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过年民俗:正月初三,小年朝

在南阳民间,正月初三很少有人走亲戚。除非你家亲戚太多了,实在走不完,就悄悄地走一走,一般人不会这么干。为什么?因为正月初三是“小年朝”,相传这一天女娲娘娘创造出了猪,也称“猪日”。所谓“小年朝”,就是人间六畜:鸡、狗、猪、羊、牛、马六神都在放大假,正逍哉游哉在人间遛达。你若碰见猪就不说了,今天是它的生日,碰见鸡、羊、牛、马也不说了,因这几神生性温和,挣眼闭眼,不会招惹是非。那么,你若是碰到了狗,那可就不好说了!因为狗是“熛怒之神”,爱多管闲事,大过年你要是碰见狗,一定会带来不吉利,故正月初三又称为“赤狗日”,民间为凶日,不宜外出。据说在初三跟谁拜年,就会跟谁吵架,特别是属狗的人,请小心遇之。而且“赤”字有“赤贫”的意思,所以中国民间也不在正月初三这天宴客,那样会冲犯赤狗,带来贫穷。

当然,这是中国民间古老的神话传说,主要是对上古女神女娲崇拜有加,切不可造次。因为女娲娘娘不但是补天救世的英雌还是抟土造人的女神,更是创造万物的自然之神,其神通广大,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据《太平御览》:女娲在造人之前,于正月初一创造出鸡,初二创造狗,初三创造猪,初四创造羊,初五创造牛,初六创造马。女娲开天辟辟地,创造了山川湖海、飞禽走兽,改变原本一片寂静的世界。但是,女娲总觉得这世界还是缺了点什么?于是,初七这一天,她来到黄河岸边低头沉思,忽然看到黄河水里自己的影子,顿时恍然大悟。原来世界上还缺少了像自己这样的“人”。于是,女娲就参照自己的外貌用黄河的泥土捏制了泥人。她造了一批又一批,觉得太慢了,于是用一根藤条,沾满泥浆,挥舞起来,一点一点的泥浆落在地上,都变成了人。为了让人类永远的流传下去,她创造了嫁娶之礼,自己充当媒人,让人们懂得“造人”的方法,凭自己的力量传宗接代。


南阳过年民俗:正月初三,小年朝


至于正月初三为什么称为猪日?主要缘于中华民族对猪的图腾崇拜。神话传说中,女娲在大年初三造出了猪,表相虽充满随意性,但是对于上古之人来说,可不能这么想。女娲娘娘创造了猪,绝对是给人间谋福利的,不是用来祸害人们。要知道,猪在远古时期还没被驯化,属于野猪,在古人眼中,野猪是一种比老虎、熊还危险的动物,是凶猛、善战的代表。因此,有一些部落就把猪当做神灵来崇拜,并把这一天当做猪的生日,长久流传下来。一则为了人类的生存延续,二则经过驯化,猪成为人类忠诚的朋友,现在又成为过年桌上美餐。猪与狗,性格迥异,各伺其职,但是因为兽性使然,本来就爱管些闲事的狗,生性高贵,动作敏捷,总是对猪不霄一顾,过年看见谁邋里邋遢,总要找些麻烦,所以你还不快快躲远点?这就是正月初三,不宜走亲戚的真正缘由吧!

小时候,家里比较穷,也没有什么七大姑、八大姨,身份显赫的,必须在正月初三这天,急头白脸地走亲戚。所以当走不走,亲戚间也自有谅宥。但是为什么初三不走,初四有钱没钱也要走一走呢?问起为什么?母亲也是说不出个一二三的理由来,反正民间就是不让在初三走亲戚。不过,时光荏苒,到了今天,也没有这么严肃的规定了,赶早不赶完,想走就走,谁还会记得这些的陈旧的陋俗呢?这就是当今年代,为什么我们生活的滋味越来越寡淡,为什么年味越来越没有以前那浓厚的关键原因。因为文化、规矩一旦被人们遗忘,破坏,那么人们再没有什么规律可循了,所以谁还会在意什么忌讳呢?到了正月初三,照样有人出门走亲戚,大拜年!


南阳过年民俗:正月初三,小年朝

老黄历过年,除了正月初三是“猪日”、”赤狗日“之外,南阳还有其他的风俗么?当然有!中国民间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骚乱了鼠辈,并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用,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这样老鼠在新的一年,吃饱喝足,也就不再危害人类。但也有人认为,民间这个传说,实际上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让老鼠娶亲娶不成!你想呀,初三夜里,人们早早熄了灯,老鼠什么也看不见,怎么娶亲?娶不成亲,怎么生子?所以正月初三早熄灯,是为了减少老鼠的繁殖速度,那么人们的粮食、衣帛也就不会被老鼠破坏了!这一招叫“师夷长技以制夷”!

另外,正月初三“小年朝”,除了忌出门拜年、走亲戚,你可以在家睡个大懒觉,一睡睡到大天光!但是你不能扫地、乞火、汲水干杂活,每岁如此,这是传统规矩。这规矩据说在大宋朝时就立下了。传说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天有异相,天子得到玉帝传来的天书一封,此日天庭诸神封赏,载歌载舞,需要民间同乐,普惠众生。真宗得命,即下令诏书,定于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文武百官员皆可休假五日,不再上朝。这就是“小年朝”的来历。实则正合民意,为什么呢?黎民百姓生产劳累了一年,也该歇歇了,那么这天赐良机,就是让大家放大假,在家子孙团聚,吃香喝辣,玩日愒岁,共度良宵佳节吧!


南阳过年民俗:正月初三,小年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