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新基建(八)新基建加持下的數據中心

引言:數據中心是數字經濟時代的數字銀行和數據資源庫,所有的互聯網和大數據應用背後,都需要數據中心提供安全、穩定、可靠的基礎支持。在新基建的時代背景下,數據中心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新的變化和挑戰。

一、驅動數據中心發展的內生因素

(一)數據流量增加

雲計算、5G、AI等引爆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持續驅動數據流量需求。2019年,我國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消費達1220億GB,較2015年增長28.1倍。移動互聯網月戶均流量達7.82GB/戶/月,較2015年增長19.6倍。5G商業化進程推進中,流量爆發指日可待,數據處理需求大漲,為數據中心發展帶來更大市場。

(二)場景化應用增多

AI、5G、區塊鏈等場景化應用,為數據中心發展打開新的成長空間。以5G為例,大量基於5G的應用在金融、製造、醫療、零售等傳統行業中開始示範與推廣,VR/AR等應用需求也將為數據中心市場發展與服務模式創新打開成長空間。


關注| 走進新基建(八)新基建加持下的數據中心

圖1 5G多樣化應用場景

二、新基建加碼,數據中心的新變化

(一)海量數據推動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發展

根據相關預測,隨著新基建中5G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用落地,2021年中國人均移動數據流量比2015年增長18倍,2025年全球數據量將會從2016年的16ZB上升至163ZB,海量數據將推動數據中心向超大規模發展。

(二)由“雲+端”架構向“雲+邊+端”演變

隨著新基建的加速實施,5G、人工智能等技術帶來的海量數據處理需求,將對現有數據中心的數據承載能力、電力保障能力、空調製冷能力、網絡負載能力、運維支撐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數據中心架構由“雲+端”向“雲+邊+端”演變。


關注| 走進新基建(八)新基建加持下的數據中心

圖2 數據中心架構變化

(三)工業計算需求旺盛,成為未來數據中心發展新動力

新基建背景下,傳統行業的信息化改造、數字化及智能化升級,未來企業上雲、設備上雲步伐將加快,工業計算需求將爆炸式增長。工業互聯網的應用部署與發展,工業計算服務需求將成為未來數據中心發展新動力。

三、新基建時代對數據中心提出的新要求

大型數據中心對海量數據處理能力和能耗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大型和超大型數據中心對於電力、土地等資源消耗日益增長,需在更大地域範圍進行選址,進一步降低綜合成本和能耗水平。同時,為保障用戶數據訪問和數據中心互聯,需要配合大型數據中心佈局優化骨幹網絡組織架構,推進互聯網技術升級,滿足數據中心互聯對網絡資源的彈性需求和性能要求。

城市數據中心向實時性和彈性化發展。此次疫情帶動的流量激增,要求城市數據中心具有充分的計算資源彈性,應考慮城市數據的異地災備,保障數據的安全性和業務連續性。同時,未來時延要求更為敏感的VR/AR等場景的推廣應用,需要貼近更多用戶聚集區域部署數據中心,以此保證覆蓋區域用戶的穩定性和數據實時性。

邊緣數據中心實現計算能力下沉。“雲+邊+端”的數據中心架構使雲端數據處理能力下沉,未來70%的數據需要邊緣計算處理,邊緣數據中心的需求將迅猛增長。同時,邊緣計算與處於中心位置的雲計算之間的算力協同成為新技術難題,需要在邊緣計算、雲計算以及網絡之間實現雲網協同、雲邊協同和邊邊協同,才能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優化。

我國數據中心需抓緊窗口機遇走向國際化。與美國數據中心服務全球市場不同,我國數據中心主要服務於國內市場。隨著5G國際化進程的加快,我國數據中心應藉此東風走向國際市場,為眾多出海和國際企業提供計算設施。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 數據資源所

撰稿人:魯萍、馮開瑞

審稿:陳正坤、范增傑、張潔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