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破天荒公开日本731部队认罪录音

日媒破天荒公开日本731部队认罪录音

日媒称,近期以来,记载有关侵华日军战争罪行的新一批史料文献正在日本陆续出版。

据共同社网站8月24日报道称,二战结束70多年后,详细记载侵华日军在中国实施毒气战的《迫击第5大队毒气战相关资料》、与731部队有关的《留守名簿关东军防疫给水部》等新书,正由日本出版社“不二出版”陆续推出。

日媒称,近期以来,记载有关侵华日军战争罪行的新一批史料文献正在日本陆续出版。

据共同社网站8月24日报道称,二战结束70多年后,详细记载侵华日军在中国实施毒气战的《迫击第5大队毒气战相关资料》、与731部队有关的《留守名簿关东军防疫给水部》等新书,正由日本出版社“不二出版”陆续推出。

与松野情况类似,滋贺医科大学名誉教授西山胜夫从国立公文书馆(相当于日本的国家档案馆)获得以731部队为核心的“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军人名单,目前已确认约3600名前731部队军人的姓名、级别、工种等信息。这些军人的籍贯覆盖日本所有都道府县,以爱媛县最多,千叶、广岛、德岛、香川、高知等县也较多。

日媒称,731部队以中国东北地区为据点,多次进行人体实验。此外,西山还获得了与731部队有关联的其他“防疫给水部”的人员名单,并于本月成立研究会。他表示,计划推进查明名单中记载的日军任务、责任及战后生活等情况。

【延伸阅读】日媒破天荒公开日本731部队认罪录音 披露侵华残暴行径

参考消息网8月15日报道 港媒称,8月15日是日本战败投降纪念日,日本放送协会(NHK)近日播放相关纪录片,破天荒公开731部队成员的“认罪录音”节录,向公众清晰展现日军在二战时做“活体实验”的暴行,有日本民众表示看后大感震惊。

据香港《东方日报》网站8月15日报道,NHK于本月5日、6日及13日播放三辑纪录片,其中第三辑纪录片讲述十二名731部队成员于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在前苏联被捕及受审。纪录片获得长逾20小时的审判录音,可以听到731部队的军医及士兵承认,在中国东北以“死囚”名义将中国及前苏联平民作活体解剖实验,开发细菌武器,他们亦承认强奸妇女的暴行。

有媒体分析,NHK破天荒向公众详述日军暴行,或与NHK最高层人事变动有关。前经营委员会会长籾井胜人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亲信,一直阻挠相关敏感影片公开,但去年底三菱商事副社长上田良一获邀出任会长一职,令情况逆转。

另据香港《明报》网站8月14日报道,NHK13日播放“731部队的真实”纪录片讲述731部队的罪行。1945年大部分731部队成员于前苏联被捕,其后被关在西伯利亚并在哈巴罗夫斯克法庭受审,纪录片收录了从俄罗斯取得的“731部队”成员认罪录音。

报道称,731部队的军医和士兵承认亲手杀害中国人和俄罗斯人,并忆述当年在中国哈尔滨郊外制造毒气弹、以中俄平民进行活体解剖实验及蹂躏女性的残暴罪行。

报道称,日本过往一直以缺乏历史资料为由,拒绝公开承认731部队的罪行。

【延伸阅读】日本家庭主妇调查731部队真相:受害者不要求谢罪

参考消息网站12月25日报道 日本《东京新闻》12月24日发表题为《一名日本妇女致力于查明731部队真相》关于原日军存在开发细菌武器的731部队问题,一名日本妇女坚持不懈地要求防卫省公开相关信息。

要求公开信息的是市民团体“查明731细菌部队真相之会”的家庭主妇和田千代子(66岁),家住东京都小平市。

2013年11月,和田向东京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国家(防卫省)公开关于731部队的信息。

和田要求公开的是1957年7月发行的内部杂志《卫生学校新闻》第一期。据说,这本杂志是对陆上自卫队队员进行细菌战教育时的参考资料。

曾在邮局工作的和田从30岁起参加反战运动,她在这一过程中知道了731部队的问题。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受害者遗属以“因731部队散布其研发的鼠疫等细菌而受到伤害”为由提起诉讼,要求日本政府赔偿损失。和田加入了支持这一诉讼的行列。

和田前往中国浙江省和湖南省,参加了对细菌战受害者的调查。据和田说,受害地区的居民在婚姻和就业等方面受到了歧视。在当地进行调查时,中国受害者对她说:“我们不是要求日本谢罪,只要查明原因在731部队就行,希望在日本搜集信息。”

日媒破天荒公开日本731部队认罪录音

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核心区域,工作人员在进行清理工作

延伸阅读】日媒:日本首次发现侵华日军在华使用毒气详细报告

参考消息网报道 日本发现了记载日本侵华期间1939年日本陆军毒气战部队在中国北方使用装有让皮肤和粘膜溃烂的“糜烂剂”、强烈刺激呼吸器官的“喷嚏剂”毒气弹的详细记录。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历史研究者松野诚也找到了相当于部队正式报告的《战斗详报》。松野称,这是首次发现毒气战部队自身详细记录使用情况的报告。

报道指出,由于当时日军在战败时有组织地废弃了记录类文件,毒气使用的全貌尚未弄清。此次的战斗详报记录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的早期“糜烂剂”使用情况等。松野称:“对于日本侵华期间战场的实际情况,已弄清楚的只是冰山一角。有必要弄清事实,从中吸取教训,不再重演悲惨的历史。”

报道称,该战斗详报是在中国北方作战的“北支那方面军”附属毒气战部队“迫击第5大队”的文件,详细记录了1939年7月,在山西省山岳地区作战的情况。约100页的文件包含战斗情况、炮弹的使用情况、毒气弹使用命令的副本等。

该报告称,日军某大队接到上级部队的命令,决定了使用装入“糜烂剂”的炮弹“きい弹”(黄弹)和加入“喷嚏剂”的“あか弹”(红弹)方针。在1939年7月6日的战斗中,向中国军队阵地发射了31枚红弹;1939年7月17日为支援步兵,使用了60枚红弹和28枚黄弹;1939年7月18日,使用140枚红弹和20枚黄弹进行了炮击。

报道称,该报告分析了毒气弹的威力,指出针对在山岳地区构筑牢固阵地的敌人,使用红弹进行攻击不可或缺。还记录了首次使用黄弹并评价称“效果非常大”。松野表示,在目前已确认的资料中,这是地面部队在中国使用黄弹的首个事例。

报道指出,日本陆军为避免留下战争犯罪证据而废弃了记录类文件,但此次的资料可能是由部队相关人士私人保管因而幸免于难。

松野是日本现代史研究者,2010年在明治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史学)。出版了多部关于日军生化武器等的书和资料集,以及论文等。他把战斗详报的详细内容与分析汇总成论文,将刊登在日本月刊杂志《世界》8月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