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三毛还是二毛时|《雨季不再来》

关注【青读青说】,共同成长

当三毛还是二毛时|《雨季不再来》


无数的人艳羡三毛与荷西之间的爱情故事,确实荷西给了世人不一样的三毛。

大多数人是在三毛《撒哈拉的故事》所吸引,认识了这个洒脱又富有灵性的姑娘。

而我,认识的三毛是《雨季不再来》的三毛,是认识荷西之前的三毛

我想把这个年轻的姑娘也介绍给你们认识!

当三毛还是二毛时|《雨季不再来》

​《雨季不再来》是三毛17岁-22岁之间的文稿,是三毛的父亲细心地将这些文稿保留下来,才让我们见证了一个少女的成长故事。

幼年时的三毛并不是一个好学生,成绩平平,数学最差,常得零分,一度面临着留级的境遇。

当三毛知道老师的考题全来自课后习题时,为了应付考试,三毛把题目和答案都背了下来,结果连考了几次满分,老师质疑她作弊,三毛感觉受到了侮辱,并反驳老师。老师为了验证,换了题目进行考试,三毛再次得了零分,并当着全班的面在她脸上画上两个鸭蛋,嘲笑她。

因此,三毛患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常常逃学去看小说,几度休学复学,最终退学,还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并为此自杀过。

当三毛还是二毛时|《雨季不再来》

《雨季不再来》中记录的种种心理变化和感受感悟,都来自于这一时期的三毛,一个还未任何荷西,还不知情为何物的三毛,一个花季的三毛。

也许在文笔技巧上不如《撒哈拉的故事》来得成熟,在思想上更多的是迷惘和伤感,但三毛说:那的确是过去的一个自己,我称她为二毛,如果没有二毛的存在,就不会有今日健康进取的三毛。

人之所以悲哀,是因为我们留不住岁月,更无法不承认,青春,有一日是要这么自然的消失过去。而人之可贵,也在于我们因着时光环境的改变,在生活上得到长进。岁月的流失固然是无可奈何,而人的逐渐蜕变,却又脱不出时光的力量。

当三毛还是二毛的时候,她是一个逆子,是父母眼中的问题小孩,她逃学、休学、退学,甚至自杀,作为父母应该是心累的吧,可即便如此,父母也从未放弃过她,一周要看一次心理医生,让她留学,调换环境,营造出人生无尽的可能。很多年后,我们认识的三毛是在二毛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她成长为一个有爱、有望、有温度的人,热情洒满了撒哈拉炙热的沙漠,我想这离不开父母的不放弃,以及时间的洗礼。

《雨季不再来》让很多人看到三毛曾经是怎样的一个病态女孩,在我们这样一个将读书视作唯一出路的社会,无疑很多人是放弃了曾经的“二毛”,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文学给了三毛一个极大的出口,让她更加自己的面对着这个世界,并温暖着世人,作为作家的三毛在现代人眼中又是成功的,何其的矛盾。

不要轻易在一个人年幼时,就抹杀她任何的可能性,包容是这个世界对孩子最大的礼物。


当三毛还是二毛时|《雨季不再来》

当二毛变成三毛时,她已经经历了数不清的旅程,无尽的流浪,情感上的坎坷,这一切都没有让她白白的浪费,经历过得,都将化作骨血融入到她的人生里。

再提笔,她已不是当初徒有迷茫、敏感又不负责任的的少女了。

所以,当你走在人生的档口,你只能看的到过去,看不见未来。

你不能跳过,不能快进,不能倒回。

但是,过去是不能改变的,未来是未知的,你只有一步一步的走下去,才知道是未来是什么样的。你每走一步,你就会更上一层,不论这个台阶是高的、矮的,你的经历会将你送往高处,等你再回头望,你可以看见曾经的自己,看看更远处的风景,这时候,你才是你!

当三毛还是二毛时|《雨季不再来》

我们很难劝服一个孩子去倾听父母的金玉良言,尤其是以“听我的,你太年轻了,你会吃亏的”开头,孩子们让让会更加逆反,可作为孩子,不就是想在这个世界,走一走,碰一碰吗?否则,何以过一生?


三毛在她的雨季这样告诉过我!你也可以去看看!


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