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公積金,我們真的好嗎?

這段時間,由黃奇帆教授提出一個觀點熱搜網絡,那就是取消公積金。理由無非三點,增加個人企業經濟壓力,買房用不上,躺在公積金中心沒什麼用。誠然,公積金確實是公司的一個開支壓力,但我們今天拋開公司,僅一個打工者的視角來看,到底公積金對於我們到底有沒有用,要不要留下這個東西。

公積金的本來用途就是購房,住房公積金嘛。住房公積金的房貸利率是遠少於商業貸款利率的,但隨著房價的上升,特別是一線城市,公積金真的成為了一個雞肋。我記得當初我在廣州的時候,有一次在公交車上看到公積金廣告,好傢伙,最高貸款才三十萬,三十萬看起來確實不少,但對於廣州的房價來說,確實是杯水車薪。是不是用不上呢?還有混合類房貸嘛,確實少不了多少,但能少一分錢是一分錢,不是嗎?

再看第二個,我們來看一下公積金的組成。一般是公司繳納百分之五,然後個人最少繳納百分之五,湊成工資的百分之十,納入公積金賬戶,個人部分還可以上升,我記得以前我公司裡面有不差錢的,乾脆個人部分按上限百分之十二繳納,相當於工資的四分之一在公積金,人家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避稅。那個時候個稅的起徵點才三千五,我們每個月的稅金都不少錢,公積金是先從總工資上扣,然後再扣個稅,確實能少不少錢。

第三,我們來看提取。公積金的提取條件是購房,翻新,辭職,退休任選其一都可以。我們自己想想,對於普通打工者來說,什麼時候是比較缺錢的?應該是上一個公司辭職,下一個公司還沒有找好,那個時候是沒有收入的。而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提取住房公積金。七天內就可以到賬,注意,這筆錢不是像退社保一樣只能拿個人部分,而是個人部分和公司繳納的部分都可以拿,那是一分不少。我們可以把這筆錢看做是一筆強制存款。確實,這筆錢的利息真的很低,按銀行活期利率來計算的。但我們換一個思路,如果取消住房公積金,公司是絕對不會將本身該公司出的那筆公積金錢當工資發給你的。如果這樣算,那麼也就是說,這筆錢的收益率最高是百分之百(公司繳納工資的百分之五,個人繳納工資的百分之五),你到哪裡去找這種提取方便(只需七天),收益率高的理財產品?

所以來說,從普通打工者的角度來看,我實在不明白為什麼有人跟著起鬨要取消公積金制度。如果公積金的提取和養老金一樣,只能提取個人部分而公司繳納部分入公賬不退,那我絕對舉雙手贊成取消公積金制度。但個人部分,公司部分都可以提取,而且提取方便,我為什麼要要求取消公積金?

取消公積金,節省公司開支是真,就請不要說為了普通打工者好了。

請認同我觀點的看官們點贊並轉發,不要讓這種謬論在網上肆虐,影響我們每個人的利益,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