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需嫌貴,投資客嫌升值慢,深圳房產誰在為之瘋狂?

近期,深圳樓市好幾個盤開售,日光盤不少,走出一波“小陽春”行情!


新房數據上看,3月入市的千萬豪宅售罄,光明坪山均價3-5萬/平方米的剛需住宅卻反常地未開盤售罄。


樂居君發現,此輪新房行情與去年形勢不同,不是由剛需購房者主導,變成了“有錢人的遊戲”,大部分剛需還在駐足觀望,並未出手,預計大多人仍在等待樓市完全復甦之時。


現在的深圳購房者大都分為兩種思想,一方面,剛需覺得房價高,負擔嚴重;另一方面,投資型購房者覺得房子升值幅度太慢,等待房產漲起來也並不輕鬆。


1

深圳剛需覺得房價太貴

上車壓力太大


3月20日最新一期LPR數據顯示,5年期LPR利率為4.75%,和2月份持平。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近期的房貸市場會有進一步放鬆的可能。”


雖然房貸利率下調會縮短購房者猶豫週期,但深圳新房的房價仍然是剛需們最看重的購買條件。


看下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的數據,2020年3月新房住宅成交套數的最多的是龍崗區的天鵝湖畔花園,成交量達到了218套,均價是3.86萬/平,現在龍崗二手房均價都已經4.3萬/平了,新房價格十分吸引剛需,天鵝湖畔花園拿下深圳3月住宅的銷售冠軍,價格優勢帶動了成交量上升。


剛需嫌貴,投資客嫌升值慢,深圳房產誰在為之瘋狂?


身邊有一位朋友王小姐,已經來到深圳5年了,前年談了個男朋友,兩人準備儘早買房,因為這5年來看著深圳房價上漲趨勢明顯,和男友看了深圳一圈後,新房買不起,準備退而求其次,定一套龍崗的二手房。


開年之後,公司裁員,王小姐和男朋友雖然並未被裁掉,但工作的壓力直接帶來了資金方面的壓迫感,兩人捉襟見肘,買房計劃只能再無期往後推。


就是這樣一個深圳普遍的剛需購房者,近幾個月由於資金問題不得不推遲買房,但並不是個案。


現在,剛需的置業有年輕化的趨勢。


探探的《2019都市異鄉青年調查報告》數據報告顯示,72.1%在都市工作的年輕人,需要將每月四分之一以上的薪水用於交房租/房貸,其中,45.4%的人將月收入四分之一用在房租/房貸支出上,佔比最重。


剛需嫌貴,投資客嫌升值慢,深圳房產誰在為之瘋狂?


僅有17.2%的年輕人將月收入的三分之一用於支付房租/房貸,9.5%的年輕人將每月一半及以上的收入用於交房租/房貸。


今年的剛需購房者除了房貸壓力大,必然還有資金方面的擔憂,疫情下,企業普遍遇困,行業發展收縮,大家對消費價格的承受力產生了變化。


近期,克而瑞CRIC覆蓋29個二線城市以及150個三、四線城市的萬份有效調研問卷統計,調研數據顯示:今年潛在置業客群偏好三房戶型,成交佔比有望從2019年的53.14%提升至65.53%,淨增長12.49%,購房者對大戶型的要求更加明顯了。


但普通人中超3成的剛需準客戶或將放棄置業計劃。


今年二、三線城市50萬以下、70平方米以下的房子,置業客群棄購意向比較嚴重,萬份調研問卷中有三成的置業客群或將放棄置業計劃,小戶型住宅今年更難了!


2

投資客意在升值,

但一線城市“翹楚”深圳仍保持低調


從2000年開始,房產市場發展中,深圳有一大批因買房而暴富的人群,房產投資者成為20年來最穩定、最容易帶來大量金錢回報的群體,多少人指望拆遷一夜暴富、期盼著買房等幾年後成為大款,“炒房”就像是病毒一樣讓人瘋狂。


早年間,深圳的房地產投資受到香港影響,香港房產讓許多普通人難於參與,由於靠近香港,深圳也有這種趨勢,但“穩定房地產市場”後,

深圳樓市越來越少被“香港模式”綁架。


此時,投資客不樂意了!


16年10月前,深圳投資客十分活躍,佔購房客比例一度高達40%,不少人通過買房投資的騷操作,在深圳樓市牛市的大環境中使得自己的資產翻倍,而深圳政府出臺史上最嚴限購政策後,終於讓投資們“趁火打劫”的氣焰消掉不少。


但投資客不會完全死心的,儘管他們中不少人也承受著超大的資金壓力,但只有把深圳樓市炒熱,才可以更多攫取利益。


深圳房價的特殊性在於上漲的趨勢,這其中會不會有投資客的“功勞”,誰也不得而知,至少一線城市中,新房和二手房都出現明顯上漲趨勢的只有深圳,去年11月取消144平以下豪宅稅後,二手房更是受到了刺激,投資客們拍手稱快。


但深圳本身並不想這麼高調。


深圳更多的是轉向了公共住房,去年就有向社會公開徵求關於落實住房規定的意見,當時有提到,到2035年,深圳將新增建設籌集各類住房170萬套,實現市場商品住房和三類公共住房套數4∶6的供應結構要求。


今年3月,讓人才市場公開參與市場土地拍賣也是如此道理,深圳首次出讓獨立可售型人才住房地塊,如果未來還能繼續往前推進政策房,讓樓市調控的力度不斷增強,那投資客們也會徹底改變一夜暴富念頭。


3

樓市猛漲,猛跌都不健康

深圳誰還在買房?


房地產界一直有“3月看一年”的說法,若3月樓市不溫不火,那一年的市場基本就沒戲了。


據深圳中原研究中心數據顯示,3月深圳新房住宅成交3152套,環比上升279.8%;成交面積為32.4萬平,環比上升279.9%,成交套數和麵積是今年新高,粗略看,甚至和19年11月的成交量相當,看樣子,今年的深圳會有個比較好的形勢。


剛需嫌貴,投資客嫌升值慢,深圳房產誰在為之瘋狂?


但全球經濟市場都不明朗的情況下,如果經濟發展出問題,共同體命運下沒有誰可以獨善其身,樓市同樣也是,想一枝獨秀髮展,還需要時間恢復和等待。


現在,中國家庭的房貸負擔較重,《2019年新中產白皮書》顯示新中產家庭資產中位數為483萬元,負債112萬元。


隨著“房住不炒”成為樓市的主旋律,樓市降溫的速度越來越明顯了,整體沒有大變動的情況下,城市內部的分化會越來越大,對於深圳來說,可能就是東西部的房價差異,但當一座城市進行政策嚴控之後,到底誰還在買房?


不是投資客,而是深圳的新增人口和原來就有房的人。


深圳的新增人口的剛需買不起一手新房,會有部分分流到臨深片區,也因此東莞惠州也逐漸成為深圳剛需置業者的大本營,另外,會有部分傾向於購買深圳二手房。


原本就有房的人會更專注於改善需求,他們有著剛需沒有的強勁購買力和資源瞭解渠道,大都時刻關注著城市的新盤和“漲漲漲”的學位房。


事實上,不需要過分糾結房子購買者是剛需還是投資,從購房者對樓市的抱怨來看,深圳買房既不可能完全滿足剛需,也不可能滿足投資客,有嫌房價貴的,有嫌房子不漲的,對於房子的貪慾不管是誰都沒辦法放下。


如果您覺得這個新聞資訊還不錯,可以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給您的朋友,傳遞正能量,做一個有愛心的人、我選擇了轉發,歡迎關注公眾號深圳拆遷房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