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筆記34,心學的思想脈絡(之二)

中華文化筆記34,心學的思想脈絡(之二)

二、心學大師王陽明


陸九淵的心學經過明代陳獻章傳至王陽明,由王陽明大成。王陽明熟稔陳獻章之學,其心學可說是對陳獻章心學的修正和發展。但因對陳獻章心學有異議,且顧及視陳獻章如父師的好友湛甘泉的感受,故王陽明平生不大提及陳獻章【71】。


中華文化筆記34,心學的思想脈絡(之二)

所謂的“心外無物”是從認識論的角度講的

王陽明尊陸九淵為心學之祖,兩人同樣強調人心乃本源的本體論。具體而言王陽明認為“天地萬物為一體”,“心之本體無所不該,原是一個天”,“心外無物”。和陸九淵的認識論一樣,王陽明認為事物為客體,我心未指向它時它就是潛在客體;我心指向它時它才是現實客體,才構成認識關係,所謂“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中華文化筆記34,心學的思想脈絡(之二)

心學認為,一切都是可以被認識的客體,所以也就不存在什麼不能懷疑的權威

王陽明所說的心,並非人體一個器官,而是主體的靈明知覺以及其認知能力。心學本質是一種思想解放,主張自我權威的學說,把一切都當作客體,強調一切事物都只是主體的意義和價值在不同方面的表現和要素,以主體的認識和實踐為轉移,反對一切權威。而且王陽明認為不存在脫離我心認識的孤立抽象之“理”,所謂“心在物為理”。他討論一切問題只是在主客關係中說話,他認為心物不可分,否則就沒有意義,“心之體,性也,性即理也”,可以說心學是一門特別強調認識論的哲學。


中華文化筆記34,心學的思想脈絡(之二)

用良知去格物,是心學對“格物致知”的理解

王陽明晚年有四句箴言“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是其對一生所學的總結。這四句前兩句是說本體論,後兩句是方法論,也叫功夫論。本體和功夫本來一體,而王陽明尤其強調在功夫中見本體,也就是用“致良知”三個字洞見本體。在方法論方面,相對而言朱熹理學是由枝葉到根本,陽明心學則是“培其根本之生意,而達枝葉”。他要求人“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與理而為一也”。這就是對人的主體性的強調,所謂“人胸中各自有個聖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用良知為判斷是非的標準,任何人包括聖人偉人都要接受自我良知的審判,“求之於心而非也,雖其言出於孔子,不敢以為是也,何況其未及孔子者乎?!”其言如撥雲見霧,暢快淋漓。應該說心學學者都是不懼權威的,陽明說:“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學,天下之公學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天下之公也,公言之而已矣。”對比直到今天還存在的習慣將某些人言論當作聖旨的奴才們,實在是一個天一個地。


中華文化筆記34,心學的思想脈絡(之二)

理學提倡的靜坐讀書,客觀上導致了只知不行,即便今天也沒能改變

最後,王陽明認為本體的自我實現,還是要靠人心去“致”。良知是個“知”,要由“行”來致,也就是最終還要知行合一,由行來實現,所謂“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他認為知行都是良知的自我實現:“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一個功夫”,“行之明覺精察處便是知,知之真切篤實處便是行”。他還認為知行要合一併進而不能分為二事:“夫學問思辨行,皆所以為學,未有學而不行者也。盡天下之學,無憂不行而可以言學者”,對當時只知不行進行了猛烈抨擊。


參考文獻

71 何靜《試探陳獻章的自得之學——兼論陳獻章與王陽明的關係》-《浙江社會科學》,2012年第4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