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裁性侵養女最新進展,案件迎來曙光?我們究竟該如何保護孩子?

總裁性侵養女最新進展,案件迎來曙光?我們究竟該如何保護孩子?

總裁性侵養女最新進展,案件迎來曙光?我們究竟該如何保護孩子?

1、女孩被養父性侵長達三年

相信大家都已經看到這個新聞了,對,有一個女孩被性侵,而性侵她的是她的養父。

總裁性侵養女最新進展,案件迎來曙光?我們究竟該如何保護孩子?

女孩小芳(化名)自稱從2016年起被“養父”鮑毓明長期控制在煙臺某公寓裡,遭多次性侵,直到2019年4月,再一次遭性侵併被毆打後,她選擇報警。

據澎湃新聞報道,小芳的生母是個單親媽媽,2015年9月,通過中間人介紹,她將女兒小芳送養給了鮑毓明。

“他的關懷備至,以及律師、名校畢業生的身份,讓小芳的母親相信,鮑毓明“可靠”,“確實就像個爸爸”,他的學問高,如果把女兒交給他教育,肯定比自己帶在身邊要強。”(據南風窗報道)

可是讓人萬萬想不到的是,這位上流的“成功人士”,不過是一匹披著人皮的狼。

在他帶走小芳的三個月後,他就性侵了小芳。

小芳說,巨痛,一直流血,第二天依然痛,依然流血,那時的小芳僅14歲。

養父鮑毓明收走她的手機,把她從天津又帶回了北京,整天關在家裡。

接下來的日子,他開始給小芳播放未成年人性題材影片,裡面有很多爸爸、媽媽和孩子之間的色情場面。

總裁性侵養女最新進展,案件迎來曙光?我們究竟該如何保護孩子?

鮑毓明不讓她出門,隨時收走她的手機,逼她做不願意做的事,不許她哭,也不許她問為什麼。

在女孩自述的《生命的遺書》一文中,她說:

“關在屋裡,寸步不離的守著她。把她拉到水蓮蓬下衝洗身體,然後侵犯,然後再衝洗身體......像屠夫處理被宰殺的動物一樣......”

鮑毓明會突然掀開她的衣服,嗲著聲音,叫小芳 “媽媽”,說自己是“寶寶”;

會在她生理期發高燒時,對她性侵,如果不從就暴力毆打;

養父在公寓安裝攝像頭,女孩的一舉一動,都在他的監控範圍中。

總裁性侵養女最新進展,案件迎來曙光?我們究竟該如何保護孩子?

據南風窗報道:

小芳坐在家裡看動畫片的時候,鮑毓明問她,“你是不是喜歡喜羊羊,想和喜羊羊做‘那種事’”;她去動物園,看到可愛的動物很開心,鮑毓明悄悄湊過來,說,“人和動物也能做”;李星星迴老家和媽媽待一段時間,鮑毓明也告訴她:“你媽媽和你也能做”。

鮑毓明還不斷給小芳進行精神洗腦,將性侵包裝成合情合理的事。

  • “你看大家都是這麼做的,國外也是這麼做的。別人家都是這樣,只是沒有告訴你而已。”
  • “你不能把我們的秘密說出去,說出去你就不乾淨了,所有人都會討厭你。”
  • “這個世界上,只有我是對你最好的人。別人都是壞人,都想害你。”
  • 不準說難受、痛苦,要說“傷心”,不準說“被爸爸按在床上”,要說“你喜歡爸爸,爸爸也喜歡你”。
總裁性侵養女最新進展,案件迎來曙光?我們究竟該如何保護孩子?

經過這樣長時間的折磨,女孩患上了嚴重的創傷性應激障礙和重度抑鬱,她覺得自己這輩子已經被徹底毀了。

她多次自殺,有些是有意識的,有些是無意識的,好幾次她把自己劃得鮮血淋漓,換來的只是鮑毓明的冷眼嘲笑:“看你蠢的,連自己都殺不了。”

總裁性侵養女最新進展,案件迎來曙光?我們究竟該如何保護孩子?

總裁性侵養女最新進展,案件迎來曙光?我們究竟該如何保護孩子?

2、這位養父究竟是誰?

大家記住這張臉,以往寫稿子我都會給當事人打碼,但這次我想說:打什麼馬賽克!

總裁性侵養女最新進展,案件迎來曙光?我們究竟該如何保護孩子?

一個人究竟要噁心到什麼程度,才能做出那樣人神共憤、喪心病狂的事啊!

但是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這位養父還是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人士”,下面的這些標籤,拿出任何一個都是帶著光環的。

  • 煙臺傑瑞石油服務集團副總裁兼首席法務官;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
  • 北京市泰德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
  • 資深法律人,從事律師工作至今已20餘年
  • 西南政法大學的兼職研究員;
  • 中國行為法學會的客座教授;
  • ……

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有著高學歷和高智商的“人才”。

他1972年出生,先後獲得天津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學位;2001年於美國橋港大學獲得計算機碩士學位。

雖然並不是法律科班出身,但是靠自學,他獲得了中國律師資格與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出庭律師資格。

總裁性侵養女最新進展,案件迎來曙光?我們究竟該如何保護孩子?

他自1996年起從事律師工作,先後在京津地區律師事務所任合夥人,駐美國紐約和加州工作近十年,曾任美國思科、美國新聞集團、香港南華集團等跨國企業資深法律顧問。

更為諷刺的是,他在自己的博客上曾發表過《從“嫖宿幼女”看未成年人保護的差距》的文章,他在寫道:

“我國目前對幼女性侵害的打擊確實存在不足。在此,呼籲有關部門儘快採取有效可行的立法和司法舉措,切實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儘量避免給有特權的人物以可乘之機。”

他在文中寫到,“中國刑法對‘姦淫幼女罪’有專門定義,特指‘行為人與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發生性關係’,無論幼女是否自願。

總裁性侵養女最新進展,案件迎來曙光?我們究竟該如何保護孩子?

而他性侵養女小芳時,小芳正好14歲。

最怕的就是高智商、高學歷的“成功人士”犯罪,他們往往有更縝密的犯罪思路,有著更強大的背景和資源可以打通路子。

因為這一事件不斷在網上發酵,如今有了最新進展,我們看到了些許正義的曙光:

  • 中興通訊和傑瑞集團都已作出回應,已與鮑毓明解除勞動合同;
  • 今天下午3點,鮑毓明被西南政法商學院解聘;
  • 煙臺警方也表示,已經立案,正在調查中。

可是,如果不是有良心媒體的報道,這樣的罪惡會不會被一直掩埋在陽光之下,會不會有更多的“小芳”慘遭蹂躪?

總裁性侵養女最新進展,案件迎來曙光?我們究竟該如何保護孩子?

總裁性侵養女最新進展,案件迎來曙光?我們究竟該如何保護孩子?

3、兒童性侵離我們到底有多遠?

兒童性侵離我們遙遠嗎?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女孩長期被家教老師性侵,有一天她小心翼翼問媽媽: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但就是沒有性教育。

媽媽竟然說:什麼性教育?那是給需要性的人準備的。

女孩選擇了對父母沉默,將痛苦默默放在心中,甚至逼自己愛上家教老師。因為只有這樣,她才能將不被被性侵這件事合理化,認為這是老師愛她的方式。

這是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劇情,讓人心痛的它其實是作者林奕含的自傳。

才華橫溢、學業優秀的林奕含因為被性侵而患上抑鬱症,多次休學,最終她選擇了自殺。

總裁性侵養女最新進展,案件迎來曙光?我們究竟該如何保護孩子?

林奕含

《熔爐》和《素媛》是兩部讓人不忍心看的電影,它赤裸裸向我們展示了兒童性侵的殘忍和可怕。

可現實生活中的劇情一點不比影片中樂觀:

  • 12歲的未成年女孩被60多歲的國家公職人員猥褻、性侵長達兩年,後被發現懷孕。
  • 新城控股董事長猥褻女童,致其陰道撕裂,構成輕傷。
  • 14歲的湖南女孩思思被同村村民性侵,懷孕產子。

你以為這只是個案?不,相關數據更讓人觸目驚心。

2018年,媒體曝光的性侵兒童案例就有317起,受害兒童超750人。平均每天就有2名兒童被性侵,而相比未曝光的,這只是冰山一角!

廣東省廣州市檢察院副檢察長李學東曾在採訪中介紹:

在2016年、2017年研究分析侵害未成年人數據的時候,我們發現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佔到了32.7%,應該說這個比例是不小的。

這是個什麼概念,也就是說,侵害成年人的案件中,性侵案佔到了三分之一!多麼恐怖的數字!

總裁性侵養女最新進展,案件迎來曙光?我們究竟該如何保護孩子?

總裁性侵養女最新進展,案件迎來曙光?我們究竟該如何保護孩子?

4、我們究竟該給孩子怎樣的保護?

我們不知道這位母親究竟是出於什麼原因,會將孩子送養給鮑毓明,但是在這個事件中,這位媽媽很明顯也是缺位的。

在孩子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家長究竟該如何給孩子正確的支持和保護?

在我很喜歡的一個公眾號裡,曾寫道了這樣一個案例。

女孩在學校被體育老師在廁所強暴,她在確保老師離開後,打電話給父母,告訴他們自己的遭遇。

父母告訴她不要驚慌,在校門口旁邊的門衛處等他們。

10分鐘後,父母帶著警察來了。體育老師鋃鐺入獄。

警察到來,體育老師入獄,周圍當然會有疑問,但父母讓女孩對學校裡的人說:因為她和體育老師吵架,體育老師打了她一巴掌……

於是,除了屈指可數的幾個老師知道此事,其他人都不知情。

輿論並沒有對女孩造成二次傷害。

接著,父母帶女生去進行心理治療,給她全然的愛與支持,一直在她身後為她打氣,告訴她發生這樣的事,不是她的錯,她並沒有因為發生這樣的事,而變得不優秀、不可愛。

後來女生長大,很陽光,她說:

“我沒有太大的陰影。因為這事兒,我知道無論發生什麼,父母永遠都在愛我,保護著我……”

總裁性侵養女最新進展,案件迎來曙光?我們究竟該如何保護孩子?

在中國,性是一件諱莫如深的事,性教育會讓很多父母尷尬萬分,他們認為,到了年紀孩子自然就會懂了。

可是,你嫌性教育太早,惡魔卻從不會嫌你的孩子太小!

作為父母,我們首先要在日常生活中儘可能早地對孩子進行性教育,告訴他們任何人都不能強迫性地觸碰他的身體,即便是爸爸媽媽也不可以,要讓孩子從小就樹立身體界限意識。

另外,一定要堅定告訴孩子,不論發生什麼事,父母都是他的堅強後盾。父母是強大的,可以拯救他的,他的傷痛和陰影就會大大減少。

如果父母比孩子還軟弱,那麼就是將孩子置身於悽風冷雨中任其凋零,孩子拿什麼堅強?

總裁性侵養女最新進展,案件迎來曙光?我們究竟該如何保護孩子?

地獄空蕩蕩,惡魔在人間。

保護孩子,任重道遠!

保護孩子,刻不容緩!

【原創文章,盜版必究。作者Tina,浙大新聞學碩士,多年媒體記者經驗,心理諮詢師。如果喜歡,歡迎點贊並關注@Tina心理,持續輸出心理學原創好文,從心理學視角幫你解讀生活、看透本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