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包公怎麼斬了清朝的陳世美?

陳世美大家應該都是知道的,為了功名拋棄妻子,忘恩負義,是個薄情寡義的反面人物,最後被鐵面無私的包拯斬殺。

宋朝的包公怎麼斬了清朝的陳世美?

網絡圖

在戲曲中陳世美,家庭貧困,一心想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他的妻子叫秦香蓮十分理解並支持他,兩人雖然生活窘迫,但是相親相愛。十年寒窗苦讀,陳世美覺得自己已經有實力中榜,於是陳世美告別妻子赴京趕考。皇天不負有心人,陳世美中了狀元,受到仁宗皇帝的厚愛招他為駙馬。為了功名利祿,陳世美並沒有給皇帝說出自己早有家室,卻接受了皇帝的恩賜,定居在開封,與家中妻子斷了聯繫。

秦香蓮在家中苦苦等待,卻沒有丈夫的任何音訊,決定帶孩子上京城尋找丈夫。到了京城,秦香蓮四處打聽,終於找到了陳世美,陳世美卻已經成為了駙馬,並拒絕與秦香蓮相認。狠心的陳世美還利用權勢,將妻子與孩子趕出京城,安排自己的心腹韓琪殺害二人。在秦香蓮的哭訴下,韓琪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不忍心對他們二人痛下殺手,便自盡已全忠義。陳世美仍不想放過秦香蓮,便誣告秦香蓮是殺害韓琪的兇手,藉機把秦香蓮發配邊疆。

宋朝的包公怎麼斬了清朝的陳世美?

網絡圖

在秦香蓮發配邊疆的路途中被路過的展昭所救。展昭將秦香蓮帶到了包公府,知道事情的經過後,包拯打算幫助秦香蓮翻案。正在苦苦尋找線索的時候,陳世美卻回心轉意接秦香蓮回府。原來陳世美害怕包拯將他定罪,才演了一齣戲。陳世美接著逼迫秦香蓮在休書上簽字畫押,以為這樣就徹底沒有了後顧之憂,自己的榮華富貴就可以保住了。

但是展昭早在包拯的授意下去陳世美的老家尋找線索,得到了確切的人證和物證,確定了秦香蓮的冤情。在公主和太后的重重阻攔下,包拯還是將陳世美送上了龍頭鍘。

宋朝的包公怎麼斬了清朝的陳世美?

網絡圖

以上是戲曲中故事,流傳許久。但是有人卻對陳世美這個人物產生了議論,認為陳世美有原型人物,是清朝年間的清官,原名叫陳年穀。這個清代陳世美為官期間,得到了皇帝的賞識,

他的很多同鄉前來投奔,疲於應對,陳世美就安排管家一律不再接見。

有一位曾經資助過陳世美考學的同鄉叫胡夢蝶,也曾來找陳世美,希望能得到陳世美的幫助,卻吃了閉門羹。懷恨在心的胡夢蝶將一些忘恩負義、拋棄妻子的故事加在了陳世美身上,編成了戲曲《秦香蓮》。

宋朝的包公怎麼斬了清朝的陳世美?

網絡圖

但是這個說法並不科學。為什麼?因為陳世美這個人物最早是出現在明朝小說《包公案》中的,所以說清朝的官員陳年穀肯定不是陳世美的原型。

那怎麼清朝的陳世美卻被宋朝的包公給斬了呢?

宋朝的包公怎麼斬了清朝的陳世美?

網絡圖

​據說是在清朝一年的正月十六,有人請了戲班來唱戲,唱的是《秦香蓮抱琵琶》這出戏,可是時間太短,觀眾不盡興,又加上這個戲曲是悲劇。觀眾很不樂意,覺得陳世美這個人物太壞,要求殺了陳世美,臺下的群眾都起鬨了。戲班主一看壓不下去了,就讓剛唱完《陳州放糧》的“包拯”去救場,斬了陳世美。這才讓臺下的觀眾滿意,呼聲一片。於是後來,《秦香蓮抱琵琶》改編成了《鍘美案》流傳古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