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今年難,我覺得什麼時候都難!職場越早知道越好的三點

昨晚與愛人聊天,由於特殊原因自己公司這月工資發放不確定具體時間,我感嘆“今天真的太難”,換來的是一句“

不只是今年難,我覺得什麼時候都難!

不只是今年難,我覺得什麼時候都難!職場越早知道越好的三點

這句話打破了我一直不願意去面對的現實:我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失敗者!

馬克思經濟哲學的一個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理論: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個體的失敗首先就是經濟層面上的失敗,而作為以職場作為唯一收入來源的我來說,我的職場生涯的失敗導致的不只是我的問題,還有家庭(上層建築)也要受到影響。

反思自己的職場生涯,我忽略了三點。

賺錢最應該被當作工作的最大興趣

每個生命都有過那麼美好的時刻,那就是當別人問你長大後想做什麼的時候,你可以大聲喊出來當教師、當科學家。

可是,生命的成長則恰恰是一個逐漸摧殘美好的過程。

那個曾經想當科學家的孩子在糟糕的成績單與老師、同學的另類眼光下逐漸丟掉了信心;那個夢想當老師的孩子也確實有機會選擇考入師範大學,可是看到社會上高收入的不是老師的他/她向現實低頭了;……

出來工作後,一直把能力的不斷提升當作自己的目標、把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做到極致的人,大部分都被摁在某個崗位上成了“核心骨幹”,另外貼上技術、業務等標籤。同時刻進入一家公司獲得快速晉升的人,要麼轉行做了銷售,要麼轉行做了管理,專業與興趣已經不在其考慮範圍,如何縮短晉升帶來的收入增長才是此類人的最大興趣所在。

不只是今年難,我覺得什麼時候都難!職場越早知道越好的三點

當你沒意識到“賺錢”才是職場最重要的目的,才是你的築牢你的經濟基礎的時候,註定你的上層建築速度已經遠遠落後了。

積累勝過折騰

看到這裡,思考的人就會提出一個問題:我把工資當做衡量一份工作優良與否的唯一標準,工資增長如果跟不上我的能力增長,我立馬就跳槽換一份符合要求的工作,這難道不是把“賺錢”放第一位置?

不可否認這樣的行為確實重視“賺錢”,但更忽視了“積累”所能帶來的好處。

不只是今年難,我覺得什麼時候都難!職場越早知道越好的三點

上表是阿里流傳出來的崗位及薪酬表,我看到了是羨慕的流口水。但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崗位背後對職場人士的各種要求,最終無不體現的就是“積累”兩字。

在互聯網職場論壇,一位阿里的員工感慨到。剛被通知,升8成功了。不容易,花了9年,畢業P4入職到現在終於P8了。

當下大多數公司都是把最好的崗位與資源傾向於根據忠誠的員工。不停地跳槽只會讓自己的職業生涯不斷增加“汙點”,用你的公司也大概率把你當作過度工具,不會考慮給予太多的晉升機會,最終慢慢來到職場的年齡門檻而發現折騰著把自己折騰死了。

不只是今年難,我覺得什麼時候都難!職場越早知道越好的三點

所以,踏入職場就應該儘早知道“積累”的重要性,不要奢望頻繁跳槽提升加速自己的職業進程,有時候慢反而是快。

保持賺錢的能力重要,懂得積蓄更重要

我們先看看智聯招聘發佈《2019年白領生活狀況調研報告》的部分內容。

《報告》顯示:六成白領午餐20元以內,八成關注飲食安全;近四成白領在食堂解決午餐,年輕人更喜歡外賣;近半數白領租房住,全款買房的不到一成;住房租金佔工資10%~20%的白領最多,女性對租房的品質要求更高;另外,七成白領業餘時間更喜歡宅在家,一成擁有寵物。

我關注的關鍵詞是“六成白領午餐20元以內”!有人說這是中國大多數白領的工資不高,有的人說收入高的人更摳門。但我選擇相信的是大部分白領不論工資高與低都有儲蓄意識與習慣,以應對各種不可預知的風險。

2020年之前的所有收入都被我花出去了,而之前從未擔憂自己通過工作賺錢的能力,居然會碰到缺少收入的情況,導致的是本月開支計劃被完全打亂。真應了“一分錢難倒人”的古語,沒有積蓄就沒有安全感。

作家毛姆說過:

“人追求的當然不是財富,但必須要有足以維持尊嚴的生活,使自己能夠不受阻撓的工作,能夠慷慨,能夠爽朗,能夠獨立。”

一個人即使賺再多的錢,如果不懂得積蓄,最終也不能給自己及背後家庭安全感,生活的尊嚴隨時可能被現實扯下扔到地上。

不只是今年難,我覺得什麼時候都難!職場越早知道越好的三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