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丨孩子呕吐“上瘾”了,咋办?

说在前面

前两天胡子奶爸群里面有个妈妈说到孩子呕吐,而且是经常性的咳嗽呕吐,虽然我不是医生,但关于经常性呕吐《育儿百科》里面有介绍过一种情况,我觉得有必要科普一下。

▶▶快速导读

  1. 周期性呕吐称为“自体中毒症”
  2. 患自体中毒症时不会发热,但会浑身无力、呼吸有臭味
  3. 呕吐时要禁食,但要注意补水
  4. 患病后多休息即可缓解

▼▼▼▼

自体中毒症的症状

宝宝呕吐有很多情况,除了是因为病毒或细菌感染,还有可能是因为惯性呕吐。惯性呕吐就是之前因某种原因呕吐过,后来演变成周期性呕吐,但检查并无大碍,医生将这样的病症称为

“自体中毒症”

日本的育儿专家松田道雄在《育儿百科》里面介绍过自体中毒症的症状:“不发热是其特征,而有呕吐及打呵欠,是此病的重点。

自体中毒症症状:突然浑身无力、精疲力竭、异常剧烈地反复呕吐、脸色难看、呼出的气有腐烂苹果的臭味、不发烧,但腹痛,且腹部犹如船底那样扁扁的往里凹。”

患自体中毒症的原因

患病人群:一般是孩子2-3岁开始患病,一年内发作4-5次。多见于比较神经质、好动的孩子,在过于疲惫或患病如感冒时容易发作。

患病原因:主要是因精神负担及身体疲劳过度,使调节内脏的自律神经不稳定或代谢紊乱而引起的。如果孩子玩耍的过于疲惫,容易在次日清晨患病,特别是疲劳之后还不吃东西的宝宝更容易患病。

所以,如果宝宝有这些症状,可以看其前一天里有没有特别高兴、欢闹的经历,如果有,就很有可能是因为疲劳导致的自体中毒症。

患病后如何护理:

①充分的睡眠

如果是自体中毒症,一般不用做任何处置,只要让孩子静静地睡上二三个小时,孩子就会自然恢复精神。

②打点滴

去医院进行静脉注射葡萄糖可以更快的恢复,但如果睡觉就能好转是没有必要打点滴的。

③呕吐时禁食

在家护理时,最重要的就是在病儿呕吐之际必须禁食。但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在状况好转之后可以喂一些糖水、果汁,避免孩子的血糖过低。身体恢复之后再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其它几种不同的呕吐情况

因咳嗽连带呕吐,或扁桃腺、咽喉发炎时,喉咙受到刺激导致呕吐。

神经性呕吐,这是一种心理性的呕吐症,宝宝会因为一些不如意的事而反射性的呕吐,例如被妈妈强迫吃饭,宝宝只要看到食物就会呕吐。

因紧急性疾病而呕吐,如突发脑膜炎、脑肿瘤、腹膜炎、食物中毒等。

用力打、摇晃或碰了头部后的呕吐,这可能是由于头颅内出血,因此必须请脑外科医生检查。之前写过“摇晃综合征”,其严重后果可以点击查看详情。

▲▲▲▲

所以,如果自己的宝宝好动,而且是因为玩耍太疲惫之后出现呕吐现象的话,可大致判断为患了自体中毒症,一定要让孩子多休息。(前提是生活中没有其它异常情况出现,别明显吃错东西,或者是猛烈摇晃头部了,等等,还当做没事人一样不送去就医。)

此外,平常还要让孩子平时多锻炼,增强身体素质,这样才能少患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