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史:仇英之女,继父业,精通笔墨之道,“明代女画家”仇珠

仇珠(1530—?),号杜陵内史,仇英之女,原籍江苏太仓,随父寓居苏州。自幼聪颖内秀,受环境熏陶,画风能继父业,精通笔墨之道,衣纹线条刚健流畅,酷类其父。所作皆细密精研,工笔重彩,意思不凡,擅画人物、仕女、山水、楼阁,长于历史故实和功德佛像,传神入化、素雅艳逸,毫无浮躁媚俗之气。在吴门女画家中,其画可与文俶媲美。

她曾摹李公麟白描《群仙高会图》长卷,人物百余,工细秀逸,题款为“仇珠临第二本”。清代钱大昕跋云:“杜陵内史濡染家学,写洛神飘忽若神,一扫脂粉之态,真女中伯时(李公麟)也。”现存世作品约数十件,包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女乐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唐人诗意图》轴、《七夕穿针图》轴、《白衣大士图》轴,山东省图书馆收藏《翎毛花卉》册页(由五幅绢质花鸟画装裱成册),常熟博物院藏书画扇面一幅,以及流落民间的《琴棋书画》图、《观音图》册页,杜伯秋藏《观音》册页等。

自明末开始,由于城市经济的复苏与社会思潮的趋新,古代女性绘画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无论是关于女性画家及其艺术的记述,还是女画家的人数、作品数量都超越前代,在绘画技艺表现上更是远胜于以往各代女画家。这一时期的女性绘画题材范围较广泛,山水、花鸟、人物均有所表现,艺术手法多样,工笔、写意、重彩、水墨,精彩纷呈,册页、卷轴及扇面等载体形式也一应俱全。尽管由于明清女画家囿于当时的文化生活环境,以及传统礼教道德规范等因素的制约,大都没有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与男性画家相比尚乏创新意识,但她们的创作倾注了自我的真情实感,带有女性特有的细腻温婉的情愫,格调清雅隽秀,从而开辟了迥异于男性画家的表现女性感情世界的书画天地,为中国画史增添了靓丽的翰墨风采。

《画览》、《画言》、《画学》、《画史》作为草竹道人与诸位画友开设的四个专题,与书画同仁分享古今名师名画名典名术,欢迎指点交流。投稿我们:[email protected]


画史:仇英之女,继父业,精通笔墨之道,“明代女画家”仇珠


画史:仇英之女,继父业,精通笔墨之道,“明代女画家”仇珠


画史:仇英之女,继父业,精通笔墨之道,“明代女画家”仇珠


画史:仇英之女,继父业,精通笔墨之道,“明代女画家”仇珠


画史:仇英之女,继父业,精通笔墨之道,“明代女画家”仇珠


画史:仇英之女,继父业,精通笔墨之道,“明代女画家”仇珠


画史:仇英之女,继父业,精通笔墨之道,“明代女画家”仇珠


画史:仇英之女,继父业,精通笔墨之道,“明代女画家”仇珠


画史:仇英之女,继父业,精通笔墨之道,“明代女画家”仇珠


画史:仇英之女,继父业,精通笔墨之道,“明代女画家”仇珠


画史:仇英之女,继父业,精通笔墨之道,“明代女画家”仇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