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初冬來一碗胡辣湯可好?

天氣冷了,今天準備做胡辣湯。而在河南眾多美食裡,我最愛胡辣湯。

胡辣湯始於宋朝,流傳到現在有近千年的歷史。在省會鄭州的大街小巷都有胡辣湯的身影。小小的一碗湯看似一樣,箇中滋味卻不同。這可能只有河南人自已才能分辯出細微的差別,因為在歲月的沉澱中每一家胡辣湯店都有各自的秘方。

這樣的初冬來一碗胡辣湯可好?

如果按地域分,有周口逍遙鎮胡辣湯,漯河北舞渡燉肉胡辣湯,開封素胡辣湯,濮陽白鬍辣湯,隔壁鄰省的陝西肉丸胡辣湯等等。如果按肉的品種來分,有牛肉胡辣湯,羊肉胡辣湯,雞肉胡辣湯,還有近幾年來譁眾取寵的山珍海鮮胡辣湯等等。

藏在心底的是那一碗是豫南家鄉小城的胡辣湯。小學時父母工作忙,我被寄養在姥姥家,每個星期爸爸都會給我一兩塊零花錢。八十年代末,當時小商店還很少,賣零食的更是寥寥無幾。除了買本子鉛筆,我的零花錢全用在喝胡辣湯上了。

寒冬的第二節大課間,一下課,學生們都拎著大茶缸奔校門口。沒有正兒八經的早餐店,就一個人,一個火爐,上面放洗澡盆那麼大口鍋,裡面熱氣騰騰的就是胡辣湯。

學生們排好隊,師傅掂著大木勺,一人一勺再添小半勺,點點兒醋,滴幾滴小磨香油。也不回教室,三五成群,蹲著就開喝。記得當時是三毛錢一碗,如果兜錢有餘錢,我會再排一回隊,再來上一碗。這時喝胡辣湯充飢是其次的,重要的是一碗湯下肚,在沒有暖氣的教室裡凍麻的身體會立馬暖和過來。那碗湯的味道其實也早已記不得了,只記得上課鈴響一臉滿足蹦蹦跳跳回教室的身影。

家鄉小城的胡辣湯裡有肉,麵筋,粉條,花生,講究一點兒的還有黃花菜和海帶。麵筋一定是手洗的,手洗的麵筋上有氣孔,筋道好吃。洗出來的面水也不浪費,正好和在骨頭熬的湯裡,菜少湯多,攪上面筋水,不稀不稠正好。

小城的胡辣湯裡並沒有辣椒,幾十種香料和大份量的胡椒撒在肉和骨湯裡,喝到嘴裡嚐到的先是鮮味,然後是胡椒的辛香竄入口鼻,而後味微辣,連喝幾口腦門上就沁出密密的汗珠。

河南人的早餐可以和胡辣湯搭配的吃法也有很多。比如小油條,俗稱“油饃頭兒”,有手指長短粗細,把它泡在胡辣湯裡,吸滿湯汁,吃一口下去非常有滿足感。還可以來上一份草帽餅,千層餅或雞蛋餅。當然你也可以來上幾個非常有河南特色的早餐主食——水煎包,它和胡辣湯也是絕配。水煎包略似餃子,比餃子皮厚,個頭也稍大,麵皮裹著肉餡微張著小嘴,在大號的平底鍋中炕熟。底部焦黃,外面包裹的麵皮喧軟,咬一口滿嘴肉香,再來一口鮮辣的胡辣湯,那滋味絕了。

胡辣湯還有一種吃法名字叫“兩摻”,就是舀一勺胡辣湯再舀一勺豆腐腦,兩樣摻起來喝。這也是為了中和胡辣湯的咸和辣。不過話說河南省會鄭州各家小店的胡辣湯在又鹹又辣又稠的路上越走越遠……

說了這麼多,口水都快流出來了,今天就準備做一碗胡辣湯。

主料:羊肉、黑木耳、麵筋、粉條、海帶、黃花菜

配料:羊油、鹽、醬油、雞精、胡椒粉、麵粉等

步驟1、羊油放入鍋開火化開後燒熱,倒入一勺麵粉炒至微黃加清水,煮開後備用。

這樣的初冬來一碗胡辣湯可好?

這樣的初冬來一碗胡辣湯可好?

2、把羊肉、黑木耳、麵筋切小片,海帶切絲,粉條、黃花菜泡好備用。熬好湯後先下羊肉,依次下入黑木耳、麵筋、海帶、粉條、黃花菜。

這樣的初冬來一碗胡辣湯可好?

這樣的初冬來一碗胡辣湯可好?

3、待鍋裡主料煮熟後,把胡辣湯料用清水攪開,倒入鍋中,攪拌均勻。

這樣的初冬來一碗胡辣湯可好?

4、待鍋再次燒開後,可以依據自己的口味再添加些鹽、醬油、胡椒粉或是雞精。

這樣的初冬來一碗胡辣湯可好?

5、一鍋簡易版但味道還不錯的胡辣湯出鍋。

後記:正宗的胡辣湯是要用骨頭和肉熬湯底,但這次做偷懶,沒有買羊骨,看冰箱裡還有羊油,就用羊油加麵粉炒熟加水代替骨湯,顏色奶白,味道也不錯。

而一碗地道的胡辣湯只香料就要用到一二十種甚至更多,各種香料調料還要搭配比例合適才會好喝滋補,決不是一包胡辣湯調料能代替的,但在快節奏的生活裡,為了能在家也能喝上一碗熱騰騰的胡辣湯,只有去超市買成品的胡辣湯料,而且現在各個品牌的胡辣湯料也很多,都可以嘗試一下。

做胡辣湯的主料和配料的用量我也沒寫多少,這個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決定多少。而且做胡辣湯的材料也不止上面的那麼多,還可以放花生、金針菇、豆皮等等。味道也可以加減,喜歡胡椒味道的放胡椒粉,喜歡辣點兒的放辣椒麵,想喝稠點兒的多勾點兒芡,稀點的就少放點兒胡辣湯料。

總之,每個河南人心目中都有一種胡辣湯應有的味道,自己喜歡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