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北京:唐高僧隐峰禅师在幽州城北银山始建佛严寺并讲经探秘


【本文为笔者燕地密码系列文章。燕,是北京城的代称。自古燕地多奇人,燕地奇人秘事多,求得密码可解密,欲知众多3000年北京城历史之迷和答案,请看燕地密码系列连载。】




今日北京的昌平区明十三陵东北方向不远处,有一座山名为银山,而且还有一所始建于唐代的著名佛寺佛严寺,那时的北京是其前身幽州城。幽州城北银山下的佛严寺里有座说法台,是一位佛学高僧讲法时所留,至今仍存。


从史料记载可知,这位讲法之人为隐峰禅师已知为真,圆寂后葬地在五台山北顶的山顶,有灵塔留存。


图说北京:唐高僧隐峰禅师在幽州城北银山始建佛严寺并讲经探秘

▲银山风光。


图说北京:唐高僧隐峰禅师在幽州城北银山始建佛严寺并讲经探秘

▲幽州位置地图。


图说北京:唐高僧隐峰禅师在幽州城北银山始建佛严寺并讲经探秘

▲幽州城示意图。


距今近1200年前,隐峰禅师是当时名贯南北的高僧,在唐幽州城北银山脚下,创建了佛严寺,并设道场讲授佛学,解说佛法。唯一成迷的是,他当时在幽州银山佛严寺说法时都讲述了些什么内容?为何传说他的说法竟能够点化银山的群峰?这位深邃高僧的觉悟知识对我们今人会有什么启发?


思想至此,笔者探索知识奥秘的好奇心勃然而发,决计定要有所心得,进而得所悟,以增智慧。


秋山面面翠屏回,孤石支撑说法台。

想见高僧开口处,峰峰曾与点头来。


这一首诗是明代大儒唐顺之所作的《银山说法台》,描绘的就是唐代禅宗高僧隐峰禅师在北京北郊的银山讲说佛法时,佛理之灵,仿佛点化了群峰一般的传奇故事。


图说北京:唐高僧隐峰禅师在幽州城北银山始建佛严寺并讲经探秘

▲银山塔林照片。


而从隐峰禅师一生留下的唯一一首偈颂中,我们有幸能够从他的遗作中,去感受他那段逝去的传奇。偈颂是佛经中的唱词,因为大多是以诗的形式出现,故而又名为偈诗(偈音“记”)。


隐峰禅师的偈颂为:


独弦琴子为君弹,松柏长青不怯寒。

金矿相和性自别,任向君前试取看。


当然,还有很多有关隐峰禅师觉悟历程的故事,从中可以一窥他的佛学思想,帮助今天的我们去尝试破解他在北京银山讲经说法的内容之谜。


图说北京:唐高僧隐峰禅师在幽州城北银山始建佛严寺并讲经探秘

▲隐峰禅师画像。


笔者以下就试着解密之,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佛教的禅宗,又称佛心宗,是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


图说北京:唐高僧隐峰禅师在幽州城北银山始建佛严寺并讲经探秘

▲达摩坐禅图。


汉传佛教的宗派大多源自于印度,但唯独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是由中国本土独立发展出的三个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禅宗最具独特的性格,应是吸收了中国本土唯一大型宗教道教的一些核心思想所致。


禅宗的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意思是在佛祖如来言教以外的特别传授。


曾为佛教兴盛之地的唐朝幽州城银山,位于今北京城正北方向的昌平区下庄乡海子村西南。这里峰峦高耸,山脉由墨褐色的花岗岩石构成,山崖陡峭石壁千仞,犹如巨大的铁影壁,故有铁壁之称。


图说北京:唐高僧隐峰禅师在幽州城北银山始建佛严寺并讲经探秘

▲银山位置卫星照片。


图说北京:唐高僧隐峰禅师在幽州城北银山始建佛严寺并讲经探秘


▲银山位置卫星照片。


图说北京:唐高僧隐峰禅师在幽州城北银山始建佛严寺并讲经探秘

▲银山风景。


清代《日下旧闻考》记载:“银山峰峦高峻,冰雪层积,色白如银。窟有石崖,皆成黑色,谓之银山铁壁。”


意思是说,若逢冬日有雪之日,峰谷内瑞雪纷飞,凉雪层积,银装素裹,色白如银,曾被世人称之为“铁壁银山”,也为古代燕京昌平的“燕平八景”之首。这里的燕平就是指昌平,曾因避讳君王名而改称所致。


图说北京:唐高僧隐峰禅师在幽州城北银山始建佛严寺并讲经探秘

▲银山铁壁图。


图说北京:唐高僧隐峰禅师在幽州城北银山始建佛严寺并讲经探秘

▲银山塔林冬日雪景。


图说北京:唐高僧隐峰禅师在幽州城北银山始建佛严寺并讲经探秘

▲银山塔林秋天风景美不胜收。


银山不仅以构造奇特而著称,而又以寺多塔众而驰名,唐代时这里的佛严寺,曾有佛殿僧舍七十余间,为古幽州最大的寺院之一,也是高僧阐扬佛教的宝地。此后历经唐、辽、金、元、明、清各朝,长盛不衰,惜毁于20世纪40年代的日本侵略期间。


据《昌平外志》卷四记载:辽代寿昌年间(1095年—1100年),满公禅师又在银山创建了宝岩寺,其后通理、通圆、寂照三位禅师又先后在此处说法修行。


图说北京:唐高僧隐峰禅师在幽州城北银山始建佛严寺并讲经探秘

▲昌平州位置示意图。


金代天会年间(1123年—1135年),禅宗五家之一的“云门宗”高僧佛觉大禅师来到此山。金天会三年(1125年)在此修建了大延圣寺。


寺庙倚山而建,殿宇巍峨,雄伟壮丽,因此,各地法师高僧等纷至踏来,云集于此。吸引了当时中国北方最富盛名的高僧都曾来此讲授佛法。


到了明朝,银山的寺院越建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明宣德四年(1429年)四月,太监吴亮出资重修了大延寿寺。明正统二年(1437年)二月,明英宗朱祁镇驾幸此山,赐额“法华禅寺”。


图说北京:唐高僧隐峰禅师在幽州城北银山始建佛严寺并讲经探秘

▲明英宗画像。


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重修法华禅寺,当时该寺中轴线上建有三重大殿(今遗存殿柱遗址),左右为伽蓝、祖师二堂,以及廊庑和僧房。


图说北京:唐高僧隐峰禅师在幽州城北银山始建佛严寺并讲经探秘

▲法华禅寺示意图。


法华禅寺下属有七十二庵,附近还建有弥勒院、铁壁寺、银山寺、法华禅林、净业堂等。银山附近几乎处处有寺院,僧人逝后,葬之于灵塔。因此银山盛时,几乎漫山遍布僧人灵塔,视之若林,称为银山塔林。


图说北京:唐高僧隐峰禅师在幽州城北银山始建佛严寺并讲经探秘

▲银山塔林风景。


银山塔林的灵塔造型各异,分布在山坡沟谷和丛林之中,高低不一,所以民间有“卢沟桥狮子数不清,银山佛塔数不尽”的说法。


图说北京:唐高僧隐峰禅师在幽州城北银山始建佛严寺并讲经探秘

▲银山佛严寺遗址照片。


唐代的佛严寺因隐峰禅师修行于此,故而银山中留下了不少隐峰禅师的遗迹。如在银山中峰山下有一块石面平坦的大岩石称之为隐峰“说法台”。


图说北京:唐高僧隐峰禅师在幽州城北银山始建佛严寺并讲经探秘

▲传说为隐峰禅师说法台。


据明朝成书的《帝京景物略》记载,唐宪宗元和年间(806年—820年)高僧隐峰禅师来银山佛严寺讲经,留有“说法台”。台旁有棵松树,弯弯曲曲犹如衣架,隐峰禅师常挂衣于此,又有“隐峰挂衣处”之说。明代人为“说法台”留下过诗句,本文开篇已述及。


图说北京:唐高僧隐峰禅师在幽州城北银山始建佛严寺并讲经探秘

▲俯瞰银山下佛严寺遗址。


隐峰禅师如何讲法,讲法内容为何?对我们今人有何启示?本文未完待续,探索仍在进行中,相关内容请见后文。




细读正史也轻松,文尚清新易懂,图尚高清真实。 本号致力于解密历史的细节,兼而订正一些人们观察历史时,由于不实传播而产生的误会,努力提供高清并真实的历史图文。敬请关注,持续解密历史的细节中。原创作品,版权所有,谢绝抄袭转载。引用时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