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互聯網人想“出逃”,2019年職場人往哪走?

2018,對中國職場人來說,是個註定要被銘記的年份。

這一年,我們見證了區塊鏈的瘋狂、共享經濟的至暗時刻、P2P的雷聲滾滾、影視遊戲遭受暴擊,也同樣見識了無處不在的人工智能和全民化的短視頻狂歡。

脈脈職業數據顯示,2018年,各細分行業中,IT互聯網行業新增招聘的年度增長率最低。

各行業人才的轉行意願數據顯示(該行業在指定週期內向其他行業投遞簡歷的人數佔比),互聯網行業人才向其他行業流動的意向也在上升。


三成互聯網人想“出逃”,2019年職場人往哪走?


對比2017年與2018年各行業人才的簡歷投遞數據,脈脈數據研究院發現,IT互聯網成為2018年唯一一個人才轉行意願升高的行業,有近三成互聯網行業人才在跳槽時選擇向其他行業投遞簡歷,相較2017年增長了一倍。

與此同時,2018年,互聯網不再是人才轉行意願最低的行業,金融、醫療生物、房產建築等行業取而代之。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數據是,服務業人才在跳槽時選擇繼續留在本行業的比例在2018年增長了71%,在全行業中增長率最高。

在人才數據背後,暗藏著哪些行業變遷趨勢?2019和未來幾年,哪些行業和技能蓄積著更大的能量?在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中,在行業週期的影響下,在職場人的自身成長裡,是不是存在著一些必然的關聯?

展望2019,脈脈數據研究院認為:

(一)“務實”是2019年全行業的關鍵詞。從傳統行業到互聯網、人工智能,資源將主要集中在能夠快速變現、落地的項目上,變現壓力下銷售崗位激增,營銷工作更加“結果導向”。

(二)“新生產”:互聯網返場傳統行業。互聯網行業人才轉行意願升高,行業與人才轉型同步開啟。

(三)“新消費”煥發別樣生機。消費者多元化、個性化需求下蘊藏著新的機會;教育、醫療健康等發展型、服務型領域發展更穩定。

(四)“新人才”:未來職場的中流砥柱。行業變化趨勢最終引起就業人才結構的變化,高技能人才需求比例將大幅提升,跨界人才迎來更多發展機遇。

“務實”是2019年全行業的關鍵詞

1. 變現壓力下銷售崗位激增


三成互聯網人想“出逃”,2019年職場人往哪走?

當節衣縮食成為全行業的常態,“務實”是企業的主基調。2018年全行業對銷售崗位的需求量大幅度提高,相比2017年增長了1.6倍。其中,IT互聯網行業的銷售崗位需求增長是2017年的近兩倍,體現商業變現壓力的增大。

2. 營銷工作更加“結果導向”


三成互聯網人想“出逃”,2019年職場人往哪走?



除了銷售崗位數量的變化,營銷工作也體現出相應趨勢。脈脈數據研究院與藍色光標集團BlueMC聯合發佈的《2019中國營銷人洞察報告》顯示,在營銷發展趨勢的判斷上,有近七成營銷人認為,流量營銷向價值營銷的轉變是大勢所趨。2019年,在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下,務實、結果導向、注重實際轉化成為營銷工作的主要基調。

“新生產”:互聯網返場傳統行業

中國互聯網行業經歷了10年左右的高速發展,在成就了一批“大廠”的同時也成就了一大批互聯網人。而今,步入了寡頭時代的互聯網行業,與早期入行的互聯網人一起,共同面臨著“中年危機”。

增長乏力是互聯網行業近兩年無法避開的一道難題。吃到早期流量紅利的企業用戶增長放緩,再次急求轉型,而沒能踩到紅利的初創壓力陡增。數據顯示,2018年互聯網企業總市值12月份跟年初相比有接近30%的下降。

創世夥伴資本(CCV)創始主管合夥人周煒多年來專注於TMT領域的投資,在談到2019年國內投資環境的變化時,他對脈脈數據研究院說:“確實有一些之前融過一輪的,現在融資很著急,環境對大家產生的壓力很大。”但他同時也指出,還是看到非常多的新創企業。

“當市場是泡沫階段的時候,大量創業者並不是真創業者,反而寒冬的時候更好,這個時候還出來創業的才是真創業者,”周煒說,真創業者就是不管環境怎樣,這件事也還是要去做。


三成互聯網人想“出逃”,2019年職場人往哪走?

2018年是互聯網行業的一個重要拐點,早些年職場人扎堆湧入互聯網行業的形勢開始發生變化。脈脈職業數據顯示,互聯網不再是人才外流意向最低的行業,2018年有三成互聯網人開始選擇“出逃”。金融、房產建築、服務業、文化傳媒和汽車/機械/製造是互聯網人“出逃”意向最高的幾個行業。

如今的互聯網大廠與過去的大型國企出現了更多的相似點,機構複雜、人員冗餘、業務市場反應不及時等現象時有發生。這已經與互聯網行業原本“創新”、“靈活”的特質出現衝突。

“互聯網行業永遠在面臨最新的東西,這些新的東西,不是所有年長的人都是有經驗的,或者跟得上的,”在互聯網行業工作了十年之久的職場人段琦說,“所謂35歲的職場生死線正是針對互聯網這種發展更新迭代比較快的行業。”

從行業發展週期來看,互聯網已經過了粗放式發展階段,很難僅以規模化手段取得優勢,而要更多的從商業前瞻性和技術創新方面尋求突破。湖畔大學資深研究專家張笑凡在預測2019商業趨勢時,認為在互聯網下半場,“不再是簡單重構,而是去找到新的連接點。”

他同時指出,“工業互聯網剛剛開始,如何把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運用到生產過程中去,而不僅僅應用在人們的生活和消費場景當中,是未來企業創新發展需要著重考慮的。”

而這也正是以BAT為首的互聯網企業正在進行的戰略架構調整:全身投入2B和行業市場。在BAT引領的浪潮下,京東、小米、美團、滴滴等企業也紛紛轉戰產業互聯網,將2B業務作為重要的發力方向。

“新消費”煥發別樣生機

1. 多元化、個性化需求下蘊藏著新的機會

與新零售相比,新消費將人、貨、場的重構從零售領域延伸到衣食住行等更多的領域,其核心是通過更精準的洞察、利用新技術和模式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

80後、90後消費力量的更迭,使得近幾年的消費需求變得更加多元化和個性化。從注重生活品質到注重精神消費,從注重健康、精簡到注重智能化,只要能夠抓住這些消費新潮流,就能找到新的發展機遇。

“年輕一代是願意花錢的,消費力在提升,”投資人周煒以喜馬拉雅的123知識狂歡節為例,“2018年的收入是2017年的將近三倍,90後的支付超過去年的七倍。”


三成互聯網人想“出逃”,2019年職場人往哪走?


脈脈數據研究院所做的2018年《雙十一職場人消費行為調查》顯示,90後群體在消費時所考量的因素中,“性價比”、“價格”因素是比重最高的,其次是“品質”和“實用度”。

“新消費最顯著的特徵是部分領域存在品牌模糊化的趨勢,”獨立投資人、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導師趙晨對脈脈數據研究院說,他舉例網易嚴選、小米有品、每日優鮮等,它們聚合高性價比低品牌化產品,成為消費分級中對性價比較敏感的人群的首要選擇,而很多傳統品牌通過小紅書和雲集也精準找到了更加垂直的人群。

“2018雙十一有167個品牌成交過億,其中不乏很多創辦1-2年的新品牌。因此在已經形成了社群且有不斷趨於真實的用戶畫像支撐的平臺,好的產品與服務都將會出現好的投資機會。”趙晨表示。

消費意願的提升,AI和物聯網等新技術的發展,無疑都為新消費的增長帶來更多動能。與此同時,提振消費的相關政策的影響也不容忽視。2018年底,天津發布《關於加快推進夜間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著力建設一批夜間經濟載體,旨在大幅提升城市夜間消費活躍度,北京今年也將出臺繁榮夜間經濟促消費政策。

2. 醫療健康與教育行業迎來成長機會

在新消費趨勢下,醫療健康和教育是兩個不容忽視的增長領域,它們分別代表著發展型、服務型的新型消費。過去幾年間,醫療健康行業“抗週期性”的特點和“慢熱”的教育行業雖然未能像其他熱門行業一樣搶佔風口,但一直在穩步前進。

2018年,儘管部分行業已經開始受到投資收縮的影響,但中國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資事件超過900起,是在企業服務之外投資頻次最高的領域。近幾年來,零售、IT和醫療行業之間的界限愈加模糊,2019年,谷歌、蘋果、亞馬遜以及中國的BAT都開始在醫療健康領域進行佈局。同時,人工智能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成為新的熱點。

醫療健康領域的消費是新消費中“品質化”趨勢的一大代表。2018年天貓雙11成交金額的數據顯示,過去五年間增速最快的行業是醫藥健康,而在1小時4分的時間內,包括體檢、醫美、口腔在內的醫療服務已超2017年雙11全天。

“品質化”消費趨勢的另一個代表體現在教育領域。2018年上半年,教育投融資總額達到291億元,超過2017全年數額。青松基金創始合夥人董佔斌在接受36kr的採訪中說:“2018年,我對於教育投資的最大感受,就是冰火兩重天。上半年市場非常火熱,然後到下半年,隨著各種政策法規的出臺,投資人對這個領域又變得相對謹慎。K12一下子變得非常冷,而素質教育的一些細分賽道非常火熱。”

二胎政策的全面放開,80/90後家長對教育的重視,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增長都對教育質量、從早教到職業教育培訓都提出了更多樣化、更細緻的要求。


三成互聯網人想“出逃”,2019年職場人往哪走?


醫療、教育行業人才數據也顯示出了這兩個領域的強勁發展趨勢。一方面,從2018年各行業新增招聘增長率來看,醫療生物和教育培訓行業的增長率分別為189%和117%,在全行業中排名前五;另一方面,從人才轉行意願數據來看,醫療和教育行業的人才轉行意願相對較低。2018年,22%的醫療生物行業人才在跳槽時向其他行業投遞簡歷,教育培訓行業的這一比例為32%。

教育領域年輕的創業者高興對脈脈數據研究院說,在當前的大環境下,“其實啥都不好做,但是教育不會因此受致命的影響。”高興表示,選擇在這個時期做教育,是經過比較全面的權衡的,這是一個不會因為資本有什麼問題而動搖的事情。

“從成交速度上來說,明顯家長考慮猶豫的比較多,說服銷售的成本要大。”但高興目前主要是把目標放在教學質量和用戶滿意度上,費用上一直在上調,並沒有因此減少新生交費。

政策法規的進一步完善對行業的影響會延續到2019年,但對於優質的教育產品來說,機會依然很多。

“新人才”:未來職場的中流砥柱

1. 高技能人才需求比例不斷升高

未來幾年,對就業人才結構影響最大的因素將是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

一方面,人工智能加持製造業產業升級,會解放出大量基礎勞動力;另一方面,新的就業崗位將被創造出來,對高技能人才需求比例則會不斷升高。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發佈的報告中稱,到2030年,保守估計全球15%的人(約4億人)會因人工智能工作發生變動。從數量上看,中國將面臨最大規模的就業變遷,預計將有1200萬至1.02億中國人需重新就業。

基礎勞動力出現過剩,門檻較低的服務業會是主要流向之一。脈脈數據研究院認為,未來幾年,服務業人才會大幅增加。而從目前的趨勢來看,服務業人才保有率已經出現升高的跡象。脈脈職業數據顯示,2018年,服務業人才在跳槽選擇繼續留在本行業的比例增長了71%,在全行業中增長率最高。


三成互聯網人想“出逃”,2019年職場人往哪走?

同時,麥肯錫報告也指出,在機器還無法取代人類的領域,例如涉及到創意工作、技術類工程師、管理類以及社會互動類的崗位,需求增長十分明顯。

無論是人工智能行業本身,還是其所引起的全行業變革,都對高技能人才有著極高的需求。

脈脈數據研究院發佈的《中國AI領域人才報告》顯示,自2016年起,人工智能相關崗位的招聘需求連續三年持續增長,2018年的年度增長率超過40%。中國人工智能行業人才需求居高不下。


三成互聯網人想“出逃”,2019年職場人往哪走?

從級別來看,2018年的總監類崗位需求較2017年增長了56%,可見,人工智能行業的招聘門檻在不斷提高,重點面向高端人才。

從AI人才儲備量來看,2018年AI賦能的前十大行業分別是IT/互聯網、製造業、金融業、通信、文化傳媒、教育、服務業、汽車、房地產/建築業及商務服務業。


三成互聯網人想“出逃”,2019年職場人往哪走?

2. 跨界人才更受重視

在新環境下,當所有企業都在談組織和業務再造,企業與個人面臨著同樣的問題:過去的經驗和知識已經沒有那麼重要,能重新認識現狀並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變得更加重要。

從傳統到互聯網行業,從互聯網+到人工智能+,當行業之間的界限愈加模糊,當新技術讓行業發展不再侷限於一個領域內,具有兩個以上行業專業知識和跨界思維的複合職業人才將越來越受到重視。

——結語——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三成互聯網人想“出逃”,2019年職場人往哪走?

在職業成長平臺脈脈上關於“2018年總結”的話題和討論中,有超過45%的職場人選擇以“變”和“窮”作結。這背後,既有職場人對逐漸嚴酷的大環境的感知,也有對消費降級的調侃和切實體會。

“窮則思變”,在迷茫和焦慮中,職場人也在不斷尋找下一步的方向。2019年,“讀書學習、健身、旅遊”老三件套依然在職場人的清單上名列前茅。畢竟,在不可控中,能確定的因素只有自己的投入和積累。

對於腳踏實地的創業者、不斷學習成長的職場人和有著健康、成熟商業模式的企業來說,無論外界環境如何變化,機會永遠都在。

說明:

1.數據採集源為脈脈App,僅為行業趨勢分析研究使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

2.樣本源受到脈脈的用戶規模、分佈和行業集中度影響;

3.報告中所有結論僅供參考,不作為任何與投資和職業選擇等有關行為的直接依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