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繼光“來”沈67年了!入殮前,他的手是舉著的……

開欄語

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安葬著123位中國人民志願軍著名戰鬥英雄和團職以上幹部,以及陸續迎回的599具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還有鐫刻著197653名志願軍烈士名字的英名牆。志願軍情結,已成為瀋陽這座英雄城市的重要底色。

黃繼光、邱少雲、楊根思、孫佔元……這些閃光的名字連同英烈們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在這座城市和瀋陽人民心中築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2008年至2010年,本報為安葬於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的53位烈士找到了親人;2014年至2019年,本報設立“心靈的祭臺”欄目,集中講述了鮮為人知的烈士家事、家史,向烈士及其親人們致敬。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

今日,瀋陽日報推出《心靈的祭臺·講述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123位英烈的故事》系列策劃報道的首篇,通過講述這些英烈鮮為人知的英雄故事,以及他們的家事,以此來告慰烈士英靈,讓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深植瀋陽人民心中。

黃繼光“來”沈67年了!入殮前,他的手是舉著的……

英烈簡介

黃繼光,四川省中江縣人,生於1930年。1951年3月12日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任15軍45師135團2營通信員,代理班長。1952年10月20日,在朝鮮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嶺戰鬥中光榮犧牲。1953年4月,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給他追記特等功,並授予“特級英雄”稱號。同年6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追授其“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勳章。

黃繼光“來”沈67年了!入殮前,他的手是舉著的……

2016年4月4日,黃繼光侄子黃擁軍(右)和前來掃墓的抗美援朝老兵交流。

此時的瀋陽已是桃紅柳綠,一派生機盎然。

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內,工作人員也非常忙碌。由於受疫情影響,今年烈士的親人不能來沈掃墓,很多人委託陵園的工作人員代為祭掃。

4月4日,遠在四川德陽的黃繼光侄子黃擁軍與記者通話時說,今年只能麻煩烈士陵園工作人員了,不過明年他們一家還會來瀋陽掃墓。黃擁軍感嘆道:“叔叔在家鄉只生活了21年,一晃兒他來瀋陽已經有67年了。”

黃繼光“來”沈67年了!入殮前,他的手是舉著的……

黃繼光用過的物品。

入葬情況

1953年3月6日,入葬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墓地番號東區一排五號。

黃繼光“來”沈67年了!入殮前,他的手是舉著的……

瀋陽各界人民群眾追悼黃繼光、邱少雲、孫佔元三烈士(資料圖片)。

一位老兵的“英雄記憶”

歲月如風般飄逝,可英雄的往事卻時迴心間。

1952年10月14日,在一塊長僅2700米、寬僅1000米的彈丸之地,世界戰爭史上空前慘烈的上甘嶺戰役打響了。黃繼光所在連在激戰四天四夜後,奉命反擊上甘嶺右翼597.9高地。那場慘烈的廝殺在當時的排長鍾仁杰心中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

2016年清明節,記者見到了坐著輪椅來為黃繼光掃墓的鐘仁杰。

他是黃繼光生前所在排的排長。他1966年轉業到地方,當過瀋陽5705工廠保衛處長、廠武裝部長。就在這次祭奠後不久,他永遠離開了我們。

當時,他回憶說——

(1952年10月)19日晚,上級命令我們對上甘嶺右翼597.9高地進行反擊戰鬥。連隊進攻到2號高地遇到了“釘子”:敵人設在半山腰處堅固的火力點噴射出來的猛烈火力,壓制我軍先頭部隊。兩個爆破組上去了,沒成功,營指揮員急得瞪大了眼睛。就在這時,黃繼光送信回來了。見此情景,他急忙把早已寫好的請戰書交給營參謀長。參謀長看著他用鮮血寫成的請戰書,答應了他的請求,同時派連隊通信員肖登良和吳三羊作配合。

黃繼光他們在距敵火力點不到50米的地方被敵人發現了,十多挺機槍噴射出來的火舌,掃向他們隱蔽的地方,三人相繼倒了下去。可沒過多久,黃繼光又匍匐前進了。後來才知道,吳三羊這時已犧牲,肖登良身負重傷不能動,黃繼光左臂也掛了彩。

在距敵火力點不到10米的地方,黃繼光用右臂撐住了身體,扔出了手雷。

一聲巨響,敵機槍啞了,他再次倒了下去。

這時,部隊剛要發起衝鋒,不想敵人的機槍又響了,我怕敵人發現倒在地上的黃繼光,狠命地朝敵火力點射擊。槍聲和傷痛使黃繼光醒了過來,他又吃力地朝敵碉堡爬去。敵人的火力完全被我們吸引過來,黃繼光頑強地爬到了碉堡下。那裡是射擊的死角,他蹲了下去,回頭朝我們看了一眼,一揮手,大聲喊了一句話。由於機槍猛吼,他的話音全被槍聲淹沒,沒有人聽清他喊了什麼。

這時,戰爭史上最為悲壯的一幕出現了:

黃繼光猛地站起來,身子向上突地一挺,奮力向碉堡撲了上去,用胸膛堵住了冒著火舌的槍口……

敵人的機槍啞了。

戰友們喊著驚天動地的“為黃繼光報仇!”的口號衝上去,一舉將高地奪了回來。

戰鬥結束後,戰友們看到黃繼光的胸膛被火藥燒黑了,佈滿了像蜂窩一樣的彈洞。在黃繼光向敵碉堡接近的路上留下了一條10多米長的血跡。

67年前,瀋陽那場公祭

1952年12月初,黃繼光遺體從戰場上運了下來。

曾在上甘嶺前線擔任衛生員的王清珍目睹了這一幕。她說:“我聽護理排的人講,黃繼光遺體下來了,我就跑下山去看了一下。他是平躺的,因為手是舉著的,身體已凍透,裝不進棺材,幾個人就燒開水,用熱毛巾將兩臂溻溼、焐熱,讓他的兩臂軟下來,然後放下,換了套衣服,才盛殮入棺。”

1953年2月,根據志願軍政治部指示,志願軍犧牲的戰鬥英雄、團以上幹部、榮立過一等功的營級幹部要運回祖國安葬。

1953年2月24日20時20分,孫佔元、黃繼光、邱少雲三烈士靈柩由朝鮮前線移至瀋陽。當火車到達瀋陽南站(今瀋陽站)時,各機關代表恭謹地將靈柩從車廂抬到靈車上,三烈士的靈柩暫厝於靈堂搭建地(今八一公園內),一直到追悼大會結束。

公祭大會從3月3日開始,到3月5日12時,歷時兩天半,參加公祭的共計145個單位、27000餘人。

3月6日,瀋陽市舉行三烈士追悼大會,主祭人、三烈士治喪委員會主任、瀋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焦若愚在三烈士靈前宣讀祭文,各界人民代表22000多人齊集廣場,向三烈士致敬、致哀。在一片哀樂聲中,三位烈士的靈柩被分別抬上三輛軍用卡車,車廂的四角站立著護靈的戰士,他們頭戴鋼盔,手握鋼槍,全副武裝。車廂板白布覆蓋,車前掛有兩條又長又寬的用白布製成的挽帶。

靈柩由靈堂出發,以樂隊、花圈隊、輓聯隊、儀仗隊前導,經和平大街、五緯路、市府大路、市府廣場、惠工廣場……直到烈士陵園。數十萬市民冒著寒風,肅立大街兩旁,迎候、目送烈士英靈。

送葬隊伍步行一個多小時,於11時50分到達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13時整,三烈士的靈柩同時下葬,墓地被安排在陵園東邊第一排,由東至西三位烈士的排序為:黃繼光、孫佔元、邱少雲。焦若愚為三烈士墓碑揭幕。這些信息,被清清楚楚地登記在烈士陵園靈柩入園登記表上。

故鄉的梨樹枝繁葉茂

2016年4月4日,記者曾在黃繼光墓前與黃繼光的弟媳、侄子和侄女相遇。

現場圍了很多群眾,大家爭相和烈士的親人合影。黃繼光的侄子黃擁軍說,在他的家鄉建有黃繼光紀念館,大家都敬仰英雄,每年參觀者有100萬人。來到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看到同樣有這麼多的人敬仰烈士,他很感動。

黃繼光家鄉從前叫石馬鄉三村,他犧牲後,當地政府為了紀念英雄,更名為繼光鎮繼光村。黃繼光曾在那裡生活了21年。獲知黃繼光犧牲,他的母親鄧芳芝默默地在家裡栽下一棵梨樹,用泉水細心澆灌,就像傾注心血培養兒時的黃繼光。

1953年4月,鄧芳芝出席了中國婦女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她握著毛主席的手只說出一句話:“繼光是你教導的好戰士!”毛主席握著鄧芳芝的手說:“是你生的好兒子。”1955年,鄧芳芝又挽起她最小的兒子黃繼恕的胳膊,把他送到了保衛祖國的最前哨。

此後,她又先後把自己的孫子、孫女送到了部隊。

在黃擁軍眼中,永遠22歲的黃繼光把生命的年輪託付給了這棵枝繁葉茂的梨樹。黃擁軍說,奶奶種的樹2008年病死了,他又在原處重新栽了棵梨樹,是想延續奶奶的思念。

如今這棵梨樹長到6米高了,依然枝繁葉茂。

帥正新聞、沈報全媒體記者 周賢忠 伏桂明

瀋陽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瀋陽網)編輯 郭金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