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新動向:IOT 戰略下的新物流操作系統

沒有馬雲的2019年全球智慧物流峰會,少了點刺激。過去幾年,他幾乎每次都能引發廣泛關注與巨大爭議。前年菜鳥與順豐口角,就與他渲染的危機有關。

不過,別以為這次平淡無奇。事實上,這場傳遞的信息,層層遞進,隱含著新力量與新秩序。我想說,菜鳥正開始變身一種物流業操作系統。讓我們從主題演講分析。

逍遙子的數智化物流願景

他先回顧了2018年中國物流業基本面。比如500億個流轉包裹數,年增100億個,增量近美國全年流轉總數;過去6年,菜鳥與中國快遞業如何鍛造智能物流骨幹網,如何通過協同引行業數字化轉型等。

但重心不在這裡。他說,看到峰會主題 “數字化再加速”,情不自禁想改個詞,將“數字化”改成“數智化”。

他強調,6年來,菜鳥與整個物流業都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變化起點確實是“數字化”,但“未來的物流,一定是從數字化到數智化”。

這應是他對菜鳥及整個物流行業發出的指引。面對數智化前景,他表示,需要“大膽設想,小心求證”,尤其藉助新技術如IoT的發展。後者不僅會推動現有物流要素數字化,未來必將會創造新一代物流要素。

不熟悉逍遙子的人,可能感覺不到他這種表達的味道。最近兩年,他曾多次談到阿里的形態變化與商業模式。老實說,眼前電商+文娛的形態,根本不是他滿意的局面。他一直期望阿里藉助開放與多樣性,創造全新的商業形態。最近幾個月,他不斷宣導“商業操作系統”,呼籲“創造變化”,做“創造者”,與此亦深有關聯。“大膽設想”是他的期望與呼籲,而“小心求證”則是他的路徑風格。

這表達夠具體了。若你覺得不清晰,來看萬霖的演講。

萬霖:IoT戰略將成未來三年數字化抓手

他首先闡述了菜鳥第二個五年戰略即“一橫兩縱”的進展。“一橫”就是各物流要素的全量“數字化”;“兩縱”分別是“新零售”與“國際化”。

菜鳥第一個五年定義的所謂“五張網”,其實就是相對完整的數字化協同網絡。但數字化更側重連接、在線、初級協同,雖能化解許多不透明,但水平要素的數字化,並不能完整變革、重塑價值鏈。

這不是否認菜鳥數字化價值。逍遙子、萬霖反覆表示,“數字化”是個基礎工作,即便投資大,回報週期長,也要長期堅持。幾年來年,阿里集團與菜鳥在上下游不斷重金佈局,尤其是嫁接通達系,絕非財務用意,就是深度連接與協同。

但物流並非孤立形態,它服務於種種場景。走出橫向“數字化”,強化“新零售”與“國際化”兩個垂直維度,那是因為,它們不僅是阿里主業,也是菜鳥兩大關鍵場景。兩個維度打通,就能建立起相對完整的生態體系與遊戲規則。

兩年前,菜鳥就已打造出基本的線上B2C供應鏈能力。不過,隨著新零售深化,零售商、品牌商希望能進一步打通線下分銷渠道,這是菜鳥兩年來不斷構建S2B2C供應鏈服務模式的背景。尤其菜鳥驛站的誕生,標誌著端到端服務能力的生成。

但這遠遠不夠。隨著淘系融合、大天貓戰略落地、業態擴張、國際化戰略神話,天貓旗艦店、貓超、零售通、村淘、農村淘寶,以及相對獨立的業態盒馬、大潤發、銀泰等,對阿里提出更高物流要求。阿里體系中的物流要素面臨全面整合與協同。菜鳥已成新一輪整合的關鍵平臺。否則,它將面臨效率與體驗的考驗。事實上,與京東們相比,菜鳥雖有廣泛鏈接、開放協同、多樣性、包容性優勢,但效率與品質、體驗統一性方面,有很多不足。

這種挑戰,僅靠數字化進程,根本無法建立一種效率、品質、普適化覆蓋、體驗相對標準且統一的網絡。菜鳥運營也不可能真正集約。

它需要什麼呢?那就是逍遙子強調的IOT。它是融合與重構的力量。

萬霖的表達完全一致:“對於菜鳥來說,下一步最最重要的技術,就是我們的IoT戰略。整個IoT會成為我們推動行業進一步數字化核心抓手,我們的目標,希望通過IoT的平臺,和IoT的設備,能夠提供人人用得起的普惠化的數字化的解決方案。”

他甚至表示,基於Io

菜鳥新動向:IOT 戰略下的新物流操作系統

T技術的整個園區,正在逐漸變成“整個行業的標準”。在這一基礎上,他公佈了未來三年的數字化目標:

1、基於菜鳥裹裹,和快遞行業一起,三年後,每年為超過10億人次提供一個升級的、全新的寄件服務;

2、通過菜鳥驛站,與行業共建10萬個社區級站點,成為全國最大、最靠近消費者的末端基礎設施;

3、基於IoT技術平臺,和行業一起連接1億多個智能物流終端設備,將行業數字化推進一大步,共同創造500億增量價值。

谷雪梅:一種物流業“操作系統”

我認為,昨天,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位女性領導者傳遞的力量。

2018年,谷曾在峰會上公佈菜鳥未來園區。正如萬霖所說,它的探索,正逐漸變成整個行業標準。

谷表示,今天,未來園區的IoT設備,已在菜鳥所有智慧園區實現全覆蓋。在她看來,菜鳥於行業的價值,就是“典型的物聯網場景”,通過IOT技術鏈接各種物流要素,實現未來物流的智能化。

但IoT概念非常粗泛。尤其物流行業,沒有專門的優化和設計,沒有行業標準。這導致系統和硬件須雙向定製。安全問題不說,硬件遠程部署、運維,缺乏標準化的平臺化支撐,成本會居高不下。此外,無論端的設備、網絡連接,還是雲服務、邊緣計算,都涉及非常複雜的技術,需要專門的人才,學習成本和使用成本都非常高。

這意味著,行業必須有專門聚焦於物流行業的開放的IOT平臺,藉此形成行業標準。

“為了達到這目標,我們一定要專注於物流領域,聚焦IoT技術。同時秉承開放理念,和IoT行業、物流行業攜手合作,一起來打造共同的行業標準。”谷雪梅說。

她公佈了實現的路徑:為同時做到專注和開放,菜鳥引入IoT領域的一個核心概念,即“物模型”。

這是針對IoT設備的一個抽象。就是說,IoT設備儘管來自不同廠商,只要工作目標一樣,就可統一到一個物模型下。

這類似智能手機生態。比如安卓手機廠商非常多,上面可以承載上百萬個APP,從而形成非常豐富的安卓生態。谷雪梅說,菜鳥物聯網場景裡,IoT廠商就象是智能手機廠商。“物模型”技術平臺,就象安卓操作系統,物流領域的應用軟件,就象APP。

“我們會推動以物模型為核心的行業標準,大家一起來打造以人、車、貨、倉各個場景裡邊共同使用的‘物模型’。而且在菜鳥會和合作夥伴一起,打造物模型的基礎的平臺。不管是行業標準,還是基礎平臺,我們都會以白皮書或者開源的方式,和行業共同打造。”她強調。

當天,她主持公佈了一個開放的IoT平臺。目前,合作方主要是菜鳥、阿里雲IoT事業部face++、rokid。平臺所有東西全面開放,包括代碼級別的開源。她認為,如此,下一步才能走向智能化。

你應該明白菜鳥的物流業操作系統定位了吧。

你能看到,與馬雲經常渲染危機感、言語裡多有刺激、容易引發爭議不同,逍遙子等人的風格顯得溫和。誰又能否認,這種操作系統,也是物流業走向數智化時代的一種遊戲規則呢?

當然,強調一種遊戲規則,並不是渲染競爭意味。而是著眼於一種全新的物流業新秩序。至於為何菜鳥此刻提出,我想,除了剛才我們提到的它自身的發展訴求,尤其“一橫兩縱”新五年戰略外,更有阿里集團整體戰略的進一步落地:

1、新零售戰略深化。

“五新”尤其新零售面臨的新挑戰,已不是簡單的線上線下融合,而是全面、深度、精細化、數智化的協同,沒有開放的統一的物流平臺,將很難持續深入。

2、菜鳥的開放。

經過6年的發展,已經建立完整的五張網絡,而菜鳥未來園區,也已沉澱下完整的技術力量,到了新一輪系統化開放的時刻。

3、阿里商業操作系統急需更為敏捷的輸出機制。

相比集團內部其他單元,菜鳥線上線下的服務,更為完整而深入。它有望成為未來多年阿里集團2B要素輸出的關鍵平臺。

4、阿里集團到了一輪技術驅動、重塑新形態的週期。

無論如何,菜鳥本質上仍是一家技術與數據驅動的平臺公司。過去幾年,藉助阿里集團與自身的諸多投資,看上去模式較重,其實跟阿里集團於新零售領域的探索一樣,一個蒼茫時期,它需要先於行業鍛造一種兼具效率與品質的服務體系。這也是平臺型企業的行業責任。是啊,至少在全球電商領域,有誰能比阿里更具說服力呢?而一旦完成前期探索,它會迴歸技術本色,形成諸多數字化、智能化解決方案,持續輸出。

當然,菜鳥的新動向,也是阿里集團履帶戰略的最新呈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