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300年的虞城景家贡麻花

【虞见·非遗故事2】

12月5日下午,踏着冬日夕阳,到李老家乡陈店集村拜访景家贡麻花十一代传承人景庆辉,刚拐进陈店集十字街,一股麻花伴着些许清新调和油的香味,便顺着微微北风轻轻沁入心脾,顿时让人馋涎欲滴,我们迫不及待走进香味飘出的作坊,近距离感受传承300年历史的“河南老字号”的与众不同……

传承300年的虞城景家贡麻花

晶莹剔透的虞城景家贡麻花

《虞城县志》载,虞城景家贡麻花起源于山东济宁府景匡庄,因“香酥可口,出类拔萃,别具风味”被康熙帝列入朝廷御餐,年年进贡。传至七世孙景春河时,黄河泛滥,景春河携家带口,靠沿村挑担子叫卖麻花维持生计,后来流落到陈店集摆小摊专卖麻花,因其麻花风味独特,又曾是朝廷贡品,很快受当地人青睐,赚了钱,在陈店集置地安了家,从此,虞城景家麻花以选料精良,制作精细,晶莹透亮,香甜酥脆、嚼后无渣、食之爽口而享誉豫东300余年。

传承300年的虞城景家贡麻花

景家贡麻花十一代传承人景庆辉给我们讲述家传故事

“吃着香嘣嘣,夜里能点灯。掉在地上全粉碎,放在屋里香气生。”前来串门的邻居何建军,拿起一根麻花,“可擦”咬了一口,咂咂嘴,幸福地说,以前,景家麻花用纯香油烹制,现改用上好调和油,炸出的麻花色泽金黄,圆润透亮,俩月都不回潮、不变味,农忙时,用开水一泡,就是充饥的美食。

传承300年的虞城景家贡麻花
传承300年的虞城景家贡麻花
传承300年的虞城景家贡麻花

“拌料、打花、加水、和面、切剂、揉条和烹炸,制作景家贡麻花得七道工序。”景庆辉的女婿一边装车一边介绍说,景家甜麻花由精粉、纯香油、纯白糖和碱面制成;咸麻花则把纯白糖改为相应的咸料。

传承300年的虞城景家贡麻花

颜色暗红、泛着油光的梨木砧板是景家麻花300年传承的唯一实物见证

“景家麻花的传承主要是制作工艺,虽经300年嫡传,但除了这张重达百斤,用于和面、切剂、揉条的砧板外,再无其他证物。”景庆辉腾出手,拍了拍颜色暗红、泛着油光的梨木砧板说。

传承300年的虞城景家贡麻花
传承300年的虞城景家贡麻花

改革开放后,《景家贡麻花》数获殊荣畅销周边。1984年,被河南省轻工业系统评为优质产品,选入《中国工商企业名录》。1985年以来,胡锦涛、万里、李长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品尝后,中外名人专程到虞城品尝购买,作为上等佳品馈亲探友。2000年,景庆辉请设计公司设计制作了景家麻花塑料包装袋和“景家贡品麻花”包装箱,注册了商标,还开发出了奶油、五香、鸡汁、麻辣等口味的麻花,形成了系列产品。2007年被评为“河南老字号”。2013年被列入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传承300年的虞城景家贡麻花

坚守传统基础上的新工艺揉条

“现在,景家麻花不光在陈店集保留着传了很多代的摊点,在县城、商丘、曹县、徐州等周边都有销售处,被超市架售。”景庆辉说,他正在坚守祖传工艺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扩大规模,探索新工艺,开发线上销售平台,让景家麻花这枝民间奇葩,重续芳华。

传承300年的虞城景家贡麻花

如今,享誉豫东300余年的虞城景家麻花依然是孩子们的最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