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 送给需要买房人的几点建议

这两天,疫情进入了明显下降期。

相反,楼市进入了政策密集期、明显升温期。

多地逐步放开或明确时间启动房企复工时间,并针对房企的预售、资金、土地、公积金等多方面进行政策放松。

甚至交房时间都可以合法推迟。苏州更是夸张,取消了先前部分房企要求现房出售的政策,帮助前期非理性拿地企业解套,度过艰难期。

很显然被按下暂停键的楼市,已然开始温润,逐步的活跃起来。

很多人问这个阶段是否是最优秀的入手时期?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从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大势与大经济

纵观整个房地产这些年,周期都是一个逃不过的话题。虽然房地产的发展只有二三十年,但已经出现了几个小周期。平均三到六年是一个较为明显轮回。

自2015启动到2018年收尾,大多数城市已经经历了超过2-3年的低谷期。不少城市其实在2019年是非常困难,甚至是有10%以上的下跌。

我们再看整个中国的经济,从数十年前,世界列强都在宣扬中国经济崩溃论,每年几乎都可以看到,类似的报道。

但实际上,中国的经济在增速下滑的大背景下,依然保持了较为可观的数据。

概括来说,中国的实体经济下滑,但互联网经济增长,中国的传统行业产业衰落,高新、科技类的产业行业向好。

换个角度来说,大经济不是买房不买房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的GDP发生1%的涨跌,M2发生1%的变化,这些并不能构成普通人买不买房的决定性因素。

疫情过后  送给需要买房人的几点建议


无论是房地产行业的走势进入低谷,还是中国的经济趋势向下不明朗。

只要土地财政没有改革,整体房地产模式和经济没有停滞,通货膨胀仍然继续,在没有更好替代品或者人口、需求,城市的城镇化,大城市的虹吸效应没有本质的改变。

房地产依旧未能革新,房价的行情必然继续向上走高,只是增速放缓罢了。

第二:小经济才是核心

相反,小经济才是决定买房的核心关键。

什么是小经济?就如同罗振宇19年元旦那期《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当中提到的—个概念叫:

小趋势


什么是“小趋势”?它不是大趋势的小时候,它本身也未必能长成一个大趋势。

小经济就雷同小趋势,你的个人小经济不是中国大经济的缩影,他也未必将来演变成中国的大经济形势,他可能是一个典型案例,但大概率不是,毕竟中国有14亿人口。

其实就是说,无论我们在统计局看到的数据如何,他都只是大的经济趋势。他不能决定你未来自己那份小经济账到底会怎么走。

哪怕是饥荒年代,都有人吃的饱有人吃不饱,更不用说现在这个机遇万千的21世纪。

创业者和打工者,数千个行业和岗位,副业、理财的多样化,决定了每个人的经济走势一定都是不同的。

那么,夜深人静,拿出纸笔手机,理清楚自己的分期、贷款、借款,出借、可变卖资产、工资、股权等,正负账目。扣除突发储备金、日常固定支出,做出合理增长预估。详细合理的列出来自己的经济状况。

结合自己的需求乘以*1.2倍,去匹配后,再决定自己是否要买房。

不要为了买房而买房,不要为了面子而买房,更不要因为别人忽悠,说哪里好就跑去买房。

镰刀那么多,别把自己当韭菜送上门去。

第三, 行业的现状

前几天,恒大的广告大家都已经看到了,75折的促销噱头,加上恒房通铺天盖地,不少人都在问恒大哪里能买不能买。这个我们这期不聊。

我们主要是说开发商现在的状态。前文提到,本身19年就是行情很差的时机,加上疫情影响下,开发商回笼资金越发困难,在2015年以后,其实房企大鱼吃小鱼已经很明显,到近两年大鱼吃大鱼的惨剧也陆续上演。

疫情过后  送给需要买房人的几点建议


融资难、地价高、门槛多已经是房地产行业,完全公开的秘密了。恒大员工朋友圈经常发的恒大理财,高达近10%的年化收益率,就是整个房地产行业高息融资的缩影。

所以在这场灾难性的疫情之后,房地产行业强势的折扣和营销一定会不期而遇。恒大只是一个开头,绝对不是个例和结尾。

当新房市场也出现明显疲软,则很容易就会倒逼存量房市场做出反应。大多数中介门店、个人房东,作为这个行业的一份子,在疫情过去后,都大概率会配合新房市场调整心理价位、打发和状态。

第四:2020年的大致走向

毋庸置疑,2020年,整体的形势一定会走向一个低谷期,几乎任何城市都难避免。

但这个低谷期,拆分到整个2020年来看,我个人的观点是,会在彻底复工后,延缓1个月左右进入真正的低谷期。

疫情过后  送给需要买房人的几点建议


为什么?因为房企有动作,中介、房东要花时间建设心理,花时间跟进。因为买房人在观望,卖房人也在观望,这大概率都需要花一些时间。

这个低谷期可能会根据城市不同,持续2-6个月。

随后短期内抬头,恢复到2019年底或者某些城市2018年的水平。

最终恢复慢涨的正轨。

年平均涨8%—12%,这个数字至少还能再保持5-10年。

第五:买房需要注意的点

第一个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单套便宜可以研究研究为什么,整个小区都便宜,那大概率是有明显缺陷,别图便宜买了一个物业很烂的小区。

第二对于刚需来说,看好即可出手,2020年是一个行情变化可能会比较大一年,不需要一定要谈到极低,谈到心理绝对理想的那个价位,以免行情变化。要知道一平方多个三五百块,今年看起来好像差很多,但是几年之后,这点差价可能已微不足道。

多花几百一平入手,大概率也可以多几百出手,都是轮回。

疫情过后  送给需要买房人的几点建议


第三对于改善群体、换房群体来说,应先买后卖。在资金不是万般紧张的情况下,不要先出手再寻找合适入手的房源,避免错过合适的机会。避免产生再等等这种历史性的通病,一错再错的连锁反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