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如何緩解精神壓力?丨疫情心理自愈指南

最終治好疾病的不是藥,而是人們自己。—— 洪昭光教授

疫情之下,如何緩解精神壓力?丨疫情心理自愈指南

經歷了一個多月的全民抗“疫”行動,新型肺炎的病情終於有所緩解。不少輕症患者進行隔離後體徵達到了正常水平,治癒出院人數也在不斷增加。
疫情初期,面對著一切的未知,日常保護著我們的免疫系統感受到了新的挑戰,這首先體現在我們的應激反應上。
大眾的恐慌情緒和漫天的謠言,可比病毒的傳播速度還要快。

疫情之下,如何緩解精神壓力?丨疫情心理自愈指南

因為害怕被傳染,民眾開始瘋狂囤口罩;因為研究提到雙黃連有抑制病毒的作用,人們又開始爭相搶購雙黃連……
什麼都搶著做,就是不能好好地聽鍾南山院士的話,“呆在家裡自行隔離”。彷彿有了這些“救命神器”就真的能跟病毒Say拜拜了。

疫情之下,如何緩解精神壓力?丨疫情心理自愈指南

著名的心血管專家洪昭光教授曾在接受《生命時報》記者採訪時說到: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醫生治病,只是激發和扶持人類機體的自愈力而已,最終治好疾病的,不是藥,而是人們自己。”

一項國外研究同樣指出,只要注意調養和改善生活習慣,其實60%-70%的疾病都能夠自愈。
而自我療愈的前提在於擁有著強大的內心,當機體被過激的情緒反應搶佔較多的資源後,它不僅會擾亂正常的生理規律,還會影響免疫系統功能的正常運行,這個時候身體處於最脆弱的狀態,同時也給了病毒入侵的機會。
所以,想要真正戰勝疾病,擺脫它對我們的影響,除了做好必要的防護措施,我們還需要做一些“心理準備”。

疫情之下,如何緩解精神壓力?丨疫情心理自愈指南

01 瞭解自身情緒體驗,積極尋求他人幫助


1. 接納自己的情緒
情緒是存在的東西,你越想去壓制它,反而越是容易被情緒控制住。一件事情如果超出了你的掌控,由於不瞭解,才會在情緒上產生波動。
研究表明,個體的心理控制感和應對方式對於心理健康有著較為緊密的聯繫。
外控型人格的群體會更加在意他人的看法,對別人的情緒與行為特別敏感,從而會壓抑自身的情緒,以獲得外界滿意。在這種情況下,當外控心理傾向的人缺乏來自他人的關心和支持時,心理健康水平較低,產生的心理症狀多。
應對方式,通常是指個體在應激期間處理應激情境、保持心理平衡的一種手段。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應對方式,當我們處理問題時多采用積極應對方式,比如自我調整、積極解決問題和反思總結,這將有利於人們主觀幸福感和良好心理健康的發展。相反,消極的應對方式不僅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反而還會對你的身心健康產生影響。


因此,在面對疫情時產生焦慮不安的恐慌情緒是很正常的,當你學會理解與接納它們後,才能夠更快地調整好自身的狀態。

疫情之下,如何緩解精神壓力?丨疫情心理自愈指南

2. 學會向家人、朋友傾訴


很多時候,一個人死扛不如找個人分擔。當情緒產生波動時,你需要更多的社會支持,比如情感支持、物質支持、信息與陪伴。


當你感到焦慮不安時,不妨將你的苦惱向家人朋友傾訴,將情緒合理地釋放。也許你只是需要一個宣洩的途徑,當壓力釋放後情緒自然迴歸平常。在微信群中儘量多一些支持和鼓勵,交流情緒體驗,分散對引發負面情緒問題的過度關注。


在交流互動中你也能夠感受到,其實不僅僅是你一個人會有這樣的想法,又或者是換個視角思考問題會有不同的感受,一股腦地陷入該情緒裡往往會讓人越想越喪,不如試著跳出來看看。

疫情之下,如何緩解精神壓力?丨疫情心理自愈指南

3. 尋求專業幫助

當你感覺自己的情緒已經嚴重影響到你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那麼這時你需要尋求一些專業幫助。
比如通過一些疫情心理相關的自查工具,先了解自己的真實心理狀況,根據專業建議進行自我調整,隔一段時間進行復查。如果還是沒有什麼改變的話,可以通過線上諮詢的方式向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尋求幫助。
這就像是進行一次心理體檢,如果報告顯示你在某些方面的指標異於常人,那麼這時你需要向醫生諮詢。

疫情之下,如何緩解精神壓力?丨疫情心理自愈指南

02 積極擁抱工作,調整復工狀態


1. 增加生活中的儀式感


長時間開啟假期模式,有些人可能已經忘記自己是做什麼的了。這往往會讓人們難以適應復工後的狀態,對於迎面而來的工作容易產生壓力感與倦怠感。
那麼,我們該如何有效快速地調整自身狀態?
專家指出,我們可以通過增加單調生活中的“儀式感”,從而達到心理喚醒的目的。
比如每天定時起床,化個妝,打理自己,與小夥伴相約打打卡,形成工作契約,在牆上貼日程表和工作進度表......在心理上先行過渡到正常工作、生活等狀態。


2. 給自己定個小目標


感到生活枯燥無趣,人生好像沒了意義?不妨給自己設定一些小目標,讓日子有所期待。


要知道一切總會過去的,從長遠角度來看,這只是人生經歷的一部分。我們可以適當調整短期的計劃,以更好地適應當前的挑戰,完成長遠目標。

疫情之下,如何緩解精神壓力?丨疫情心理自愈指南

03 人際關係面臨著重大考驗


1. 疫情之後是結婚還是分手?


疫情的爆發讓許多情侶變成了異地戀,習慣了膩歪在一起的日子,分開後多多少少都會受到影響。可能是更好了,也可能需要開始重新考慮。
而那些朝夕相處的戀人們,因為疫情也有了更多共處的時間。近距離的長時間相處,人與人之間都難免會發生一些小矛盾、小摩擦,彼此的關係也可能發生一些變化。
以前還能讓父母或朋友從中調解,但因為疫情影響,身邊也沒有其他人,兩人就只能僵著,誰也不搭理誰。
無論你們現在處於怎樣的親密關係狀態下,都需要問問自己:“還想不想將這段關係持續下去。”想要維持這份感情,兩個人都有責任,都需要你們為這段關係做出改變。

疫情之下,如何緩解精神壓力?丨疫情心理自愈指南

2. 保持理性客觀的姿態


由於疫情會通過人與人進行傳播,使人們本能地對他人產生了警惕性。我們在保護自己的同時,也有可能對立別人。如果在街上看到沒有戴口罩的人,這會被視為TA會傳播一些東西給自己,從而導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會變得緊張。
疫情之下,我們最大的敵人是病毒,只有眾志成城一致對敵,才能真正取得勝利。我們只需要做好我們自己,出門在外做好防護措施,不信謠不傳謠,相互鼓勵扶持,以更加理性的態度進行抗“疫”。
寫在最後
無論是日常生活、工作學習還是人際交往,疫情都產生了諸多的影響,社會情緒的穩定還需要一段時間來平復。


治癒在於自愈,最好的醫生其實是自己的身體。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鍛鍊增強免疫力,才能更好地抵禦各種疾病的侵襲。及時調整狀態,生活還要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