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瘦子的基因,難道就不能增肌變壯了嗎?

之前分享過本人的增重經歷,雖然童年的我並不瘦,但也就是臉和肚子肉比較多,

等到高中瘦成一根杆也證明是自己是不折不扣的的瘦子基因。不僅骨架小,而且代謝快!現在增重了12公斤這點還是很凸顯,下圖是本人今年5月份做的體檢報告,能量消耗偏高,達到滿格的狀態。

我是瘦子的基因,難道就不能增肌變壯了嗎?

基礎代謝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是指人體在清醒而又極端安靜的狀態下,不受肌肉活動、環境溫度、食物及精神緊張等影響時的能量代謝率。

感受最明顯的現象是,經常感到飢餓,即使是吃完飯才2-3個小時,上班上著上著餓了,走路走著走著餓了,坐車坐著坐著餓了,我一天坐著不動都要比別人消耗更多卡路里,這不就是瘦子的命麼?事實卻不然,現在我既相信基因的強大,也相信生物適應性的強大。通過健身突破基因,改變體型是可能的。

我是瘦子的基因,難道就不能增肌變壯了嗎?

遺傳性瘦子變身的方法:增肌

很多人問:我吃蛋糕、巧克力、餅乾、大肥肉,比身邊的胖子都吃的多,為啥就是胖不起來?其實本人就是這種類型,之前解釋過原因。

排出病理因素,天生瘦(代謝高、消化效率低)和後天因素(有氧多、吃得少)的問題,其實都有一個共同的解決方法:增肌,只有增加肌肉,男生才會變得強壯、陽剛、四肢勻稱沒有小肚子;而女生也會因為增加肌肉使身形變得挺拔、有曲線美,並不會練出大塊肌肉。

極少數瘦子吃高熱高脂食品,或許會讓體重有增加,但增加的大部分都是脂肪,看起來還會是四肢依然纖瘦,卻有啤酒肚、游泳圈,就像下圖的左邊,活脫脫一個假胖子。而增肌後在適當減脂,就是右邊這種,相信這才是你想要的。

我是瘦子的基因,難道就不能增肌變壯了嗎?

所以,不管是光吃不胖還是遺傳瘦子,都去大膽地增肌,你會變得越來越強壯,越來越健康,越來越有型,讓自己都難以置信。

增肌是如何讓體型變大的

我們的體重由哪些組織決定?最主要的當然是骨骼、肌肉、脂肪,成年人的骨骼已經定型了,單純增加脂肪不健康也不美觀,重點是瘦子這條路也走不通;而肌肉是用進廢退的,任何基因任何體型都可以通過增肌來增加體重,變得更強壯,依據是什麼呢?

肌肉是由許多肌纖維組成的,力量訓練過程中會撕裂肌纖維,當我們攝入足夠的營養後,在休息期間被撕裂的肌纖維就會開始修復,為了防止再次被撕裂,我們的肌肉會修復的比撕裂之前更大一些,就是我們常說的超量恢復。超量恢復讓我們的肌肉變得比原來更大,肌肉也就長起來了。

我是瘦子的基因,難道就不能增肌變壯了嗎?

增肌就是肌纖維變粗的過程,所以要想增肌變壯,我們需要通過

1.通過力量訓練撕裂肌纖維;

2.足夠的飲食攝入給肌纖維超量修復提供原料;

3.充足的休息;

增肌期要怎麼安排飲食

增肌期間我們需要保持每天攝入的總熱量比總消耗多500kcal以上,那我們的總消耗怎麼算呢?

總消耗=基礎代謝率+活動消耗

很多瘦子說自己吃了很多了,但就是不長,然而不能只憑感覺,計算下你攝入的是否有比你消耗的多呢?網絡上有許多計算基礎代謝和運動消耗的工具,食物的熱量也可以上薄荷網查。

熱量消耗還會受到腦力勞動,情緒等影響,難以計算精確,但是大致的去算一下還是能讓你有個概念。如果你不想每天進行復雜的熱量計算,我的做法是保持住一個標準,或者連續一兩週紀錄自己的每日熱量攝入,然後一週稱一次體重(相同狀態下),看看之前的飲食到底能不能滿不滿足增肌的需求。

如果可以就繼續保持,不行就調整,比如每頓飯比之前多吃一碗米飯,加餐多吃一片面包等。

另外,除了熱量的總額,還有熱量的來源也要關注,對需要增重的瘦子來說,主要熱量來源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保證每天每kg體重攝入1.8g蛋白質和6g碳水化合物。舉個栗子:如果你體重50KG,每天需要攝入50*1.8=90g蛋白質和50*6=300g碳水化合物才能滿足增重的需求。蛋白質來源推薦:瘦牛肉,雞胸肉,魚類,雞蛋,牛奶,豆類等,碳水化合物來源推薦:米,面,饅頭,土豆,麥片,麵包等;

30g 蛋白質大概相當於一整塊雞胸肉,即使你只有100斤,每天都至少要攝入3整塊雞胸肉才能單單滿足蛋白質的需求,而一碗100g米飯的含有的碳水化合物大概是25g,吃夠12碗米飯才能攝入300g碳水。當然這個是類比,不可能每天只吃米飯和雞胸肉,只是讓瘦子們有個參照,相信即使你再瘦,男生低於100斤的也少,所以你要吃得更多才行。

我是瘦子的基因,難道就不能增肌變壯了嗎?

因此,在你的訓練入門口後,瘦子增肌增重最大的阻礙其實是吃,畢竟三分練七分吃。當然靠一日三餐是吃不了這麼多的,要少食多餐,不但增肌要這樣,這也是一種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你少食多餐都滿足不了,可以考慮喝健身補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