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阴谋家李林甫之三~上蔽君王下妒臣

历朝以来,有诤臣,能臣,忠臣;也有屁精,庸臣,奸臣。而忠臣当朝者,君王都很睿智;如果奸臣当道者,其君王要么懒政,要么昏庸,要么好大喜功。秦二世与赵高,前者昏聩才导致后者能达到指鹿为马的地步;而李隆基与后世的乾隆这类皇帝,也不能归结为昏君。但江山社稷又确实在他们手上腐化败落的!他们执政时间都很长,前者执政45年,后者在位6O年。他们都有一共同点:前期都还不错,做到了一个君王的本分。后期就不像话了,前者由于起用奸臣,阴谋家李林甫独霸朝纲十九年,后期还抢了儿媳妇"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了,既懒政昏聩,又贪恋美色,以致大唐江山江河日下!后者呢?好大喜功,好游玩,还美其名其曰"十全老人”,养出了一个史上最大贪官和珅!他明知和珅有问题,还养着他,为什么?那就是君王的一共同点:养一条"肚里的蛔虫"。因为李林甫,和珅这类人能投主子所好,急主子所急,想主子所想,能挠到主子痒处,作为主子似乎离不开这一类人。当然,论学识与本事,和珅比李林甫强多了。李林甫更多的是耍下三滥手段,不然,"口蜜腹剑"的桂冠他如何摘得?作为主子来讲,人才要用,奴才也要用嘛,各有各的用处。但作为主子的似乎忘了一点:一旦某一人特别得宠了,那就存在一面倒的趋势,朝廷内全是一群势利之徒,只讲好的不讲坏的,时间一长,朝堂之上全是一帮小人!因为贤臣早就被挤走了。而作为一国之君,必须做到"兼听则明",就像党争,其实不一定是坏事,它能起到互相监督与互相掣肘的作用。如果做帝王的只要平衡有术,它就能良性发展,如果仅凭个人喜好而厚此薄彼,那就"偏听则暗"了,时间一长就叫"尾大不掉",准玩完。

所谓阴谋,它与阳谋相对应。阳谋就是摆在台面上公开竟争,胜败光明正大,让你明明知道而无可奈何;而阴谋则与之相反,它可能当面是人,背后是鬼,它也有可能不择手段而达目的,这类人最令人不齿。

史上第一阴谋家李林甫之三~上蔽君王下妒臣

李隆基与杨玉环影视形象


咱上一篇讲到李林甫在玄宗面前给张九龄,裴耀卿二相"上眼药",最终被玄宗逐出相位,由此,李林甫独揽大权之事。接下来看他继续"表演“。

李林甫深知,自己如果想为所欲为的话,必须要蒙蔽住玄宗,不能让他知道自己的真面目。为了防止群臣中有人参奏他,他坚决地杜绝言路,掩蔽聪明,以成其奸。

他先是名目张胆的召集朝中所有的谏官,威胁他们不要"乱说话”。当中也有正直的人,如咸宁太守赵奉璋,不畏其淫威,上书告其罪。结果被李林甫知道,他很快罗织罪名,并杖杀之。从此没有人再敢进言了。朝中百官的威胁解除了,但还有刚步入仕途的新官,李林甫也怕他们嘴巴不严,在皇帝面前走漏风声。于是,他想办法把持了"取士之途",使入选的人都成了自己的党羽。

李林甫还很重视养君欲。他把李隆基伺候的舒舒服服的,根本不想接对群臣。他还投其所好,在美女,花销方面极力满足唐玄宗的穷奢极欲,麻醉玄宗的神经。玄宗曾满意的说:朕不出长安近十年,天下无事。朕欲高居无为,悉以政事委林甫。在得到了领导的充分信任后,李林甫更加的大胆妄为,搜剐民脂民膏,以致利尽上腴,车马衣服侈靡。

对下面的文武百官,李林甫"妒贤嫉能,排抑胜己,以保其位。"

史上第一阴谋家李林甫之三~上蔽君王下妒臣

李林甫影视形象

①,有一天唐玄宗突然想起了被贬(上一篇讲了,被贬也是这家伙使坏)的原中书侍郎严挺之,问李林甫严挺之现在在哪里?似乎还要重用他的打算。李林甫马上召严挺之的弟弟严损之来叙故,他亲热的对严损之说皇上很惦念他兄长的近况,"须作一计,入城对见,当有大用"。严损之按李林甫的授意替兄写了一张奏状"奏称风疾,求还京师就医"。严损之还千恩万谢,以为李林甫是在为他们兄弟出力。哪知李林甫拿着状纸对玄宗说:"挺之年高,近患风,且须授其闲官就医"。玄宗听了,长叹一声,重用此人的计划就此作罢。

②,李林甫用同样的伎俩又对付了卢绚这个潜在的对手。他为了阻止卢绚被玄宗重用,就把卢绚的儿子叫来,告诉他皇上想委托他父亲去管理交,广两州的事务,如果他父亲害怕路途遥远,最好先去

告老还乡。这卢绚也确实怕远行,果真上书皇上说自己年老,不堪重用,结果被贬华州刺史。不久,李林甫又诬其有疾,州事不理,将他贬至太子员外詹事这个闲职。从此,卢绚也不会惹李林甫费心了。

史上第一阴谋家李林甫之三~上蔽君王下妒臣

李适之画像

③,牛仙客病逝后,刑部尚书李适之升任左相。李适之是唐太宗的曾孙,精明强干,昼决公务,庭无留事,成了李林甫又一个强劲对手。李林甫就暗中寻找对付他的办法,终于想出一计。李林甫告诉李适之华山有座金矿,开采出来可以大大增加国家的财富,皇上还不知道此事。李适之也没多想,就将此事奏知唐玄宗。玄宗很高兴,又问李林甫怎么看。李林甫却说:臣知之久矣,然华山陛下本命,王气所在,不可穿凿,臣故不敢上言。玄宗听了,觉得李林甫真是大忠臣呐,考虑问题周到,而李适之就太马虎草率了,因此下令:自今奏事,宜先与林甫议之。这样一来,李适之做事就束手束脚了,后来李适之终于知道了李林甫的真面目,为了保住性命,索性辞去相位。李林甫便引荐门下侍郎,崇玄馆大学士陈希烈为左相,同平章事。李林甫知道陈希烈没有本事,遇到事情只会唯唯诺诺,所以引为同列,从此,军国政务都由李林甫一人决策。

④,李林甫在对待竟争对手策略上,不仅设圈套,阳奉阴违,还会利用他人之间的矛盾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户部尚书裴宽,一直为玄宗所器重,李林甫怕他一朝得势,总是防着他。这就合了一句名言"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李林甫又看到刑部尚书裴敦复立功颇多,受到玄宗表彰,心里也不舒服。他发现二人之间有矛盾,便趁机挑拨,煽风点火,使二人水火不融。后来李林甫用计谋使二裴相继被贬,将两个威胁各个击破,他却独领"风骚"。

⑤,李林甫除了关注京城百官的动向,还对边帅紧密防范。唐建国以来,历朝都有名臣忠良作节度使镇守边关。而这些名臣忠良因为军功,往往会从节度使直接升任宰相,即所谓的出将入相,这可是李林甫不愿见到的。天宝六年,他向玄宗进奏:文臣为将,怯当矢石,不若用寒族胡人;胡人则勇决习战,寒族则孤立无党。陛下诚以恩洽其心,彼此能为朝廷尽死。玄宗准奏。这下李林甫心里可乐开了花,因为少数民族将领不识汉字,即使功劳再大也不可能入朝拜相,他就可以更好的控制朝廷。这下好了,番将安禄山得以重用,将精兵强将集中在北方,从而造成后来的

安史之乱。因此,史学家有种共识:禄山倾覆天下,皆出于林甫专宠固位之谋也。

史上第一阴谋家李林甫之三~上蔽君王下妒臣

安禄山画像


李林甫除了会耍手腕,在对政敌打击的凶狠程度上也是逐渐加强,渐渐地凶相毕露,野心膨胀为所欲为。他在家中特别设立了一个专用的厅堂形如弯月,称之为"月堂"。每当他要陷害某位大臣时,就住进"月堂",费尽心思的琢磨害人的法子,"若喜而出,则其家碎矣。”

李林甫为了更好的陷害异己,还特异豢养了许多"治狱吏”充当他的帮凶。他还聘用了吉温和罗希奭(shi)这两个亡命之徒作为心腹打手。在李林甫的授意下,制造了许多冤案。李林甫的政敌中凡是落入吉,罗二人之手的,没有一个能逃脱厄运,时人称之为"罗钳吉网"。其中比较著名的"李适之案","韦坚案"和"杨慎矜案"等等。以至最后"朝野侧目,惮其威权“。

而给其大开"方便”之门的却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唐明皇!


参考资料:《新,旧唐书》,《奸臣传》。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