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爬行要怎麼去做

寶寶爬行要怎麼去做

寶寶出生後慢慢長大了,絕大多數父母已經認識到“爬”對於孩子的重要性。因為“爬”很好的擴大了孩子的視野範圍和活動範圍,極大的拓展了孩子採集信息的範圍和渠道,對思維邏輯的創建是有巨大幫助的;“爬”又很好的促進了孩子四肢協調動作的發展。

對孩子進行積極而主動的邏輯思維肢體外在表現協調性的練習,對未來構成孩子完整的“複合性邏輯思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爬”對孩子是非常有意義的,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我們需要提醒父母的是:在實現孩子“爬”這個培育目的就是讓孩子處於自覺、主動實現協調訓練的角色中。因為單一的通過器械或者口令讓孩子被動的完成“爬”的訓練過程(我們稱這種被動訓練為小協調訓練),會大大消減孩子“學習”的興趣度。

對待正常健康的孩子應該更多的關注大協調的訓練,那就是把被動變為主動,讓孩子通過爬的外在表現形式,來完成一個整體邏輯思維的編織建構過程,也就是從孩子個體自身出發,主動地通過爬來完成一個或者一組信息採集過程,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意義上的協調和心理健康。

另外,忽略爬行與孩子未來成為“自閉症”是否有直接的因果關係,我們持保留態度;因兒時忽略爬行是否會導致長大後喪失平衡和自我保護意識我們同樣持保留態度,因為一個邏輯思維的行為結果不可能由單一邏輯思維的原因造成。

寶寶爬行要怎麼去做

爬行前準備

有些家長照顧寶寶非常小心,即使到了寶寶會爬的月齡,也因為怕地上髒、怕寶寶在地上著涼、怕硌著等等,總是抱著或推著寶寶,沒給寶寶創造學爬的條件,從而剝奪了寶寶爬的機會。如果寶寶沒有經歷爬行,就學會行走,雖然不會對他的生活造成嚴重影響,但有可能在寶寶上學後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協調能力差等問題。

爬行服裝

寶寶裝很多,但分體衣褲並不適合爬行。教寶寶學爬時,要給寶寶穿連體服(也叫蛙服或爬行服),這種衣服的上衣和褲子形成一個整體,爬行時不會露著寶寶腰部及小肚肚,同時衣服合體,沒有太多累贅的東西,不會影響寶寶爬行的興致。 注意:服裝的前面不要有大的飾物及釦子,防止寶寶趴下時,硌痛寶寶嬌嫩的身體。

爬行裝備

幾個月大的小寶寶體重較輕,爬行時可能還不會磨破皮膚,而大一些的寶寶由於體重的增長,用肘、膝爬行很容易磨破皮膚,因此,寶寶爬行時要穿上護肘、護膝(可以去商店購買,也可以家中自行製作)。所穿的衣服要寬鬆、舒服、柔軟,又不至妨礙運動。

爬行地點

家中的床及地面是可供寶寶爬行的有利地點。在地面上爬時,要考慮地面的材質,有些地面過涼、過硬,對寶寶來說都不舒服,一般補救方法是在地面上為寶寶鋪一塊毯子,讓寶寶在毯子上爬;也可以用巧拼地板鋪出一塊小天地,供寶寶在上面爬,還可以再在上面鋪一塊地板革,光滑的地板革可減小爬行阻力。 注意:地面上不要隨意放置小東西,防止寶寶吃進嘴裡,還要注意寶寶頭部的高度不要有桌或椅的尖角,防止磕著頭部。床面雖軟,卻有一定高度,爬時要防止寶寶從床上摔落。 如果塑料地板塊或地板革有味道就一定要曬到沒有味道以後才能用。清洗的時候應該用清水,如果用洗滌劑,一旦有殘留對寶寶身體不好。

爬行的階段

剛開始寶寶學爬有3個階段:有的寶寶學爬時向後倒著爬;有的寶寶則原地打轉,只爬不前進;還有的是在學爬時匍匐向前,不知道用四肢撐起身體;這都是寶寶爬的一個過程,因此,爸爸媽媽應該根據寶寶的特點耐心教寶寶練習爬行。 通常,在5~6個月時,寶寶就會為爬行做準備了,他會趴在床上,以腹部為支撐,向左右挪動身體打轉轉,漸漸地他會匍匐爬行,但腹部仍貼著床面,四肢不規則地划動,往往不是向前爬而是向後退。 大概在寶寶6~7個月大,能夠不用支撐獨自坐穩後,可能很快就可以開始爬了。寶寶會把頭抬來,向四周看。這時候他的手臂、腿和背部的肌肉也足夠強壯有力,在用雙手和雙膝支撐身體時,不至於摔倒。寶寶會逐漸(在幾個月內)學會充滿信心地從坐姿轉換為四肢著地的姿勢,而且很快就會意識到,如果自己伸開四肢,讓身體和地板平行,就可以前後晃動身體了。 到大概9~10個月的時候,寶寶會發現藉助膝蓋用力推動身體,就能向前移動了。隨著動作越來越熟練,寶寶還能學會從爬的姿勢轉到坐下的姿勢。寶寶甚至還能掌握一種級別高的爬行技巧:交叉爬行,就是向前爬的時候移動一隻胳膊和另一側的腿,而不是同時移動同側的胳膊和腿。在這之後,只要多加練習,寶寶就可以熟能生巧。到1歲左右時,他爬得就非常好了。

寶寶爬行要怎麼去做

寶寶學會爬之後,距離完全行動自如只有一步之遙,那就是學會走路。為了完成這一步,寶寶很快就會開始撐著所有能夠得著的東西努力站起來,不管是家裡的茶几還是你的腿。一旦小傢伙找到了雙腿站立、保持平衡的感覺,他就能夠獨立站起來,並扶著傢俱走上幾步。之後,寶寶學會行走、跑、跳,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爬行階段的要點

爬行是所有粗動作發展的基礎,讓孩子爬行幾個月的時間是有許多好處的。首先幼兒利用四肢爬行時,因為他的頭部需要抬高,並且還會左右轉動,這樣的舉動對頭部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爬行時注意一下幾點:

要點一:發展時機。

八至九個月。

要點二:發展狀況。

大致上分為兩個階段,俯爬式以及狗爬式。一般而言,寶寶在八個月左右時懂得自然的爬行。在學習爬行的初期,幾乎都是以同手同腳的移動方式進行,之後會以手肘往前匍匐前進,而且腹部貼在地面,爬行速度十分緩慢。在九個月大時,身體才能慢慢離開地面,採兩手前後交替的方式,開始順利地往前爬行。

意義:爬行是所有粗動作發展的基礎,讓孩子爬行幾個月的時間是有許多好處的。首先幼兒利用四腳爬行時,因為他的頸部需要抬高,並且還會左右轉動,這樣的澮對頸部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另外幼兒爬行時用手腕支撐身體重量,能手腕的力氣,對寶寶未來拿湯匙吃飯、拿筆塗鴉都有助益。在寶寶爬行的過程中,更可寶寶膝、臂動作的協調與四肢關節的靈活度。

要點三:關於骨骼的問題。

有些寶寶在爬行時出現用一腿爬行來帶動另一腿的方式,如此容易讓父母誤以為寶寶另一腿發育不良,這樣會出現這種情形是因為嬰兒在剛開始學習爬行時,兩隻腳的力量並不平衡,經常一隻腳較不靈活,這種情況屬於正常現象,父母不須過度擔憂,然而如過這種狀況維持太久而沒有改進,就要懷疑寶寶可能患了肌肉神經或腦性麻痺等異常狀況。

爬行容易發生的是頭部的外傷,當寶寶撞到頭部時,不管當時有無出現不舒服的情形,父母都應仔細觀察寶寶,在寶寶睡覺時,也能叫醒他2-3次,看看是否有異狀,如果孩子出現嚴重頭痛、嘔吐、昏睡、抽搐等症狀就要立即送醫,特別提醒父母在發生頭部傷害的三天內,都應細心觀察。

要點四:父母給予的輔助方式。

建議父母應儘量把寶寶放地板上,並利用色彩鮮豔、豐富的玩具或其他有趣的東西,誘導寶寶向前爬行。當寶寶努力爬到“終點”時,父母也別忘了須適時給予鼓勵。 此外,為了讓寶寶爬得好,一定要將爬行的環境準備完善。爬行的地方一定要軟硬適中,磨擦力不可過大或過小,父母可於地板上鋪助用品,為寶寶營造一個好的爬行環境。

要點五:建議輔助工具。

各種色彩鮮豔的玩具、圖片、軟墊、巧拼地板。

寶寶爬行訓練方法

“定向爬”。即嬰兒趴著,把球具放在嬰兒面前適當的地方,速引他爬過去取。待嬰兒快拿到時,再放遠點。如果嬰兒開始不會前進,成人可以用手掌抵住他的腳掌,幫助他前進。

“自由爬”。即整理一塊寬敞乾淨的場地(水泥地應鋪上棉毯或席),拿開一切危險物和髒物,四處放一些玩具,任嬰兒在地上抓玩。但要在成人的視線內活動,以免意外。

“轉向爬”。即先將有趣的玩具給他玩一會兒,然後將玩具當著他的面兒藏在嬰兒的身後,引誘他轉向爬。

訓練寶寶爬行的方法寶寶爬行,其實沒那麼難

爬行啟智遊戲

小寶寶長到七八個月大,爬,成為他們喜歡的遊戲,通過爬行,他們的四肢有了好的鍛鍊,大腦的平衡能力、協調能力有了進一步發展,寶寶變得更聰慧了,同時,也為今後上學注意力的集中打下良好基礎。可是有些家長卻特別苦惱,他們說:“我家寶寶就是不爬,坐在那裡不動,任你怎麼逗他,他就是無動於衷,那該怎麼辦?”先彆著急,慢慢來,一切都是從興趣開始,對付這麼小的寶寶,智慧總比強迫更有效。

其實以遊戲的方式,寶寶感興趣,不如就從這上面著手,讓寶寶學習爬行

遊戲1:坐伏抓物

寶寶坐在那裡,就是不動,這時你需要耐心和引導,使他變成俯臥位。先把寶寶喜歡的一件玩具放在他身體不遠處,寶寶只要由坐位向前趴下,變成俯臥位能抓得著就可以。雖然這並不能算爬,但是它是爬的前奏,在學爬之前,寶寶能喜歡趴在床上,做好爬行前的預備動作,就算是勝利。開始時可將玩具放在寶寶面前不遠處,以後,可放在他身體左邊、右邊、甚至是後邊,只要寶寶一轉頭看見了,就能俯下身去拿。當然玩具要經常變換,免得寶寶對其失去興趣。

遊戲2:助力行動

當寶寶學爬時,四肢如何協調一致地運動成為他們不易突破的難題,他們經常是顧得了手卻顧不了腳。這時家長可以站在寶寶身後,兩個手掌放在寶寶腳底,推動寶寶一隻腳,當他往上爬一點時,再推動他的另一隻腳,如此協助,幫他度過爬行關。

寶寶爬行要怎麼去做

遊戲3:鑽山洞

家裡若是有裝冰箱、洗衣機的空紙箱,可以再利用,製成寶寶的爬行玩具。將紙箱兩頭的蓋和底剪掉,使紙箱成為一個方形的筒狀。將紙箱橫放在地上,把寶寶放在紙箱一頭,然後媽咪到另一邊,從紙箱裡看寶寶,鼓勵他鑽“山洞”,爬到媽咪這邊來。注意改造紙箱時,紙的邊緣要用膠條粘上,因為紙邊有可能劃破寶寶細嫩的皮膚。

遊戲4:色彩的誘惑

寶寶喜歡鮮亮的色彩,當有顏色亮麗的東西時,他會目不轉睛地看,並想抓在手裡。這時,讓寶寶坐在一邊,家長拿一個色彩鮮豔的玩具,叫寶寶的名字,吸引他的注意力。寶寶俯下身爬過來時,家長向後退,等寶寶爬了三四下後,讓寶寶抓到物品,並誇獎寶寶做得好,親一親寶寶。

遊戲5:循聲而動

聲音也能吸引寶寶的注意力。譁啷棒、帶電子音樂的小玩具,都是吸引寶寶的對象。在寶寶身體不遠處,搖動玩具,使其發出悅耳的聲音,寶寶會因為樂聲的吸引,想辦法過來,而爬則是他惟一可以利用的方法。注意不要離寶寶太遠,免得寶寶的注意力不在聲音上。

遊戲6:爬行觀摩競賽課

有些寶寶不會爬,可能是因為不知道怎麼做。小寶寶的模仿能力極強,這時可以為寶寶找一個會爬的小朋友來玩,兩個寶寶在一起,鼓勵他們爬,當寶寶看到另外的小夥伴爬行時,他也就會模仿,很快學會爬。為了增加趣味性,家長可有意設計競賽,在前面逗引,鼓勵兩個小寶寶一起爬向目標。

遊戲7:床下尋寶

小寶寶充滿了好奇心,他們喜歡到處鑽,發現角角落落裡的小秘密。家裡若是有條件,可以將床下或桌子底下打掃乾淨,給寶寶創造一個充滿趣味的探險勝地。在床下或是桌子底下,放上一些小玩具,給寶寶穿上襪子和厚實一點的衣褲,將寶寶放在地上,對寶寶說:“裡面有個好玩的東西,去找找看,看看是什麼。”寶寶的好奇心會驅使他尋找寶藏。床下或桌下如果太黑,寶寶會拒絕尋找,這時家長可打開燈,或是將桌布、床罩向上折,使光線穿過,甚至讓寶寶隱約看到玩具的影兒,激發寶寶去尋找。

遊戲8:追球爬

為了鍛鍊寶寶多爬、多運動,媽媽可以為寶寶準備一個小皮球。球是易滾的,當寶寶一碰到球,球就向前滾,滾動的球易引起寶寶的興趣,他會追著球爬行。注意,球不要氣太足,免得寶寶手一碰到,就滾出老遠,使寶寶對追球失去信心。

爬行啟智遊戲適合嬰兒的爬行啟智遊戲

爬行的提醒

當寶寶到了爬行的階段,容易碰到的危險地方或物品更多樣化了,父母要注意以下幾個容易發生意外的地方。

1、地板:水泥、磨石子、瓷磚等所鋪設的地板,對學習爬行的寶寶來說,都容易因一不小心跌倒,而造成無可彌補的遺憾。為避免發生危險,可在硬地板上面鋪設軟墊,不過注意要使用厚度較高的軟墊才能發揮功用,並且避免買有很多小花紋的軟墊,以防寶寶將小花紋摳起來吃。

2、桌角、櫃子角:尖銳的桌角或者是櫃子角,對家有學爬的寶寶來說簡直就是個“危險地帶”,其改善的方式為,一律將所有的桌角或櫃子角套上護墊,就算寶寶不慎撞到,也能將傷害減低。

3、電插座:寶寶在到處爬行的過程中,可能會爬到插座附近,如不小心留意將有觸電的危 險,父母可使用電插座的防護蓋,在未使用的插座上加裝此裝置。

4、預防跌落。

不要把寶寶單獨留在床、沙發、嬰兒搖椅、餐椅、尿布臺,或其他任何他可能從上面摔下來的地方。 在窗戶、露臺和門廊上安裝護欄、擋板和防護網。 如果使用百葉窗,選擇帶卡扣的拉繩。 複式結構的房子要在樓梯上下兩頭安裝防護門。 如果欄杆的寬度超過10釐米,要用塑料的園藝圍欄、有機玻璃(塑料),或其他東西堵上。

寶寶爬行要怎麼去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