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才是每一位媽媽的新生

人的一生包含生、老、病、死幾個過程,“生”是這個過程的開始,是種子孕育的希望,是破土而出的喜悅,是生命延續的傳承。生是如此的重要,而這個重要的過程始於“孕期”。


母親節|孕期才是每一位媽媽的新生



懷孕後的媽媽,成為了整個家庭的中心。為了讓懷孕的媽媽能有一個好的身體,為即將誕生的寶寶打下良好的身體基礎,所有的家庭成員,尤其懷孕媽媽本人,可謂是不遺餘力,費盡心思。在身體條件之外,好的睡眠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睡眠佔據人生的近1/3時間,是人體恢復精力、排除毒素的重要環節。如果孕媽睡不好,不但會影響自身的身體健康,而且會嚴重影響肚子裡孩子的生長髮育,甚至會嚴重到孕媽發生產前抑鬱症或者產後抑鬱症。


母親節|孕期才是每一位媽媽的新生


睡眠質量差,當心孕期抑鬱症


據調查研究,在整個懷孕階段,孕媽普遍存在睡眠質量不好的問題。懷孕初期,孕媽的夜間覺醒次數和總體睡眠時間會逐步增加,而總體的睡眠質量會逐步下降。懷孕末期,每晚的夜間覺醒次數會增加到大約3-5次。

如果孕媽的睡眠質量問題不被重視,任其發展,會導致妊娠期焦慮症或妊娠期抑鬱症的發生。

美國研究數據表明,妊娠期焦慮症狀的陽性率可達到13%,且通常會併發抑鬱症狀。而國內研究數據也顯示,孕中期女性焦慮症狀的發生率為12.43%,孕晚期焦慮症狀發生率竟然高達37.5%。為什麼孕期抑鬱的幾率這麼高呢?


母親節|孕期才是每一位媽媽的新生


首先,胎兒在體內一天天長大,孕媽的身體也會隨之發生變化。胃腸道不適、尿頻、腰背痛、身體行動不便、胎動等,這些都可能造成孕媽的睡眠質量下降,從而導致焦慮或抑鬱。

其次,由於孕媽體內的激素水平發生了巨大變化(雌二醇和黃體酮水平發生急劇改變),導致身體極度不適,引起睡眠質量大幅下降,從而導致焦慮或抑鬱。

最後,孕媽會對即將來臨的分娩產生恐懼、對孩子性別有期待、對家庭經濟條件有擔憂、對事業前途有疑慮等。這些負面的心理因素或情緒都會導致產前抑鬱。

那麼, 如果孕媽有產前抑鬱或焦慮情緒時,我們應該如何幹預呢?


母親節|孕期才是每一位媽媽的新生


通過大數據分析,影響孕媽睡眠質量的關鍵因素有以下兩個:一是產前抑鬱症/產前焦慮症,二是孕媽的年齡和孕齡。

如果能改善孕媽的睡眠質量,就能讓產前抑鬱/產前焦慮大幅緩解,讓她們保持精神和心理的健康。反之,如果妊娠期間孕媽們精神愉快、感情平衡,睡眠質量就會相對比較好,孩子出生後的身體和智力發育也會普遍比較好。

所以,家人的關懷和專業的醫療幫助缺一不可。由於在懷孕期,絕大多數孕媽是拒絕用藥物治療的,所以非藥物治療就成為首選。

在專業的非藥物治療睡眠障礙機構指導下,改善睡眠環境、糾正睡眠不良認知和行為、並進行適當地抗抑鬱/焦慮放鬆訓練,是提高孕媽睡眠質量,降低產前抑鬱/產前焦慮的推薦治療方案。


深一度睡眠研究院

專家科普|好物評鑑|諮詢服務|患者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