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肾脏与年轻人群不同,常用药物对老年人肾脏有什么影响?

老年人由于增龄性改变及代谢紊乱等因素的影响,肾组织结构的各组成成分均发生明显的衰老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脏逐渐萎缩,重量减轻,一般认为,

40岁以后大约每10年肾脏自然缩小并减重10%。目前一般认为,肾脏的增龄改变主要与肾血管的变化直接相关。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长期高蛋白饮食造成的高滤过状态;肾毒性物质的长期作用;内环境及免疫机制的改变及全身血流动力学改变等。

老年人肾脏与年轻人群不同,常用药物对老年人肾脏有什么影响?

一、老年人肾脏功能与年轻人有何不同

由于老年人肾脏组织结构、全身血流动力学及内分泌代谢的改变,从40岁以后,约2/3的成年人的肾功能逐年减退,表现为:

1、肾血浆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由于肾血浆流量下降较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更明显,自40岁以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每10年约下降8ml/(min.1.73m2),其中男性较女性更为明显;老年人的“肾脏储备功能”可能下降,在蛋白负荷增加的情况下GFR增高的能力下降。

2、老年人肾小管功能变化较肾小球的功能变化出现更早,变化也更为明显。肾小管对各种物质转运功能的减退与老年期GFR的下降相一致。①在钠负荷增加伴容量过多的情况下,老年肾脏的排钠能力明显下降。在摄钠不足的情况下,老年肾的保钠功能明显下降,且达到体内钠重新平衡的时间也要比青年人长;②老年人肾小管排钾能力下降,易患高钾血症;③老年肾的钙滤过负荷、重吸收和排泄反应均与青年人无明显差异;④老年肾重吸收磷的能力随增龄而减退,肾脏对低磷饮食的适应性调节受损。

3、老年人肾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下降,其对摄水量变化的反应能力明显减退,有研究显示,50岁以后尿液最大浓缩能力每10年约下降5%,表现为尿比重逐渐减低、尿渗透压逐渐下降,在限水后尿浓缩能力下降表现更明显。

老年人肾脏与年轻人群不同,常用药物对老年人肾脏有什么影响?

4、老年肾小管稀释功能也明显减退。在水负荷时,老年肾的最大自由水清除率仅为年轻人的36%。

5、老年人排酸能力较青年人低,其血pH及碳酸氢盐的浓度均降低。

6、老年人的肾脏对药物的排泄能力也下降

7、另外,老年肾将25-0H-D,转变为1,25-(OH)2,D3,的能力明显减退。

二、常用药物对老年人肾脏有什么影响?

肾脏是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排泄的重要途径,大多数水溶性药物均由肾脏排泄。老年人对多种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等药代动力学均发生改变,药物的肾毒性程度不仅与药物毒力有关,而且与药物在肾脏的分布、代谢及排出的过程有关。由于老年人肾血流量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及肾小管各种功能的降低,许多经肾脏排泄的药物不能及时被清除导致药物蓄积而出现毒性反应。老年人易患脱水、充血性心衰、低血压、尿潴留等,有发生肾脏损伤的倾向,在有这些因素存在的情况下,老年人对药物的毒性作用就更为敏感,临床实践中使用以下药物时应加强对肾脏功能及早期损伤指标的监测。

1、各种抗生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等氨基苷类是肾毒性最大的一类抗生素,其毒性与用药时间、剂量有关。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本身无明显肾毒性,主要引起过敏性肾间质损害,与药物剂量无关。另外,磺胺类药物可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

2、降压药:当老年人伴有肾动脉狭窄时要特别注意ACEI导致的肾损害;心衰、过度利尿导致的血容量不足以及合并应用其他肾毒性药物时常可导致急性肾损伤。

3、利尿剂:老年人近端肾小管保钠功能减退,若不适当的应用利尿剂,就有可能引起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直立性低血压、意识障碍、心律失常等严重副作用。

老年人肾脏与年轻人群不同,常用药物对老年人肾脏有什么影响?

4、解热镇痛药:老年人肾皮质血流量减少,肾小球率过滤下降,老年人需依赖前列腺素的分泌来缓解肾素局部缩血管作用对GFR的影响,因此,当使用解热镇痛药(吲哚美辛、舒林酸、布洛芬、萘普生、氨基比林、非那西丁、保泰松、阿司匹林、安乃静等)时,老年人肾功能受损的可能性增加,特别是在血容量不足的情况下尤易发生。

5、造影剂:老年人使用造影剂引起肾病的发生率较高,在同时患有慢性肾脏病、糖尿病、血容量不足合并使用肾毒性药物的患者,肾损害发生率更高。

6、抗肿瘤药:顺氯氨铂、丝裂霉素等抗肿瘤药引起的肾损害常与剂量有关。

7、中草药:中草药导致肾损害的报道近年不断增多。具有肾毒性的中药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木通、牵牛子、苍耳子、雷公藤、墨粟壳、草乌、天麻、腊梅根、使君子和益母草等。

关注老年肾脏健康,关注老年人群药物应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