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眨眼、说脏话...这个阶段是孩子抽动症高发期,家长警惕!

有些家长发现孩子经常眨眼睛、吸鼻子、摇头、清嗓子、怪叫、发"吭吭"声……最开始也不以为意,觉得孩子是学习的坏习惯,自己控制一下就好了。然而,时间长了家长就发现异常了,这些怪异行为非但没有消失,反而越来越严重。

原来,孩子这些表现不是"坏习惯",而是患上一种疾病——儿童抽动症!患上这种病,对大人和孩子都是一种折磨和考验。

频繁眨眼、说脏话...这个阶段是孩子抽动症高发期,家长警惕!

一年级是儿童抽动症发病率比较高的时期

儿科医生表示:这个时候孩子会进入与之前相对自由的幼儿园完全不一样的环境里,一年级对于孩子的规则、学习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孩子与家长都很难适应,那么孩子就很容易出现很多问题。其中有一部分孩子就会出现抽动的症状。

孩子一旦出现抽动的症状,家长往往不知道如何处理或者会不在意,从而耽误孩子的病情。还有的家长会带着孩子四处求医,但是求错了医,既浪费了自己的精力,也耽误了孩子的病情,孩子的病情有可能会越来越严重。

频繁眨眼、说脏话...这个阶段是孩子抽动症高发期,家长警惕!

抽动症的表现

儿童抽动症是多发于儿童期的运动性或发声性肌肉痉挛,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刻板的动作,例如频繁地眨眼、做怪脸、摇头、耸肩、做出咳嗽声、清嗓声等。

运动性抽动的症状表现:常见的有吸鼻子、张口、努嘴、点头、甩头、摇头、皱眉、耸肩、伸脖子、做鬼脸、眨眼、拍手、跺脚,甚至模仿行为、猥亵行为等;

发声性抽动的症状表现:常见的有"嗯"、"啊"等单调的发声,或者类似动物的叫声,如犬吠样吼叫,甚至会有模仿性言语、重复性言语和秽语。

频繁眨眼、说脏话...这个阶段是孩子抽动症高发期,家长警惕!

导致抽动症的因素有哪些?

1. 孕产因素:比如母孕期高热、难产史、生后窒息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刨宫产等。

2.感染因素:比如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腮腺炎、鼻炎、咽炎、水痘、各型脑炎、病毒性肝炎等。

3.家庭因素:比如父母关系紧张、离异、训斥或打骂孩子等会造成孩子抽动症状。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环境,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态度,不良的生活环境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根据孩子的心理接受程度所造成的影响也不同。

4.应激因素:受到强烈的精神创伤或重大生活事件的影响,如:车祸受惊吓、挨打骂受刺激、学习压力大。

5.其他因素:比如结膜炎因眼干难受所以眨眼,咽炎因咽痛咽痒所以干咳,长时间的眨眼干咳,当结膜炎、咽炎愈后可致习惯性抽动、眨眼、干咳。

频繁眨眼、说脏话...这个阶段是孩子抽动症高发期,家长警惕!

面对孩子的抽动症,我们要怎么做?

1、精神方面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遇到事情要耐心与孩子沟通,倾听孩子内心深处的愿望,不要打骂孩子。

2、情绪管理的引导。这样的孩子通常存在一些性格缺陷,比如自卑、胆小等。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帮孩子尽快从这些负面情绪中走出来。

3、减少抽动症状的关注。不要不断提醒孩子他在抽动,这样会加重症状。

4、家长的情绪管理。家长一定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的病症,相对科学的处理孩子的抽动行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