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症的康復,切勿急功近利

急功近利,難以成大事

急於痊癒,會更難痊癒


“我吃20天藥了,怎麼還有點頭暈心悸啊?”

“我吃藥1個月了,軀體反應基本消失,但為啥睡眠還是不好啊?”

“我吃2個月藥還會偶爾驚恐發作,是不是藥物沒效,要不要換藥啊?”

“吃藥幾天了,怎麼還不見效果,是不是藥沒用?”

“我昨天終於睡得好點了,是不是能馬上斷安眠藥啊?”

“我吃藥2個月時好好的,為啥這幾天又有些疑病焦慮了,是不是產生耐藥性了?”


我經常收到焦友的這些留言,尤其是吃藥半年以內的,他們最大的特點是“急”。急於一吃藥就見效,急於快速痊癒,對藥物寄予過高的期望,一旦有丁點波動反覆,便對藥物感到很失望,或認為自己痊癒無望了。


通過溝通,我發現這些焦友平時性格上比較急躁,過度追求完美(生病前)、太較真,這跟我一毛一樣...

看到他們吃藥過程中有這些困境,我真想對大家說,苦難使人成長,這正好是個機會,幫自己糾正急功近利的壞毛病,如果大家能抓住這個機會培養“耐心”、“堅毅”、“延遲滿足感”等這些好品質,那麼痊癒後你的人生也會隨之發生很大的改變。


1、抗抑鬱藥物(特別是ssris、snris類)的起效時間一般在2~6周,起效不是說馬上沒症狀了,即使只改善10%的症狀也算起效。再怎麼著急,也得吃個1~2個月再說,無效就去找醫生加量或換藥。(我有個病友吃了1個月效果不好,準備找醫生換藥了,結果沒過幾天就見效了)

2、吃藥過程的病情反覆十分正常,甚至吃了1~2年也會有反覆的,鞏固期也會有反覆,都正常,但是反覆的次數會隨著吃藥時間長而越來少,你需要按一個季度/年來對比,本季度/年比上季度/年總體要好,那就沒問題。

3、睡眠的改善比軀體症狀改善要更久,我的軀體症狀在1~2個月內基本緩解,但睡眠情況要2~4個月才逐漸向好(在斷了安定的前提下)

4、吃藥過程要多看改善了的地方,別揪著還沒好的地方不放,雞蛋裡挑骨頭。別出點一丁點不舒服都往焦慮帶,得了腳臭也懷疑焦慮發作,手指疼也懷疑焦慮發作,你屁股癢也懷疑焦慮發作,你得痔瘡也懷疑焦慮發作...照這樣的腦回路,永遠都痊癒得慢。

5、多和那些吃藥1年2年3年的人交流,他們才真的能給你希望。吃藥半年以內的大部分跟你一樣迷茫,提出的建議是比較侷限。


最後呢,作為過來人我送病友幾句話:

1、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2、欲速則不達,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3、越是急功近利,越是難以成大事


說真的,當我們經歷了嚴重焦慮症的碾壓、經歷了驚恐發作的頻死感,經歷了吃藥前期副作用的折磨,經歷了吃藥治療過程中的反反覆覆,經歷了漫長的神經修復過程...

你會發現,你的心態會自然變得更平和,你遇事不再特別著急,你做事不再過於追求完美,人生的很多困難你都覺得不是個啥,都能輕鬆越過,但中途放棄的人享受不到這些痊癒後的好處。


人總是在苦難時得以成長。

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我在前路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