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多是"吃"出來的,醫生:3個飲食習慣不改,胃爛的越快

  俗話說,"胃病是吃出來的病",這話很有道理。每年的春節假期過後,醫院裡消化內科總是特別火爆,人滿為患。為什麼呢?過節把胃吃出毛病了唄。有人可能說,我也就大魚大肉、辛辣油膩吃了那麼幾天,不至於有什麼大毛病吧?是,胃沒那麼嬌氣,假如是一個健康而充滿活力的胃,你折磨它幾天不大要緊,它頂多難受上一陣子也就自己慢慢恢復了。

胃病多是


  但問題在於,我們絕大多數成年人的胃,本身已經是亞健康狀態了,多多少少都有些毛病。平時偶爾有個小痛小脹,一般人都不會放在心上,胃也任勞任怨地不跟我們計較。可是不刺激它還好,一旦給原本就病弱的胃強烈刺激,它就忍不住病倒了。等到這時候來醫院檢查出胃病,往往情況就比較嚴重了。

  胃病多是"吃"出來的,醫生:3個飲食習慣不改,胃爛的越快

  飲食無規律

  很多人都曾為了減肥嘗試過節食,當胃開始工作卻沒有食物可消化的情況下,促消化、殺細菌的胃酸,和能在胃裡存活的幽門螺旋桿菌並不會暫停"營業",這會造成胃粘膜充血、水腫、糜爛、胃潰瘍等疾病,節食不好,那吃多了有啥問題?問題可大了。長時間暴飲暴食不僅會使胃處於滿載狀態,食物下行受阻,逆流到食管,會導致反流性食管炎,為食管癌埋下伏筆。


胃病多是


  不吃早餐

  人在睡眠狀態仍會分泌少量胃酸。如果在胃積攢了8、9個小時的胃酸後,還不供給食物,這樣足以對胃造成傷害。長期不吃早餐會引起噁心,脹氣,胃絞痛,還可能會導致胃炎或者胃潰瘍。

  吃太燙的食物

  現在的人很喜歡吃麻辣燙、火鍋、串串等太燙的食物,殊不知,這會嚴重損傷胃黏膜,而增加胃黏膜病變的風險。人體的消化道黏膜非常嬌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過這個溫度,黏膜就會被燙傷。若經常吃過燙的食物,黏膜損傷尚未修復又受到燙傷,反覆地燙傷、修復,會引起黏膜質的變化,很容易導致胃潰瘍甚至是胃癌。


胃病多是


  想要胃好,生活做好兩點

  1、多以可味甘的繡ֹֹ球ֹֹֹ菌'粉ֹ的食物,滋潤胃部,調和腸胃,維持胃內酸鹼平衡,促進腸胃的幽門菌的排出,可降低胃部病變幾率。也要儘可能少吃酸,因為酸味食物不利於陽氣的升發和胃氣的疏洩,吃酸多了會傷及脾胃。

  2、跳躍運動養胃法

  跳躍運動是一種很好的健身運動。經常進行跳躍性鍛鍊可以增進身體健康,增強體質。並且通過跳躍運動可以使胃部消化器官得到保健性震盪,相當於為其做了一次免費按摩。所以經常跳躍也可收到養胃護胃的功效。跳躍運動的方法很簡單,反覆上下跳動即可,而且不受運動場地和時間的限制。原地單腳左右輪流跳或雙腳跳都行。


胃病多是


  如果你的身體出現這幾種表現,那麼你最好去查一下的你的胃!

  (一)、經常腹瀉,大便溏稀不成形。經常腹瀉,說明胃的功能正在減退,和胃炎、受涼等原因都有關係,如果經常腹瀉,那麼就說明胃的消化功能已經紊亂,保護機制也在下降。

  (二)、時有口臭,刷牙後仍然存在。有些人嘴巴總是臭臭的,刷完牙之後這種情況也沒有改善,這說明這種味道是從腸胃發出來的,是由於胃熱導致的,長期使胃處於上火狀態,想讓胃健康也很難。

  (三)、時常反酸,腹脹腹痛。經常感覺胃酸湧到喉嚨口,其實這就是胃酸分泌過多的表現,胃酸如果一直處於分泌過多的狀態,就容易出現胃酸灼傷胃壁,容易引起胃潰瘍。

  (四)、容易嘔吐,胃部不適。當一個人經常出現嘔吐的情況時,說明這個人的腸胃功能和消化功能已經紊亂,胃接收功能下降,造成一系列的胃部不適,如果出現這種狀況,說明你的胃已經出現很嚴重的問題了。

  (五)、經常便秘,大便秘結。經常腹瀉不好,同樣便秘也是胃不好的表現,當出現便秘並且已經注意飲食後,便秘仍得不到改善,那就說明是胃的問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