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触及3个“天花板”,市场结构性特征明显,出手买房须谨慎

近期房价有所下跌,少数人又蠢蠢欲动,特别是前期踏空的人,购房意愿强烈。

谁也不能说房价不会涨了,谁也不敢说房价要跌了,其实房价就像天气一样,天气预报有准的时候,也有不准的时候,所以,咱不预测房价,只说观点。有3个我认为重要的指标触及“天花板”了。

房价触及3个“天花板”,市场结构性特征明显,出手买房须谨慎

第一,触及了收益率天花板。这个指标从住宅上很难看出来,但是从商业房产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临街门头和写字楼、公寓租金已经涨不动了。街面上可以看到很多“吉房出租”的广告,大白天店门紧闭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了,这种情况过去很少见,一般门头房贴出广告,一两天就能租出去。这说明,对于大多数行业,现在的门头租金已经太高了,赚不出来。房屋的持有者可以选择等,等合适的人,但这样会损失一部分租金,也可以选择降价出租,这样也会损失租金。这样以来,这类纯投资性房产的收益率势必下跌,我把这种情况叫做收益率到了天花板。商铺的收益率上不去,直接影响房价,商铺的价格上不去,住宅的价格也相应受到制约,二者之间的价差也会缩小。

第二,触及了负债率的天花板。当然,这个说法需要有数据的支持才更有说服力。据统计2018年我国居民的杠杆率达到了53.2%,全年上升了3.8个百分点,且从2008年开始平均每年保持3.5个点的增长势头。银保监会主席在参加2019年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并演讲,演讲中提到“必须正视一些地方房地产金融化问题。近些年来,我国一些城市的住户部门杠杆率急速攀升,相当大比例的居民家庭负债率达到难以持续的水平”。看看自己周围的人,谁家还没有买二套房,谁家没有贷款?一般认为贷款占家庭收入的30%以内是比较安全的。从2018年公布的数据看,平均负债率已经超过了安全边界。试问,现在的房价,如果没有贷款,有几个家庭能买的起?如果家庭负债率达到了天花板,市场上还有多少购买力?想想都挺吓人的!

第三,触及了人口城镇化的天花板。我这样说是没有数据来支持的,因为,根据统计数据分析,我国城镇化率还是偏低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事实是,城镇化的途径往往是通过子女上学就业进入城市,老年人口进入城市的动力不足。看看农村的情况,留守的青壮年人口占比已经很小。老年人口进城意味着加大生活成本和支出,这是老年人难以接受的。所以,从这一层面来讲,人口城镇化水平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或者说是一个天花板。

房价触及3个“天花板”,市场结构性特征明显,出手买房须谨慎

目前,房地产结构性特征明显,更像“零和”游戏,有的地方人口还有持续流入,房价还有上涨空间,有的地方随着基础建设规划调整而受益,房价也会涨。而这些涨,都会建立在其他城市人口持续流出,房价持续下跌的基础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