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那些事兒-35-40歲的職場中年人何去何從?

老生長談的話題,中年職場人不易,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升遷無望,生活除了苟且似乎夢想是奢侈品,可望而不可即,是繼續忍耐和堅持還是爆發?


35-40歲是職場中關鍵節點,如果之前沒有在專業技術路線或者管理路線達成目標,那麼剩下的就不僅僅是工作的平淡,各種工作的負面影響突入而來,“高薪低效”,“被優化對象”,“天花板了”等等各種情況。

職場那些事兒-35-40歲的職場中年人何去何從?

職場瓶頸

為什麼會形成35-40歲的中年職場危機形成的原因是什麼?很多行業都有年齡限制,無外乎下面幾個原因:

  1. 年紀越大,學習能力越差,這是正常的生理表現,而大多數公司期望保持活力和創造力,更喜歡工作幾年或者年輕人,給35歲以上的人選擇餘地很小,35歲以上還行業的難度也更大;
  2. 工作壓力,35歲,上有老,下有小,加班成為常態的目前就業形勢下,35歲-40歲是最不能加班的一個年齡段,家裡小孩要輔導,家裡老人要照顧,另外身體能量也經常跟不上。
  3. 成本問題,資歷越大,年齡越大,薪資福利相應也較高,此時的職場人又會形成定向思維,缺乏開拓精神。公司用年輕人可以省下一部分成本。

原因眾多,職場中的人們應該會深有體會,畢竟最終領導崗位的就那麼一部分,大部分人還是螺絲釘般的存在。那說到這兒,我們職場中人怎麼樣才能避免類似情況發生在我們身上呢?小編有幾點建議可以給大家參考,也是看了職場中上萬分履歷,溝通過數千候選人得出的經驗:

  1. 自我定位和要求;所有35歲走上領導崗位的或者說我們眼中的成功的經理人,都無外乎有一些鮮明的標籤。這些人25歲時就對自己的定位比較清晰,未來職業生涯規劃有一定的目標。
  2. 不停學習進步;不停的學習和進步,不管是工作技術專業方面,還是在管理才能方面都是需要不停的學習進步,最終才可以做的比他人更好。
  3. 謹慎跳槽;用謹慎兩個字,不是說不能跳槽,而是把握好自己的需求,控制好跳槽的頻率和跳槽的公司選擇,保證在跳槽的同時獲得職位薪酬的更好機會。最終成長為合格的職業經理人;
  4. 未完待續,小編今天累了,大家評論區繼續補充呢。

已經成為職場中年的人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呢?其實有點無解的職場難題,誰能分享一下?

更多職場內容,歡迎關注我,萬能的獵頭,一起討論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