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期權捕捉疫情“黑天鵝”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歐美國家蔓延,市場一度陷入恐慌之中。3月至今,商品期貨上演“跌停潮”,其中12個品種跌停。除了歐美主要股市大跌外,原油等大宗商品也出現大跌。最近還出現商品市場大漲大跌的高波動現象。

疫情對經濟的影響

突如其來的疫情“黑天鵝”對全球經濟影響備受關注。那麼疫情發展對全球經濟有多少影響?對此,市場上有很多種分析。例如,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認為,2020年全球經濟衰退是大概率事件。以意大利為例,據計算,2月至5月疫情對消費的衝擊是580億歐元,佔意大利GDP的2.5%。由於現在人類對病毒的認識還不全面,各國的防控策略和效果、對藥物和疫苗的研製,尤其是人類與病毒的關係不確定性太多,所以預測疫情對經濟的具體影響較大。

不過,正如世衛組織的總結,中國的疫情防控成就給世界人民戰勝病毒以希望。藉助於中國的防控隔離經驗,例如,天氣逐步變暖,在高溫下病毒不活躍;已經發現一批有效的藥物;疫苗的臨床試驗等,各國開始重視並加以切實應對疫情,或許,我們會超預期地發現,全球疫情或在第三季度甚至第二季度末基本得到控制。總之,或早或晚,疫情終將過去,生活還將繼續。

市場高波動的結果

如今,疫情影響消費的同時,也會影響供給。如果認同“疫情終將過去”這樣的觀點,我們就可以沉著應對當前的市場高波動。以原油為例,表面上看,原油價格大跌是沙特和俄羅斯談崩了。實際上,隨著疫情蔓延,剛開始是中國的原油需求在短期內突然消失,而隨著中國復工復產,歐美疫情又開始大規模暴發,全球原油需求短期還會萎縮。如果按照疫情發生前(布倫特原油65美元/桶)的價格,根本賣不掉原來的產量供給,所以只能降價。

那麼原油價格的均衡點在哪裡?讓我們看一看原油的生產成本,美國主要頁岩油公司的生產成本約在50美元/桶,巴西深海油田的生產成本在49美元/桶;委內瑞拉重質油的生產成本在23.5美元/桶,但管理成本高,綜合估計成本在40—50美元/桶;加拿大油砂的生產成本在41.1美元/桶;中國勝利油田的生產成本在49.5美元/桶(體制成本高企)。雖說沙特、伊朗、伊拉克、俄羅斯、科威特等國的原油生產成本都很低(大多低於20美元/桶),但僅靠那些生產成本低於30美元/桶的國家生產,全球原油肯定不夠用。結論就是,只要經濟恢復正常,原油價格遲早要回歸到正常水平。

風險應對策略

投資者該如何應對市場的高波動?一般而言,投資者可以逢高沽空,也可以逢低做多。問題是,何為高?何為低?

目前市場風險已經不是來自於對基本面的分析,而是如何把握市場節奏、如何控制槓桿。面對複雜的市場環境,最重要的就是投資心態,對手就是投資者自己,保證金佔用可以少點、再少點。輕倉、靈活可能是投資成敗的要點。

策略上,投資者能否利用“期貨+期權”組合進行不對稱對沖呢?理論上是可以的。比如,中國的疫情控制較好,中國的藍籌股估值低,雖看好滬深300指數,但擔心國外疫情擴散,北上資金撤離導致恐慌情緒蔓延。此時,可以在買入滬深300股票組合(或滬深300ETF)的同時,買入滬深300股指看跌期權加以保護。如果指數大跌,股指看跌期權頭寸可以彌補現貨組合的短期損失;如果指數大漲,現貨組合可以充分享受收益,看跌期權只損失了很有限的期權費。

當然,高波動則意味著高期權費,在恰當的時機也可以考慮賣出看跌期權,賺取期權費,如指數極低或國外疫情快接近峰值時。當然,在實際運用時,這些策略都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量化計算,並加以構建。

(作者單位:宏源期貨)

本文源自期貨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