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最值钱的5句话

没人有义务提携你

职场没有老师,你不主动,没人有义务提携你。

机会,不是等来的,做好手头的事之外,还要有勇气去争取更多职责。坐在角落里默默地等,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升职加薪。

职场要会“抄近路”

很多人觉得职场没有捷径可走,可刻骨钻研的晋升之路,其实并不适合职场。

一个做运营的朋友,可谓是弯道超车的一把好手。

他的故事:刚入职的时候,他是个运营小白,营销策划、数据分析、用户增长,一窍不通。看着朋友圈里刷屏的活动,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上网买了一堆书,报了一堆课,开始在家刻苦钻研。

可没过几天,就觉得不对劲,理论全都懂,实践中一团糟。

聪明如他想了个办法,找大号的同行套近乎,聊天吃饭,一个月剩不下几个钱,可聊着聊着,就把自己聊成了大神。

他跟我说了一句话,这就好比打游戏,有没有大神带,晋级之路是完全不同的。

罗胖在《奇葩说》中就曾指出,职场是可以“作弊”的。

当然,我们说的作弊,不是让你拿着别人的成果直接写上你的名字,而是在你接手很多新项目时,要懂得和前人取经。

成熟的人在乎有用,幼稚的人只谈喜欢

之前有个HR朋友,说了她最近面试的一个海归的事。

那个孩子从一所美国生物医药领域的顶级学校硕士毕业,但回国一年多,却没有持续两年以上的工作经历。

HR面试时,发现了真相,这么多年心心念念找一份喜欢的工作,能专心做科研,而不必操心实验室里的琐碎。不用刷瓶子,也不用给领导写无聊的汇报。

所以,回国一年多,她没找到“喜欢”的工作。

听了这个女孩的事,我想起曾经看过主持人窦文涛的一个故事:

当年,因为《锵锵三人行》爆红的窦文涛被电视台安排做一档新节目《文涛拍案》。

这个节目和《锵锵三人行》风格迥异,抓眼球、很劲爆,可窦文涛却不喜欢。但就是这份不喜欢的工作,他认真做了8年。

因为这是他的工作和责任,自己也不能永远活在《铿锵三人行》里。

工作这么多年,我就发现,身边越来越少人谈论“喜欢”,其实并非人老心老,开始麻木,而是学会了不要用“喜欢”评价一件事的价值,因为你会发现,喜欢这种感觉,害人不浅。

它无法支撑你走下去,因为很多人的梦想经不起工作的疲惫;也无法让你真正成长,因为“喜欢”不过就是画地为牢的舒适地带。

所以,成熟的人判断自己的行动,从不以“我喜欢做”为出发点,而是会衡量:这件事有没有用。

这是一种功利,也是一种能力。

薪水越高的人,越不爱讲道理

有句话叫:情商最低的行为,就是不停讲道理。

这话在职场上也很适用。

原来我有个同事,学历很普通,工作能力也一般,但是她有个别人都比不了的特点:特别会办事。

比如,我们部门和其他部门,同时都需要定会议室,可空余的只有一间,谁都想争取,如果是你,你怎么办?

普通人可能会和行政部讲,我们的客户多重要,会议不能改期之类的道理,性格刚烈点的,可能直接一封邮件抄送部门领导,一下把问题僵化了。

但是这个小姑娘,不按套路出牌,她不打电话不发邮件,直接去到行政部,和行政部大姐聊天,聊到人家孩子明年要高考,正在愁成绩提不上去,她正好有认识的很好的辅导班老师,果断介绍了一个给大姐。

话题聊到这里,订个会议室还算问题吗?

职场上,聪明人从来不讲道理,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非靠对错维系,道理你都对,可也解决不了问题。

会打感情牌的人,总能事半功倍,而爱讲道理的人,一张口就输了。

老实人低头干活,聪明人抬头看路


职场最值钱的5句话


在职场,努力不是成功的唯一条件,比低头干活更值钱的是,抬头看路的能力。

居安思危,不让自己沉浸在安逸中,时刻保持敏锐的判断,早早看透局势和未来,才能让自己应对变化时从容不迫。

职场上,如果不能保持持续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判断力,只用体力上的努力来麻痹和感动自己,那么,低头勤勤恳恳工作,一定不会换来出头,甚至在将来的某一天,会让你突然出局。

只依靠时间默默积累的,可能是并没有任何附加值的经验,这样的经验,并不值钱。

而那些能在几年内,就实现薪资突破的,都是懂得“抄近路”、使巧劲、发现和顺应趋势的人。

有句话说得好,你不主动思考人生,就会被人生碾压。时间从不必然带来价值,你只有主动成长,突破捷径,才有可能拥有高价值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