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而不休的境界:袁世凱罷官謫居,賀壽的北洋舊部卻破門而入

晚清拾遺錄(十三):退而不休,是一種境界。

宣統二年(1910年)的暮春,廣袤的南方大地彌散著焦躁的氣息,北方河南安陽的洹上村也暗流湧動。這處袁世凱自己命名的私宅依山傍水,謫居在此地,曾經身兼清廷多個顯赫要職風頭無匹,如今卻是莊園內孤舟蓑翁形象,袁世凱感嘆造化弄人的背後,是對人心向背的胸有成竹。此時臨近袁世凱生日,遙想之前的五十大壽,天津的直隸總督府擠進了不下千人的達官顯貴,當時的張燈結綵、高朋滿座的盛況仿若隔世。如履薄冰的袁世凱,深知今非昔比,聲張起來絕無益處,關起門來自己吹吹蠟燭才是最好的選擇。

退而不休的境界:袁世凱罷官謫居,賀壽的北洋舊部卻破門而入

但是,現實的情況卻讓袁世凱哭笑不得。銘記於心的老將薑桂題,曾經可是清廷禁衛軍的統領,大張旗鼓地送來賀禮:白銀萬兩。袁世凱深感數額巨大,斷然不可收受,便回信道:“來款壁還,知我如公。”誰知薑桂題的來使剛走,來自各地顯貴的賀信隨著賀禮蜂擁而至,以至於通往洹上村的京漢一線道路車水馬龍,袍澤之情維繫的北洋舊部更坐不住了,直接決定組團去洹上村給袁世凱賀壽。一幫武夫嘯聚袁宅的客廳一室,時而憤憤不平,時而發洩不滿,言至恨處更是直接抨擊清廷的廟堂之上。袁世凱閉躲在內室裡,隔著門聽得是心驚肉跳。

退而不休的境界:袁世凱罷官謫居,賀壽的北洋舊部卻破門而入

此次來訪的北洋群雄中,資歷最老的要數張勳,此時已是清廷從一品大員的江南提督,手握江南四府精兵。但在袁世凱看來,反正來客在北洋集團中的輩分都比自己低,索性倚老賣老,稱病不出,選擇閉門不見。眾人簇擁到堂屋門前,一時間也是束手無策。此時一根筋的張勳作為資歷輩分排名中的老大,直接帶頭硬闖,硬是擠出一條門縫,最終破門而入,眾人也隨之一鬨而進。袁世凱連忙賠罪,聲稱怠慢,只好選擇在太師椅上端坐,接受群雄的祝賀。

退而不休的境界:袁世凱罷官謫居,賀壽的北洋舊部卻破門而入

在謫居期間,前來的拜會的還有巨賈富商,如狀元實業家張謇就曾登門造訪。兩人促膝長談,從傍晚一直談到凌晨,臨行前留下一句:“慰庭此人,遠在碌碌諸公之上。”除了北洋舊部以及這些士紳商賈,在朝堂之上還有宦海的“不倒翁”慶親王奕劻、“水晶狐狸”協辦大學士徐世昌等大腕兒暗中支持,袁世凱與外界的各式通信高達數百封,在洹上村甚至有專門的“司電報者”。

退而不休的境界:袁世凱罷官謫居,賀壽的北洋舊部卻破門而入

在晚清波瀾詭譎的宦海浮沉,運籌帷幄能做到這個份上,源於袁世凱佈局的一張大網。他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每一個後來人,在晚清廟堂混日子,能夠真正做到退而不休的境界,只要以情誼和利益為籌碼,編織了一張牢不可破的大網,宦海里的驚濤駭浪,不若只是一劑調料,自然可以憑欄大笑。

參考資料:《晚清七十年》、《大清滅亡啟示錄》、《清史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