期,一生僅限三次

遊戲書對於3-6歲是抓住大腦發育的一個好工具。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抓好一次孩子大腦發育的高峰期,一生僅限三次

《專注力訓練兒童益智開發遊戲書》全6冊這套智力開發遊戲書專注力

以遊戲的形式,來吸引孩子提升孩子的智力。其中游戲方式以、找不同、連連看、顏色辨認,分類、配對等等遊戲方式來鍛鍊孩子,讓孩子樂在其中!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抓好一次孩子大腦發育的高峰期,一生僅限三次

其次這套遊戲書最大的特點是色彩鮮豔,有繪本的感覺,孩子可以通過圖片去理解遊戲的規則。

同時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做遊戲書,能夠提升親子關係,增加更多的交流!=專注力是一切學習的開始,是孩子基本適應環境的能力,是智力的基本因素,也是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的基礎。

3、第三個大腦黃金期在七到十歲

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處於正式的學習階段了,他們的大腦基本成型,並且有自我形態,他們不會看什麼就模仿什麼。他們逐漸擁有反對心理,因為他們自己會對事情做出判斷了,這個時間段的孩子,我們作為家長千萬不能硬碰硬的交流。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他容易接受的指令會很多,但是普遍能夠自我展現和消化的會很少。所以我們在這個階段更多需要給孩子進行引導,而並不是指令式的要求孩子做些事情。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抓好一次孩子大腦發育的高峰期,一生僅限三次

所以小編的建議,就是培養孩子的自主興趣比較重要。這個階段的孩子非常討厭被命令去做一些事情,比如快去寫作業,快去做鍛鍊,快去跑步等等,這會讓孩子在本身情況下變得不願意做這些事情。所以我們大致可以用一種建議的方式去告訴孩子什麼要做,什麼不要做,並且隨他們的意見去改善和幫助孩子,做好自主培訓。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抓好一次孩子大腦發育的高峰期,一生僅限三次

其次,我們還要不停地鼓勵孩子,不要把孩子和別人家小孩做對比。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在心裡產生自卑的情緒,因為孩子認為自己永遠成不了別人家的小孩,家長會永遠喜歡別人家小孩,從而自我否定,陷入負面情緒的困擾中。我們如果真的想鼓勵孩子叫真誠的去讚美孩子,那就去發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並且默默地幫助他們,引導他們去做正確有意義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