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成敗歸因”理論,消除孩子“自我否定”觀念

不要總在否定自己的過去。若如此,你今日的一切,將成為永遠被明日否定的昨日。 ——劉季

21世紀的自我評價新詞

“我不行”

“我不會”

“我不好”

“我不去”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自我逃避的話語就是簡單的三個字“我不........”

但人人都喜歡聽到別人肯定自己的聲音,但他們卻首先否定了自己。

巧用“成敗歸因”理論,消除孩子“自我否定”觀念

其實,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這樣教育自己孩子的父母,我們聽到身邊的大人們教育他們的孩子時,常常會對孩子說:

“你能行”

“你可以”

“你很好”

此時,孩子們原來愁眉苦展的臉已經陽光燦爛,笑靨如花。他們最終帶著這份來自父母的肯定與鼓勵,迎來他們順風順水的人生。

一個孩子在自我肯定下成長,才會有一個強大的內心,才會在未來的路上不斷地前行。

孩子為什麼會產生自我否定?

1.覺得自己能力不夠,否定自身能力

孩子因為年齡較小,在面對外界事物時,總會尋求父母庇護,從而來否定自身,常常覺得自己做不到,自己能力不夠,產生這種自我否定意識。

當父母們帶著孩子去第一次學游泳時,孩子會因為沒有學習過游泳的方法,不知道怎麼去遊,當父母們讓他去嘗試時,他就因為本能的條件反射,說我不會,我做不到。

當父母們要求考一直在班級裡考第二名的孩子在下一次考第一名時,孩子也會說我做不到,因為他對自己的能力已經做出了以往經驗的判斷,第一名已經突破了他們的能力界限。

2.做某件事情沒有得到反饋和回應,覺得大家肯定不喜歡

當孩子們在父母的允許下拿著糖果去找別的小孩子玩時,其他小孩子拒絕接受,因為他們聽媽媽的話,不能隨便接受別人的東西,這些原本積極主動的孩子會瞬間喪失信心,洩氣了。他們可能會覺得是不是自己哪裡做的不好,小夥伴們不喜歡自己,從而變得對外界的反應與看法異常敏感。

另外一方面,當小朋友們有時第一次完成某個小目標時,爸爸媽媽和其他人會誇自己,而很開心,對別人的態度看法做了初步評判,但當後面自己重複時爸爸媽媽又沒有做任何表示時他們也會懷疑自己,否定自己。

巧用“成敗歸因”理論,消除孩子“自我否定”觀念

3.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過高

有的父母因為自身的原因,會對孩子要求過高,給予孩子很大的期望,常常會要求孩子達到這樣那樣的目標,孩子會因此會產生不正當的壓力,強大的心理且會把孩子壓得喘不過氣來。

有時,父母的期望可能會成為孩子前進的動力,不斷激勵孩子前行。但是也有可能成為孩子的負擔,因為孩子在知道父母的過高期望之後,一方面,會害怕達不到父母的要求或者不能解決困難怎麼辦一方面又會不斷的給自己加壓從而完成目標。

巧用“成敗歸因”理論,消除孩子“自我否定”觀念

與日俱增的焦慮會不斷削弱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產生畏懼心理,總否定自己。

什麼是“成敗歸因”理論?

我為什麼做不好”“我為什麼總是失敗”

不管是在學習和工作,每個人都會經歷成功與失敗,不僅如此,過後還會分析成功或失敗的原因所在,這個就是成敗歸因。

美國心理學家維納把人所經歷的事情按成敗歸結為六個主要因素:能力,努力程度,任務難易,運氣,身心狀態,外界環境。

這些因素又按性質被歸屬到三個維度:穩定歸因和不穩定歸因、內部歸因和外部歸因、可控歸因和部可控歸因。

巧用“成敗歸因”理論,消除孩子“自我否定”觀念

如何利用“成敗理論”幫助孩子重塑信心,消除孩子自我否定

1.鼓勵支持孩子

讚美一個孩子,鼓勵一個孩子,會讓一個處在黑暗裡的孩子看到光亮。

當孩子做錯事時,或是遇到困難時父母不要對孩子斥責或是謾罵,此時孩子的心理已經處於自我認知障礙混亂點,孩子需要一個外界力量來支撐。父母需要告訴孩子成功與失敗的道理,讓孩子從中分析原因,找出問題的來源點,然後與父母一起解決問題。

當孩子提出某種要求時,因為外部或者自身不穩定的因素,從而產生消極念頭時,父母應該給予鼓勵與支持,一起幫孩子尋找因素完成。

巧用“成敗歸因”理論,消除孩子“自我否定”觀念

2.調整孩子自我認知力

培養孩子自我支配的意識和能力。 孩子的自我意識,是他對自己及周圍事物的關係的一種認識。消極的自我意識會使人失敗,積極地自我意識會使人走向成功,具有積極自我意識會讓孩子積極地認識和展示自我。 孩子的天性都是善於表現自我的,要建立一個受別人歡迎的形象。

鼓勵孩子勇於挑戰自我。 我們很多父母不敢,也不願讓孩子去冒險。其實要解決問題,...

多管齊下,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從嬰幼兒期,我們就應該鼓勵孩子,幫助他們確立一種信念。

巧用“成敗歸因”理論,消除孩子“自我否定”觀念

3.提高孩子自我核心力量

核心力量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正所謂“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可以嘗試將簡單有趣的遊戲活動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每週至少帶孩子進行三次意義豐富的室外或室內活動,並且一直堅持下去,讓孩子用外體的核心力量來支撐內在的自我核心力。

重視孩子自我想法,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認知意識,不要給孩子下“乖孩子”和“壞孩子”的標籤,提高孩子自信心,不要用別人孩子的光環來覆壓自己孩子。

巧用“成敗歸因”理論,消除孩子“自我否定”觀念


每個父母都望自己的孩子在以後能夠越來越好,當你給孩子寄託這種思想時,就應該知道,不管孩子做什麼事情,多一點耐心在孩子身上。

​每當孩子有進步了就及時表揚和鼓勵,就算孩子沒有完成任務,也要給孩子打氣加油,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孩子才能有更好的機會自我成長。

當孩子出現自我否定的情緒時,其實他們是在表達自己的無助感,他們希望父母能夠“看到”,讓父母重視到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