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马王堆出土帛书甲乙本,第三章,和渔人一起学习进步!

【茗月网创】《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要推崇品德高尚或某一方面做的比较好的人,这样可以使大家不去争夺名利。

《道德经》马王堆出土帛书甲乙本,第三章,和渔人一起学习进步!

老子告诉领导者,不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去标榜某一个人或某一件事,这样能使大家和平相处,减少好多无畏的争端。

拿渔人小时候上学来说吧,在上学的时候所谓的领导就是老师,有的老师就很喜欢某些学习好同学,我记得上初中的时候有位同学叫崔林,他学习很好,班主任就经常表扬他,让全班同学都向他学习。刚开始大家都向他学习,整体成绩都有的很好的提升,大家都争先恐后的学习他的学习方法,就连渔人这个整天英语不及格的人,鬼使神差的都考了67分。

那是我英语唯一及格的一次。可是后来老师依然是表扬崔林,这就使办理的一大部分同学产生的逆反心理,大家都觉得反正我在努力也得不到表扬,成绩也不会超过崔林,做的再好也比不过他,从而自暴自弃后来整体成绩成直线下滑。

放学在路上,挖个陷阱都藏起来等崔林跳陷阱;下课后往他课桌上浇水;在他的凳子上涂胶水等等整蛊他,使他也是苦不堪言。

《道德经》马王堆出土帛书甲乙本,第三章,和渔人一起学习进步!

在老子眼中人就根本没有废材,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点,这个人善良但是换一个人一看,这个人聪明,再换一个人勤劳孝顺等等。当我们肯定了一个人,那么肯定就否认了大多数人,一个人是天才,那么大多数人都是笨蛋吗?这样做就一定不是管理之道。

所以在企业管理当中,您肯定这个人是最有贡献的、最有才干的,那么其他人怎么想?他们就会觉得,反正我们怎么努力都没用,这样他们的干劲就会慢慢的被打消掉,这就是领导者的喜好所造成的。

所以老子就告诉领导者,不要宣称我喜好什么什么标准,这个标准就不要随便向外讲。真正的领导者是制定规律,然后自己按照这个规律去做,让大家无声中跟着你学习,所以老子多次提倡“行不言之教”

许多企业的标准是经常在变的,经常提出样版、标兵、模范这种做法全都不入老子的法眼,老子认为,你这样做就是用单一标准来评价所有人,这种做法是不明智的行为,每个人都应该各尽其才,这样做做才是管理之道。

《道德经》马王堆出土帛书甲乙本,第三章,和渔人一起学习进步!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an)可欲,使民不乱”

不要推崇难得、珍贵的东西、成果这样会使民众不会为了这些东西去偷盗;领导者不要轻易的暴露自己的喜好,不要将能够诱发人们贪欲的事物展现出来给老百姓看,这样才能使老百姓安稳。

拿眼前的例子来说吧,现在是疫情期间,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球,全世界截止目前累计确诊病例达到1713448人,那么口罩就成为了重要的医疗物资。

在2020年2月22日鹤壁市利康卫生材料有限公司五箱口罩被盗,18000副口罩价值20000多元。

在国外4月8日,一男子在位于伦敦的国王学院医院,偷窃了三个外科口罩,被现场逮捕,并在随后的庭审中被判处入狱 3 个月。

在西班牙一个医疗物资仓库中价值500万欧元的口罩被盗。

等等普普通通的口罩,在疫情期间由于防疫的需要,被炒上了天价,从而频频发生被盗行为,在平时这样的事情可以想象吗?谁会为了口罩以身犯险?正是因为它有了价值才导致的这一系列盗窃事件的发生。

渔人在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位同学拿了一本小人书《三毛流浪记》,整天在班里炫耀,还不让别人看,整天吹嘘这本书有多好看,多么的搞怪,没过多长时间书就丢了,到最后也没人知道书究竟到哪里去了。(这个同学就是我,因为那是舅舅带给我的,记得很清楚。千万别喷我啊,小时候的想法真的很难理解,嘿嘿)

在企业当中亦是如此,前几年我去广东的一家电子厂考察,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这家厂子周围的饭店或是小摊上,大家都喝一种酒,叫台源酒。当时我就寻思这酒有这么好吗?大家都喜欢喝这个酒,后来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厂里的经理喜欢喝这个酒,连带着管理层都开始喝这个酒,员工也效仿了。最根本的原因是,害怕喝其他的酒,万一领导来了,不合领导的口味所以大家都喝这个酒!

这就是告诉领导者,不要根据自己的欲望和喜好给事物贴上标签,从而去追捧它。高和低、贵和贱都是相对出现的,若一味的追求高贵,那么民众就会效仿,这样一来大家就不能各司其职的认真的工作。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咱们明天继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