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蓝杯,为什么不能好好做咖啡?

小蓝杯, 谁不爱?打破最短上市记录的瑞幸咖啡,最近爆出数据作假,在很多吃咖群众的疑惑下,瑞幸管理层自曝问题。

小蓝杯,为什么不能好好做咖啡?


很多人纳闷,这个打造最快IPO神话的公司为什么不能好好做咖啡?

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懂了!

要知道,多少吃咖群众,都在幸福有这样一家蓐外国羊毛,暖国内群众的公司而开心不已。

我们接触过非常多的企业家,很多企业家在谈社会责任,在谈社会价值,实际上,能够真正实现社会价值的企业到底有多少?或者为了实现社会价值的企业家,到底愿意付出多少时间和精力?

我们不能成功时候一窝蜂的去捧,也不能出问题一窝蜂去踩。

仅对瑞幸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其实追根究底,也许就是资本市场的巨大诱惑。让我们这些吃咖群众,都会觉得不可思议。

小蓝杯,为什么不能好好做咖啡?


我们没资格去评判对错,毕竟我们不是专业机构,但是我想讲一个故事,让大家了解下,为什么资本会让人疯狂?

kanwanzhepianwe

此例子仅做案例使用,如有雷同,一定有人暴富。

首先,小鹿同学做了一家公司,个人资金投1000万,企业估值1000万,持股100%。然后,小鹿同学请投资人A进,投1000万,投后估值1亿,持股10%。然后投资人A和小鹿请了投资人B进,投1亿,投后估值10亿,持股10%。接着,投资人AB加上小鹿,由邀请投资人C进,投5亿,投后50亿,持股10%。这样一家估值快速增长的公司,吸引了投资人D进,投10亿,100亿,持股10%。最后,在创始人与投资人在相继投入16.2亿后,这家公司实现IPO,估值300亿。

小蓝杯,为什么不能好好做咖啡?


IPO后,创始人与投资人A、B、C、D都中途陆续多次以不同价格出售股票,累计套现100亿,不同阶段进入的创始人与投资人分别实现数百倍,数十倍或数倍的收益。但是这家公司上市后找不到盈利模式,业务无以为继,泡沫破灭,估值从300亿跌回10亿,上市前进入的机构投资人都已经退出完成变现,流通股票由中小投资者逐渐完成接盘。最后,投资人一共投了16.2亿,但公司上市获得了300亿估值,最后做了一个赔掉上市前融的与IPO融的数十亿,泡沫破灭估值跌到不到10亿的公司,但投资人自己却套现了100亿,净赚84亿。这种收益,是正儿八经做生意远不能实现的。当然,还有更坏的一种结果,小杯子还有可能像小自行车一样,拖欠供应商货款,银行贷款,房东房租与员工工资,中小投资者赔掉半生积蓄,除了这场资本游戏的主导者获利,大多数人都受损。另外,就是有一些用户多喝了几杯便宜咖啡,一些帮助小杯子鼓吹的券商与媒体收了一些酬劳。

小蓝杯,为什么不能好好做咖啡?


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引用英国经济评论家邓宁格的说法

“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创业越来越成为一种奢侈品。这个奢侈不仅仅是因为创业九死一生,更重要是因为,普通创业者很难读懂资本游戏规则,在面对市场和资本的时候,创业者即使懂市场也会输在资本,而资本背后的力量,则是一个个固有圈层的博弈。在提倡创新创业的时代,企业成功,离不开资本助推。但是资本远大于创意的时代,其实早就悄悄来临。

小蓝杯,为什么不能好好做咖啡?


创业之难,不在山高路远,而在于人情翻覆,坚守初心,难上加难。在探讨创业成功要素的时候,以前更多是,创意,产品,团队,管理,资本;而现在,变成资本为先。在大资本之下,所谓的市场和产品,在巨大的资本推广之下,消费者都是喜欢占便宜的;而所谓的管理和团队其实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重要。因为巨大的资本可以打造繁荣的团队,在资本之下,所有的管理问题都可以变成水下的礁石,你看不到,只有当资本遇到问题,管理问题就会接踵而至。最后创业者变的不堪一击。

小蓝杯,为什么不能好好做咖啡?


其实,我们当作看客看资本神话,一旦自己有机会参与其中,谁又能保证,自己不会铤而走险?毕竟小目标那么的快速就能实现。在资本时代,几年时间,就可以获得几亿收入,这可不是一个小目标,而是好几个小目标,是足以让人可以铤而走险违背价值导向的财务自由。

正如一位财经大咖说到,“财经媒体领域如果能够正确认识小杯子的模式本质,将有助于未来中国商业文明的进步。”

如果是你,你会被资本诱惑,而做出有违商业价值观的事情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