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桃杀三士”告诉职场人:成功靠的不是能力强,而是会用潜规则

导语:“二桃杀三士”是中国古代代价最小效果最大的一场饭局,晏子用阴狠歹毒的阴谋让三士成为死的毫无价值的笑柄。晏子的阴狠无情却被正史描绘的睿智聪慧。齐景公一手提拔三士, 最后又一手葬了三士,透露出古代朝堂之上的生存斗争何其惨烈。

人生何尝不是一场惊险的饭局,从繁华到寂然,从绚烂到湮没,从风起云涌到云淡风轻,从粉墨登场到华丽谢幕。所谓饭局之妙,不在“饭”而尽在“局”。

饭局,在现实生活中不仅仅是影响着自己的面子和尊严,而是影响到一个人一生的成败荣辱。所以一个人要想在人情社会立足,无论你在职场还是商场或是官场,如果不懂饭局潜规则,都有可能面临出局的危险。

“二桃杀三士”告诉职场人:成功靠的不是能力强,而是会用潜规则

“二桃杀三士”晏子为何能成功?

关于“三士”的真正死因,在《晏子春秋》中只是记载了三士没有对齐相晏婴行礼,但是晏子却将此三人对自己的无礼,强加给齐王,将他和三人的矛盾,转移到三人和国君国家的身上,因此“二桃杀三士”的毒计得到了齐王的认可和默许。在职场中,我们也会遇到这种事情,我们和上司的矛盾,很可能被上司拉高到我们和公司的矛盾,这样居高临下的攻击,我们必败无疑。

《喻世明言》 记载:“三个不知文墨礼让,在朝廷横行,视君臣如同草木。景公见三人上殿,如芒刺在背。景公日:此三人如常带剑上殿,视吾如小儿,久必篡位矣。素欲除之,恨力不及耳。”

从这段话看,三个武士无礼在先,被除在后。事实上是美化了齐王冤杀三人的诟病。这为齐王的杀心和晏子的杀计做好了正当的铺设,因而三士虽有恩于齐景公但不得善终。自古以来,这种兔死狗烹的事情被无数次上演,为何没人能吸取教训,为何总是后人重蹈覆辙?

“二桃杀三士”告诉职场人:成功靠的不是能力强,而是会用潜规则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齐景公是被动参与晏子布置的杀局,是迫不得已间接被晏子裹挟,从三士自刎之时齐王急忙阻止可以看出,齐王是无心杀人的,而是被晏子利用,原文记载:“景公急使人止之,已无及矣”

这个悲剧的真相,是晏子设局,将齐王和三个武士全部引入自己的杀局,让他们相互攻伐,自己坐收渔人之利。

人在职场,有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错误被人利用,然后来用你的错误来惩罚你。如果在职场中,在饭局中,不能深谙潜规则,不能识破危险和阴谋,那么必然会重蹈前人覆辙。

齐景公因晏子的怂恿而默认了二桃杀三士的阴谋,齐景公则是陷入了晏子的杀局,无力挽救三士的生命。然三士毕竟都曾立下大功,齐景公都以士之礼安葬了他们。

“二桃杀三士”告诉职场人:成功靠的不是能力强,而是会用潜规则

三个武士与晏子的冲突

《晏子春秋》中,晏子作为齐相,深谙权谋礼节。晏子的行为直接影响君主的行为,间接影响国家的行为。对于潜在的威胁自然是想方设法铲除。

齐景公认为三士勇猛过人,如果不能顺利除掉反而会引火烧身,晏子则日:“此皆力攻就敌之人也,无长幼之礼。”从晏子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晏子对三人的认识是入木三分,比齐景公更会识人。

但是最后三士的自刎证明了他们三个并没有对齐王和国家造成威胁,也没有野心,这个杀局的本质就是晏子为报一己私仇,利用齐景公达到自己公报私仇的目的。

“二桃杀三士”告诉职场人:成功靠的不是能力强,而是会用潜规则

尤其是公孙接面临晏子的阴谋时仰天大叹日:“晏子,智人也!夫使公之计吾功者,不受桃,是无勇也,士众而桃寡,何不计功而食桃矣。”

从公孙接自缢之前的遗言可以看出,他已经识破晏子的毒计,但是却并没有做出反击的措施,而是束手就擒。这也间接的证明晏子的阴谋并没有什么高明,只是这三人对齐景公愚忠造成的悲剧。

三士死后,晏子为了推卸罪责,却对齐景公说“此皆吾国一勇之夫,虽有微劳,何足挂齿。若血气之勇,不过备寡君鞭策之用而已,其生死何足为齐轻重哉!"

晏子这三个人就是齐景公的打手,死就死了,没什么值得怜悯的,这种人死了对国家也没有什么影响。晏子说的话虽然尖酸刻薄却也是事实,一个人在职场如果具备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你就是成功的,如果无足轻重,那么结果和这三人一样惨。

“二桃杀三士”告诉职场人:成功靠的不是能力强,而是会用潜规则

三个武士的性格冲突

在《晏子春秋》中公孙接、田开疆报功不让,誓要得桃,且表明自己的功劳独一无二,不愿与人同享一桃。 而古冶子的抽剑怒喝使得二人感到羞愧,继而反桃自刎,性格刚烈。古冶子至死认为自己功劳最大,独食一桃最为合适, 但又对自己的过激言行使得二士自杀感到懊悔,认为自己不死就成了不仁不义,怯懦贪功之人,遂而自刎。

从三士之死我们可以看到其人性的弱点。

第一:争强斗狠,不会示弱,这是被人利用的最大缺点。

第二:孤高自傲,目中无人,妄自尊大树敌太多,使其成了众矢之的。

第三:过度虚荣,贪功争宠,被人利用。

人在职场,要学会谦卑,示弱,低调。我们经常可以在饭局上看到类似于三士的影子,有的人在饭局中夸夸其谈,自我标榜,拼酒斗酒,吹牛说大话,这些都是取祸之道。

“二桃杀三士”告诉职场人:成功靠的不是能力强,而是会用潜规则

结语

在中国人情社会,处处都是局,只有谨言慎行才能平安无事。三士自恃功绩而无礼于人,最终无礼于丞相晏子,无视尊卑,无视礼数,最后为自己的悲剧埋下祸根。忠于上司是人在职场最大的信条,即使你能力出众,但只要有一丝不忠的嫌疑, 都会立马被除掉,廉颇、乐毅和韩信的黯然收场就是明证。

人生在世,要学会处世,处世之道并非一日可学,在中国饭局是最复杂的局,只有深谙饭局潜规则,才能认清人性,才能趋利避害。

更多精彩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