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祥:《2019 冠状病毒病相关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专家共识》解读

【编者按】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领衔11大学(协)会分会组织近百位战疫前后方心肺复苏领域专家,制定《2019 冠状病毒病相关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专家共识》,本期《疫线观察》,将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原急诊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王立祥教授进行解读。

在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史中,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相关心搏骤停(CA) 已成为威胁生命健康的元凶。COVID-19是一种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部分患者发展成重症和危重症,多在发病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等,最终多器官衰竭(MOF)死亡。

结合COVID-2019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如何因人而异地制定COVID-19相关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CPR)方案,以指导临床救治,提高COVID-2019相关心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是中国心肺复苏工作者的使命担当。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领衔11大学(协)会分会组织近百位战疫前后方心肺复苏领域专家,依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的指导原则,遵照《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汇集国内外新冠肺炎研究的最新成果,以COVID-2019患者生命需求为导向,从临床解决心搏骤停这一急危重症问题出发,力求探索COVID-2019相关心搏骤停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改进美国心脏协会“从救到救”的生存链模式,让CPR贯穿于整个全心搏骤停周期生存环理念。从全心搏骤停周期考量,将COVID-2019相关心搏骤停划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将心搏骤停关口前移及后延,依期赋予预防原发高危因素、预防继发高危因素、预防诱发高危因素等“三预”方针,标准化、多元化、个体化等“三化”方法,复生、超生、延生等“三生”方略,制定《2019 冠状病毒病相关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专家共识》,并于日前在《解放军医学杂志》发表。

王立祥:《2019 冠状病毒病相关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专家共识》解读

COVID-2019相关心搏骤停 CPR生存环

王立祥:《2019 冠状病毒病相关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专家共识》解读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ISSN 0577-7402,CN 11-1056/R

《共识》阐述了心搏骤停前期“三预”方针,关口前移把好心搏骤停预防。COVID-2019相关心搏骤停前期是指COVID-2019患者未发生心搏、呼吸骤停前的时段。狭义上指发生心搏骤停前极短暂的先兆症状时间,往往只有数分钟至数小时。此处定义的COVID-2019相关心搏骤停前期涵盖COVID-2019患者真正出现心搏骤停前的整个时间过程,主要针对心搏骤停原发、继发及诱发高危因素采取的三预方针即COVID-2019原发心搏骤停预防(暴发性心肌炎、血栓、心肌梗死)、COVID-2019继发心搏骤停预防(低氧血症、休克、肺栓塞、脑卒中)、COVID-2019诱发心搏骤停预防(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张力性气胸、药物毒性、心理应激)等。临床上部分COVID-2019死亡患者,若可早期识别和积极干预,常常是可避免死亡的,通常被称之为可预防性死亡。目前COVID-2019的治疗主要是支持、对症、抗病毒、氧疗和保护重要脏器等,在此基础上,强化“三预”方针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环节。《共识》描述了心搏骤停中期“三化”方法,多法并举降伏心搏骤停病魔。

COVID-2019相关心搏骤停中期是指对COVID-2019患者心搏、呼吸骤停期间进行初级或高级生命支持的时段。根据COVID-2019相关心搏骤停的规律及特点,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采用标准化方法(标准防护与复苏实施原则、气道管理与呼吸支持、胸外按压与电除颤、复苏药物)、多元化(机械复苏、腹部提压心肺复苏、E-CPR)和个体化(老年患者、急进患者、医务人员、疫情防控人员)并重的“三化”CPR方法,既要注意CPR实施者的个人防护,也要保证心肺复苏的质量和效果,以最大限度提高抢救成功率与生存率。

《共识》叙述了心搏骤停后期“三生”方略,起死厚生重塑心搏骤停转归。COVID-2019相关心搏骤停后期是指针对COVID-2019患者经过初级或高级生命支持及自主循环恢复(ROSC)或复苏终止后的时段。从COVID-2019相关心搏骤停患者病理、心理、伦理的全生命周期考量,实施复生(ROSC判断、气道管理、呼吸氧合、循环支持、鉴别诊断)、超生(细胞因子风暴综合征、免疫治疗、连续性肾替代治疗、营养支持)及延生(恢复期血浆捐献、干细胞移植研发、规范尸体解剖)的“三生”方略,以使COVID-2019相关心搏骤停患者获得最佳生命之转归。

面临疫情全球暴发及新型冠状病毒变异的今天,与这一元凶博弈、与生命赛跑将是一场长期的持久战。在抗击肺炎疫情的决战时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肺复苏专业委员会、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文化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等汇同中华预防医学会灾难预防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卫生应急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第一目击现场救护专业委员会、北京医学会灾难医学与心肺复苏分会、湖北省心脏猝死防治救中心、全军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心肺复苏学组、武警部队危重病专业委员会、国家卫健委主管《医学参考报心肺复苏学频道》编辑委员会、国家军地援鄂抗疫医疗队组成《2019冠状病毒病相关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专家共识》编写委员会,集智攻关制定本共识,筑起防、治、救COVID-2019相关心搏骤停“心”长城。

本共识着重强调COVID-2019相关心搏骤停前期预防原发、继发、诱发高危因素的“三预”方针,贯穿了COVID-2019相关心搏骤停 CPR系统观这一主线;着重把握COVID-2019相关CA中期的标准化、多元化、个体化的“三化”方法,铸造了COVID-2019相关心搏骤停 CPR整体观这一主体;着重关注COVID-2019相关心搏骤停后期的复生、超生、延生的“三生”方略,凸显了COVID-2019相关心搏骤停 CPR发展观这一主题,全方位、全过程、全立体地诠释了中国特色CPR方案的内涵与外延。本共识代表了战疫前方、后方CPR学者及相关研究团队的学术观点,对于最大限度降低COVID-2019病死率,乃至今后对传染性疾病相关心搏骤停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具有现实与长远指导意义。

王立祥:《2019 冠状病毒病相关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专家共识》解读

王立祥,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原急诊科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医科大学心肺复苏研究院院长,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首批成员。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文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科学普及分会副会长、中国医院协会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学参考报心肺复苏学频道》主编、《医学参考报全科医学与精准健康传播频道》主编等职。中国心肺复苏与中华精准健康传播指南制定者、腹部心肺复苏学创建者、525+CPR工程与百千万亿平安精准健康工程发起者。战疫至今,于网络报刊杂志发表文章129篇。享受军队优秀技术人才一类岗位津贴,被评为健康中国十大年度人物、国之名医,获《医师报》金笔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终身荣誉称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