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垮【瑞幸咖啡】的真凶

當然是我們自己!

“不僅僅是咖啡”的瑞幸,究竟是一傢什麼公司?這個問題終於有了答案:

這是一家開創了中國概念股財務數據造假規模先例的美國上市中概股公司。

搞垮【瑞幸咖啡】的真兇


北京2020年4月2日,瑞幸用一則簡短的公告揭了自己的底:在提交給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公告中,瑞幸表示公司成立的一個特別委員會展開的內部調查發現,2019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公司首席運營官(COO)劉劍和向他彙報的幾名員工,共同偽造了高達22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金額。

22億人民幣是什麼水平?瑞幸咖啡2019年第二、三季度的財報中列出的收入分別為9.1億元和15.4億元。對第四季度的收入指引為21到22億元。也就是說,調查所發現的造假行為的同一時期,瑞幸對外發布的“收入”是46億元左右,偽造的成分佔了近一半。

當然這還只是理論上的計算,因為調查還提到:“在此期間,部分成本和費用也因虛假交易而大幅膨脹。”瑞幸真實的財務表現只會更糟。公告也尷尬地提醒投資者,調查組還在評估造假對其財務報表的整體影響,投資者不應再參考公司的財務報表或指引。

換句話說,瑞幸相當於告訴大家,至少他們過去三個季度以來發布的所有財報都已經是廢紙一堆,不值一提。

對那些爭先恐後絞盡腦汁想要解釋通”瑞幸不僅僅是咖啡“的“瑞幸模式”的投資人、分析師和媒體從業者來說,這也許也是個解脫——“數據咖啡”和“流量池”的都煙消雲散成了笑話,剩下的“絕活”只有造假。

並非“自曝”,實乃自保

這一次的調查組由瑞幸聘請的三名獨立董事構成,因此這一行為看起來似乎顯得詭異——公司自己調查並舉報了自己。但其實不然。

此次調查的導火索是今年年初美國知名做空機構渾水公司(Muddy Waters Research)發佈的一份由匿名調查者完成的做空報告。此報告基於從瑞幸2000多家門店收集的2.58萬張電子小票,以及11260個小時的門店流量視頻分析發現,瑞幸每家店每日銷售的商品數在2019年三季度誇大69%,四季度誇大了88%。報告直呼,“瑞幸的生意事實上已經破產”。

在報告發布後,瑞幸曾出面否認,另有包括國外知名機構香櫞和國內中金等二級市場研究機構站出來幫著瑞幸反駁。但這份報告最終引發了此次內部調查,並導致瑞幸4月2日交易日一度80%的股價“腳踝斬”。

其實並不是瑞幸的董事會和管理團隊“良心發現”,主動回應渾水公司和資本界的關切,決定調查公司可能存在的問題,而是迫於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要求和壓力,必須給出交代。

而這個必須做出的交代也決定了“獨立調查委員會”的調查結果,其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有保留的。

“一般這種調查,其實是在嘗試最後給自己再‘洗白’一點。”前述華爾街匿名人士說。“所以,你甚至可以懷疑,這最後公佈的22億的數字,甚至都有可能是’洗’過的數字。”

造假者劉劍其人

現在看來,瑞幸內部的初期調查後已將矛頭全部對準公司首席運營官(COO)劉劍,認定是他和幾名手下,憑藉自己的力量,為瑞幸咖啡的業績粉飾了22億元人民幣的太平。

如果真的是這樣,在瑞幸所持股份比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劉劍,真算得上是全世界最有責任心的上市公司高管了——憑藉一己之力,不計個人得失,冒著終生無法在上市公司供職重要崗位的風險,瞞住了董事會、首席執行官和首席財務官,給公司“造”出來22億元人民的紙面業績。

據公開資料顯示,劉劍2005年畢業於中央財經大學社會發展學院的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2008年至2015年擔任神州租車車輛管理中心副主任和收益管理負責人。2015年至2018年擔任神州優車收益管理負責人。瑞幸上市前,他擔任瑞幸咖啡COO,進入高管層。

此前PingWest品玩的調查中曾提到:陸正耀的瑞幸在上市前,在一級市場的融資中明確以一個“神州內部孵化項目”的身份存在,神州優車和瑞幸還存在交叉持股。整個瑞幸的創始團隊也是從神州優車出來,瑞幸CEO錢治亞是劉劍在神州優車時的老領導。

值得一提的是,劉劍的出現,與另一位不得不淡出公眾視野的瑞幸前高管楊飛相關。

2019年1月,PingWest品玩在《揭蠱瑞幸咖啡》當中曝光了時任瑞幸首席營銷官(CMO)的楊飛,曾在2015年初因“有償刪帖”受審入獄,旋即不久又提前出獄入職神州租車的過往“傳奇經歷”。2019年5月,PingWest品玩在《揭秘瑞幸式IPO》當中指出:因為過往不良經歷被公之於眾,直接導致了在瑞幸IPO之前公開提交的資料中,楊飛的名字從瑞幸高管團隊名單中被消失,而首席運營官劉劍的名字則在那時首度出現。根據當時的招股書,劉劍有4萬多股認股權。

劉劍在IPO前突然接過楊飛的槍,而兩人此前也早有交集。在楊飛的成名作之一,對Uber中國的人稱“碰瓷式營銷”中,劉劍就曾做過模特。在海報中,劉劍滿臉笑容邀請可能面臨失業的Uber員工們來和他一起“探秘大數據”。

而如今他的確是親手製造過22億虛假財務大數據的人了。

在一本名為《瑞幸閃電戰》的身世曖昧的書中,劉劍接受了作者的採訪。

“簡單來說,與收入、成本相關的所有事務我都要管。從成本的角度來講,產品、門店運營成本、廣告營銷成本,以及公司總部的運營成本也都包括在內。”他在書中對作者說。“實際上,所有的業務以及與業務相關的環節都屬於運營,沒有哪個部分是與公司沒有關係的。這是我對運營的定義。”

如果真的如其所說,那麼劉劍還真的是最適合擔起這22億元“罪名”的人,也意味著此次調查將波及瑞幸的所有業務線:產品、門店、廣告營銷和總部運營——這是一場浩大的22億元造假系統工程。

只不過一家公司的董事會、CEO和CFO都對COO的造假毫不知情,在獨立調查委員會的初步調查結果中絲毫未被波及,實在是一件值得玩味的事。

投資人和高管們都賺到了

其他置身事外的瑞幸高管們,接下來面臨什麼處境?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瑞幸公司層面將面臨SEC的鉅額罰款以及其他可能的處罰措施。不過也有很大概率,瑞幸最終會和SEC找到一個和解的辦法。繳納天價罰款、接受一些監督,並推出一些彌補措施。

但瑞幸高管層的結局如何,則需要看接下來更多的調查信息。據前述資深律師分析:關鍵取決於調查是否認為其他高管對劉劍的行為知情,或者他們是否盡力去做了挽救。因為許多公司會和高管簽署一些協議,用來保護高管免於對其不知情的情況下公司發生的某些事件負責。

儘管目前的調查尚無定論,但一支高管團隊對一場有預謀的、歷時三個季度的高達22億元的造假都毫無警覺的話,它還有什麼存在的必要?

而這次調查透露的更多信息,也讓瑞幸高管層看起來像是一個可疑人士的聚會場所。

希望瑞幸能夠度過這次難關吧,畢竟信任這種東西,不僅關乎瑞幸的命運,還關乎很多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公司的前途和希望。

搞垮【瑞幸咖啡】的真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