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自律性"如何培养?做到这3点很重要,智慧的父母要学会

孩子的"自律性"如何培养?做到这3点很重要,智慧的父母要学会

艾伯特·哈伯得曾说:自律就是在该做的时候,不管喜不喜欢,都去做你应该做的事情。

自律,这个词语这几年被越来越重视起来。

我们经常听到父母唠叨:

"我家孩子做作业时候总是注意力不集中,转转笔,抠抠桌子的,不催促写,永远不急不慢的"。

"孩子每次看电视都很入迷,说话说多少遍听不见,每次电视一开就刹不住了,没有一点时间概念。"

"你只要不凶他,他能捧着游戏玩一整天,起床,吃饭、上学,睡觉总之大事小事都要家长盯着。"

……

孩子的

大人看到喜欢的零食和甜饮都忍不住要吃,刷起快手来一个小时接一个小时的。其实每个人都有缺乏自制力的时候更何况是孩子呢?既然我们知道自己的短处在哪,那更应该与孩子共同自律,共同进步了!

一、 首先,孩子缺乏自律有哪些表现呢?

1. 做事情半途而废。

缺乏自律的孩子没有办法约束自己,做事情很容易半途而废。比如,去学习跳舞,一开始很有兴趣,到了后面,随着所学的舞蹈动作越来越多,每天都需要大量的练习,如果孩子没有自律性,每次一到练习的时候就想找各种机会偷懒,那么,这样的孩子是没有办法把一件事情完成漂亮的。

2. 想要的东西立马得到

自律性差的孩子通常也没有什么自制力可言的。比如父母要求一天只能打半个小时游戏,但是孩子没玩过瘾,还想继续玩。路过玩具店看到喜欢的玩具马上就要得到,即便是家里玩具成堆。

3. 丢三落四,没有责任心

缺乏自律的孩子通常都没什么责任心。天天上学人去了脑子没带,天天不是笔不见了就是作业本不见了。有些甚至上学连书包和书本都能忘记带。

4. 做事情没有目标感和条理性

缺乏自律的孩子做事情没有目标感,他们即使制定了目标也很难完成,因为他们很难约束自己朝目标迈进,思想容易开小差。同时,他们做事也没有条理性,就算一开始制定了计划,也很难按照计划执行。

孩子的

二、缺乏自律对孩子未来的影响

1. 无法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掌握有效的技能

自律性差的孩子,会因为做事情总是半途而废,导致没有办法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这类孩子爱睡懒觉,不爱运动,甚至是面对很多诱惑无法控制自己。同时面对很多需要不断练习的技能,比如舞蹈,乐器,绘画等等他们也无缘分去学习,因为他们没有办法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的去练习和养成每日必做的习惯。

2. 做事情拖延,管不住自己

自律性差的孩子,做事情不仅拖延,而且做事情完全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当我们要求他们完成一件任务时,想干就干,不想干就找各种借口。专注力不够,害怕困难,害怕失败。就算家长勉强他去 结果也是能拖延就拖延。执行力会很差。

3. 自律性差的孩子容易错失机会

自律性差的孩子,很容易因为自己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因为拖延而失信他人,也会因为自己的能力没有得到规律和坚持的不断进步而落后于他人,会导致他们失去很多本来应该属于他们的机会。

由此可见,缺乏自律对孩子未来的影响非常严重,家长培养孩子的自律性迫在眉睫,趁着孩子还小帮助他养成自律的习惯,在以后的生活中这种习惯会让他受益终身的。

孩子的

那么,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呢?

1. 增进家庭关系

家长其实都没有意识到,与孩子一起制定日程表的话,到底会有哪些帮助,如果能够在日程表当中放入一些家庭聚会的时间,又或者平时还在按照日程表,去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

既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家庭当中,什么最重要,也可以让孩子进一步的和父母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好,可以增进家庭之间和睦。整个家庭的凝聚力也会因为一同制定日程表,变得越来越紧密。

2. 放手孩子,由他自主管理时间

在小区里遇见一个小女孩,和小伙伴玩了大概有半个小时左右就说:"我要回家练琴了,我们明天再一起玩儿。"

看的我们几个大人羡慕不已,这么自觉的小孩子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啊。

问了孩子妈妈才知道,原来,孩子每天的行程是她自己制定的。妈妈把她每天要做的事情列出来,然后由她自己来制定是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什么时候是玩耍时间,做到了有奖励,没做到自然也会有惩罚。刚一开始,还要妈妈的督促,但是时间长了,孩子自己就可以独立按照规划做了。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中写道,"把信任还给孩子,让孩子获得自我管理的权利。这种权利的下放,必然会唤起孩子内心的自尊感和责任感。"

孩子的

3. 帮孩子看见自律的回报

我们做任何事情,只用看到了回报才会有坚持下去的理由和动力。孩子也是一样的,家长要想培养一个自律的孩子,就要帮助孩子看见自己自律的回报,这样他们才会更加有信心坚持下去。

对于长期的回报,孩子也许不能明白,也不能等待。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种一种植物,告诉孩子每天给盆栽浇水,植物就能快快长大,对于这些肉眼可见的回报,孩子还是很乐于接受的。在这些小事中去培养孩子的自律性,你会发现你成功的几率是很高的。

自律是人成长的重要一步,自律的人通常具备控制自我和管理自我的能力,你所要给孩子提供的就是能够培养孩子自律性的环境,而不是强制的给他制定纪律,让他执行。

自律其实需要毅力和坚持,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一旦养成自律性,孩子将会在未来的生活中一直受益。所以,父母再辛苦也要尽早地培养孩子自律性。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想要孩子长成什么模样,更多的在于父母如何引导!

尤其在3-6岁的时候,是培养孩子优秀人格、优秀品德及良好行为习惯的最重要时期,很多父母忙于工作,缺席了对孩子的陪伴和教导。父母再忙也要抽点时间陪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李玫瑾教授推荐的《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我最近一直在读给孩子听,效果很显著,现分享给大家,尤其对于孩子的内心与人格培养很有帮助。

孩子的

此套全彩绘本共10册,由多名育儿专家联合编写而成,绘本中每一个故事都是经精心设计,从多个维度对孩子加以引导,孩子听了后,可以更加的有自信、有毅力、有诚信、有爱心、有自律和有担当。同时,也有助于孩子智商的提高和情商的发展。

父母可以作为睡前小故事讲给孩子听,孩子也可以自己观看书中生动有趣的图片。

孩子的

2-8岁是孩子的阅读敏感期,这个时期好好培养,准备一些认知类、行为习惯类、情绪处理、入园小故事类的绘本,还有助于让孩子形成终生的阅读习惯!

在3岁之前,父母可以读给孩子听,当做睡前故事书。在3-6岁当做好习惯养成的故事书,用来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养成好性格。

健全的性格会让“雏鹰”的翅膀更有力量,有了力量他们会飞的更高更远。不要错过了帮孩子养成好习惯的最佳时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