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技术:自己栽培蘑菇并不难,菌种选择与播种问题分析

导读:自己栽培蘑菇并不难,菌种选择与播种问题分析

近年来有许多人依靠种植蘑菇发了财,那么这些种植蘑菇的真的发财了吗?经过不断的调查研究种植蘑菇虽然不会一夜暴富但是也确实是一个可以挣钱的好项目,但是想要做到高收益,首先就要学会种植蘑菇。最关键的前提就是选择好优良的品种并掌握播种技巧,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如何才能做好这两点吧。

农业种植技术:自己栽培蘑菇并不难,菌种选择与播种问题分析

一、如何选择与鉴定蘑菇菌种?

我国各地气候差异甚大,栽培方式也略有不同,在选用菌种之前,必须首先了解该菌种的栽培性状,包括菌丝生长类型,对营养、温度、湿度等条件的要求,出菇早迟,转潮快慢,产量高低,质量好坏,菇形大小,抗病性强弱等。

农业种植技术:自己栽培蘑菇并不难,菌种选择与播种问题分析

目前,国内的蘑菇菌株有气生型和贴生型两类。气生型菌株:出菇较慢,产量主要分布在第一、二、三潮,潮次明显,菇体质量较高,适合于制罐出口。该类型菌株易形成菌被,产量较低。贴生型菌株:出菇较快,产量主要集中在前几潮,潮次不甚明显,每潮出菇量大,菇体较小,畸形菇也较多,易开伞,菇体质量较差,不适合于制罐,适于鲜销或制盐水菇。

农业种植技术:自己栽培蘑菇并不难,菌种选择与播种问题分析

优质菌种还应具备无病虫杂菌,瓶内上下菌丝不萎缩退化,无黄水,少或无菌被,萌发力强,菌丝粗壮,生活力旺盛等在具体挑选菌种时要仔细检查瓶壁四周、料面、瓶塞等处,不得有绿斑、黄斑、黑斑、锈斑等不正常斑块。菌种选购好后,若暂不使用,应置于阴凉、通风、干燥、干净的地方,不可放在阳光直射、闷热、潮湿、不通风的地方。

农业种植技术:自己栽培蘑菇并不难,菌种选择与播种问题分析

二、蘑菇播种后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如何防止?

(1)菌种不萌发正常情况下,播种后1昼夜,菌种块菌丝应开始萌发。倘若播种后2天菌种块仍不萌发,必须及时检查原因,看料内是否有氨气放出,料温是否持续上升,菌种本身是否有活力。在培养料进菇房时和播种前就应及时处理消除氨臭,若播种后还有氨臭而抑制菌丝萌发,应及时加强菇房通风,在料内戳洞,促进氨气散发。若料温持续上升,说明培养料过生,后发酵不彻底,应立即加强菇房和料内的通风以散发热量,降低料温。若是由于菌。

农业种植技术:自己栽培蘑菇并不难,菌种选择与播种问题分析

(2)菌种萌发但不吃料正常情况下,播种3天后菌丝已开始向培养料中生长。分解利用培养料,使料中的蒿秆由棕褐色变成棕色。如果菌种萌发正常,但不使料中的蒿秆色泽变浅,说明没吃料。如果播种后5~7天尚未吃料,就必须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补救。

农业种植技术:自己栽培蘑菇并不难,菌种选择与播种问题分析

培养料发黏发臭,不适于菌丝生长利用而不吃料。这种情况在播种前就应拌入石膏粉以改善培养料的理化性质,但效果不甚理想,通常较难补救;培养料过酸或过碱,可在播种前拌入石灰粉或过磷酸钙;培养料过干而不吃料,应及时补水,并覆盖报纸,每天喷水1~2次。1星期内仍未生长,则说明菌种已死,要重新播种。培养料过湿而料中缺氧,菌丝无法生长,应加强菇房及料中的通风,散发水分。

农业种植技术:自己栽培蘑菇并不难,菌种选择与播种问题分析

(3)菌丝定植并长满床面,但不往料内生长或生长缓慢、菌丝封面。需及时加大菇房的通风,降低空气和料面的湿度,促进菌丝向料内继续生长,否则菌丝往往停留在料面,不往料内生长。播种后定植前如遇高温气候,则菌种块菌丝容易出现萎缩现象,此时必须加强菇房的降温管理,白天关闭门窗,晚上打开门窗通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