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幫助瑞幸造假?不,它只是水平不行

2019年5月瑞幸咖啡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成為“全球最快IPO公司”,一時風光無限,刷爆財經媒體頭條。

彼時,有人對瑞幸的商業模式提出質疑。瑞幸的投資人義正言辭的回覆到:按星巴克的套路來,一定沒辦法超越星巴克,只有出奇才能制勝。

但好景不長,最近瑞幸咖啡自曝COO偽造22億交易,再次刷爆了財經媒體頭條。

由於瑞幸自曝時還提醒投資者,公司此前發佈的所有財務報表及業績指導數據都不再值得信賴,而它每天真實的銷售數據也無從驗證,所以基於它的財報分析其價值已無意義。

作為小散戶無法詳盡的調查瑞幸的真實情況算是情有可原,但是有多少機構被矇蔽甚至參與推波助瀾呢?

首先我翻了一下瑞幸咖啡的招股說明書,它上市是由瑞信、摩根士丹利、中金(咦,為什麼這兩個公司要標紅?)和海通國際等投資銀行主導承銷。


中金公司幫助瑞幸造假?不,它只是水平不行


嗯,都是鼎鼎大名的大投行。

再看它的審計機構:鼎鼎大名的“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簡稱:安永):


中金公司幫助瑞幸造假?不,它只是水平不行


安永目前是全球第二大會計師事務所,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和普華永道(PwC)、德勤(DTT)、畢馬威(KPMG)並稱“四大”。講到這裡順便說一句,“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原本應該是“五大”,2002年當時全球最大會計師事務所的安達信,就是因為在安然財務造假事件中因未勤勉盡責被遭到監管處罰、客戶盡失倒閉了


中金公司幫助瑞幸造假?不,它只是水平不行


四大


有安達信的前車之鑑,安永肯定也是知道萬一瑞幸造假,自己可能承擔的後果。

於是在渾水發佈一份長達89頁的瑞幸做空報告後,安永立即與瑞幸劃清界線,並拒絕在最新的審計報告上簽字。

隨後,網上到處是類似《安永主動捅破瑞幸膿包》的新聞——安永搖身一變成了“推動瑞幸披露舞弊”的英雄。

至於真相是什麼?


中金公司幫助瑞幸造假?不,它只是水平不行


看行內專家的意見,安永這次大概率不會像安達信那樣破產,因為“串通瑞幸一起造假”和”我沒有發現瑞幸造假”是兩碼事。

畢竟被瑞幸騙的專業機構不止安永一家,國外內一眾券商都上了瑞幸的當了:打開wind,我們看到最近半年,眾多券商給瑞幸的目標價中,最高給到了50.84——用瑞幸最新的收盤價4.29來算的話,還有將近11倍的空間。


中金公司幫助瑞幸造假?不,它只是水平不行


而跟蹤瑞幸最頻繁、最緊密的兩家機構分別是。今年2月,渾水發佈了針對瑞幸的89頁超長做空報告後,中金公司還發表題為《匿名沽空指控缺乏有效證據》力挺瑞幸,指出渾水沽空報告單店觀察天數和小票等樣本較小,數據代表性不足;沽空報告對在店消費的包裝產品適用增值稅稅率理解有誤,以及關於虛增廣告費用和單店盈利的指控較為主觀等。Morgan Stanley和中金公司


中金公司幫助瑞幸造假?不,它只是水平不行


沒想到,這沒過兩月打臉打得啪啪的。

咦?寫到這裡,我怎麼突然感覺Morgan Stanley和中金公司,這兩個名字好像有點耳熟?

哦,當初輔導瑞幸上市的幾大投行名單中也有它倆(前面標紅的那兩位)

不過,券商的投研部門和投行部門是有隔離的,我可沒有說他們之間有什麼貓膩。。

我向美國韭菜們保證,它們並不是有意收割你們的,在瑞幸咖啡上的誤判應該主要還是業務水平不行

畢竟中金出現這種失誤已經不是頭一回了,2018年中金公司發佈的《中金2018年十大預測》最後不就一個對的都沒有嘛。


中金公司幫助瑞幸造假?不,它只是水平不行


除了上面兩家,還有不少券商也在瑞幸上栽了跟頭:

安信證券曾在研報《瑞幸咖啡發展秘笈:“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指出:瑞幸擁有強大的技術能力來簡化店面運營並優化勞動力管理。以瑞幸為代表的咖啡新零售的出現,可以刺激中國大眾市場的咖啡消費,推動咖啡市場的發展。

國盛證券在研報《瑞幸咖啡(LK.O):真實價值加速回歸》指出,“瑞幸咖啡“日常喝”與“好喝的”模式競爭力一直強勁,我們維持首次覆蓋後的“買入”評級及目標價43.68美。”

天風證券更是專門發佈了題為《瑞幸咖啡:階段性虧損謀取市場份額》指出,“瑞幸正處於市場開拓階段,需要不斷補貼以挖掘市場潛力,擴大用戶群體”。認為瑞幸咖啡是“階段性虧損謀取長期市場份額”,“通過持續補貼打開了成長空間”。

最倒黴的當屬於東興證券,4月1日他們剛在《咖啡產業:浪潮迭起,小豆子撬動大產業》研究報告指出:中現磨咖啡消費增長空間巨大,最後提到的推薦標的中就包括了瑞幸。沒想到第二天瑞幸便自曝造假,不知道東證證券可不可以說

“4月1日的報告只是愚人節玩笑,不算數”

……

其實被打臉遠不止上述機構,只是限於篇幅不在此一一列舉。

這事兒對券商從業者的打擊頗為嚴重,以致於當瑞幸造假的消息坐實之後有研究員無地自容地哀嘆:“渾水做空瑞幸咖啡成功,說明了我們這些‘專業分析師’有多麼無能。”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並不應該所有的板子都打在券商身上,畢竟就算巴菲特選股票主要研究的也是企業財報本身而不是研究財報的真假。

在賠償機制完善的美國,造假的“瑞幸們”將付出慘痛的代價。

至於某國股市,造假的公司太多了,大家可能早就“群體免疫”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