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中之王”《法華經》的殊勝感應

“經中之王”《法華經》的殊勝感應


1.幷州釋僧衍

釋僧衍是唐朝幷州人。幷州人到了七歲以上,都知道唸佛,而且往生淨土的人很多。僧衍持誦《法華經》,發願往生西方淨土。因為《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中說:“即往安樂世界”,所以他每天誦讀一遍《法華經》,三年誦了一千遍。

有一天,僧衍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身體左右兩側生出翅膀,《法華經》上的文字化為翅膀上美麗絢爛的羽毛。僧衍動了飛翔的念頭,身體自然而然變得很輕,飛到西方極樂世界,看見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等七寶裝飾之地,華麗的宮殿層層疊疊,宮殿內外全是散發出聖潔光芒的天人。僧衍再看自己身體,左右兩側的翅膀忽然變成大寶蓮花臺,《法華經》上的每一個字都變成一丈六尺高的佛身,這些佛各自說著偈子:“汝在濁世誦妙法,眾生業障唯見字。實是三身圓滿佛,今成羽翼複本身。”僧衍聽完偈子,看到大寶蓮花臺上坐著阿彌陀佛,六萬九千三百多化身佛坐在蓮花瓣上。僧衍向前跪拜禮敬,阿彌陀佛對僧衍說:“你回閻浮提後,把看到的景相講給眾生聽,繼續弘揚《法華經》的功德。”說完後,尊尊佛像又變化成翅膀,僧衍飛回娑婆世界。

僧衍夢醒之後淚流滿面,從此誦讀《法華經》達到了觀想的境界。誦經的時候,舌端有八瓣蓮花,花上有跏趺而坐的佛,《法華經》裡的一個個文字,從佛口飛出,都散發著金色光明,再由字變成金色佛身,遍滿虛空,圍繞在自己周圍。僧衍閉上眼睛就會看到這種景象,睜開眼睛就不見了。

僧衍專注修行觀想和持誦。臨終的時候,天空佈滿紫色祥雲,僧衍端坐誦經,閉目而逝。離世時七十九歲。僧衍詳細記錄了自己的感應,秘密收在經室裡。後來見到僧衍記錄的人,都感動得流淚讚歎。

——《法華傳記》

2.陳南嶽衡山釋慧思

釋慧思,俗姓李,是項城武津人。小時候做夢,夢見一位梵僧勸他出家,於是他就出家做僧人了。他立志一天只吃一頓飯,不接受別的供養。一次慧思看到朋友誦《法華經》,誦讀時流露出深摯的情感、極大的快樂,很讓他感動。於是他就借了一部,在空墳中獨自看經。因為沒有人教他讀誦,他很難過,日夜流淚。墳墓畢竟不是人住的地方,恐怖的事情經常發生。後來,慧思又搬到古城,鑿了一個洞穴,住在裡面。他白天到外面乞食,晚上不睡覺,對著《法華經》流淚,不斷禮拜。那年夏天雨水特別多,洞穴裡悶熱潮溼,慧思全身浮腫,內心的力量卻越來越強。一天他的身體症狀忽然都消失了,恢復了健康。慧思又夢到普賢菩薩騎著六牙白象來給自己摩頂後離去。從此以後,不認識、不理解的《法華經》文自然就認識、理解了。慧思受過摩頂的地方隱隱隆起,像肉髻一樣。

慧思十年持誦《法華經》不斷,開悟法華三昧和其他大小法門。後來,他在光州大蘇山受眾人邀請,講《法華經》、《般若經》。一次,慧思走到南山,告訴大家這裡在古代是寺院,眾人發掘,果然發現大殿地基和器皿等東西。又到了山岩下,慧思說:“這是我前世修行的地方,因為被強盜砍頭而命終。”眾人挖掘到一具骷髏,慧思把骷髏頂在頭上表示尊敬,後來還修了一座塔紀念前世恩德。

慧思身上常有神奇的事情顯現:走在雨裡衣服不溼,過泥地腿腳不髒,有時候現大身、小身,有時候隱身不現形。瓶子裡的水沒有人續,卻總是滿的,好像有天童服侍一樣。有人問他的修行果位,慧思答:“不過十信位罷了。”臨終那天,慧思把弟子集合起來說法,大家都很傷心,慧思就說:“如果有十個人不惜身命,修法華、般舟三昧,我就為他們做事,供養他們。如果沒有這樣的人,我就走了。”門人弟子無人答話,慧思就說:“佛菩薩來接我了。”說完坐化,異香滿室,很遠的地方都聞得到。時年六十四歲,陳大建九年。

自從有佛法以來,法門眾多,只有慧思兼顧禪定與智慧二者的弘揚,言談影響深遠,南北禪宗沒有不遵循繼承他的。慧思行大慈悲,奉持菩薩戒,不穿皮革絲綢,只穿粗布僧衣。他的著述文字大多散失了,只有《法華安樂行義》和《發願文》存世。

——《法華傳記》《法華經顯應錄》

3.清信士王梵行

清信士王梵行,是琅琊臨沂人。他從小失明,母親教他誦《法華經》,到十三歲的時候就能流利背誦整部經書了。他日夜堅持誦持《法華經》,一心一意,精進不懈,誦了一萬七千遍。雖然眼睛看不見,但他走路從來不用別人指引,就能識別坑窪的地方。而且,他還能織草蓆、縫衣服、寫信,做這些事情比視力正常的人還要快,還要好,別人都懷疑他有神奇的力量。他一生吃素齋戒,沒有娶妻。

開皇六年,王梵行七十一歲時去世,遺體放在荒野,飛鳥走獸都不敢接近。慢慢的遺體的肌肉消失,只剩下白骨,於是舌頭顯露出來,長一尺多,顏色和蓮花一樣。他弟弟慧義把他的舌頭裝在磚函裡,放了很長時間也沒有腐爛。

——《弘贊法華傳》

4.釋智登

釋智登,不知道是哪裡人。他從小就出家修道,在匡山的大林道場,晝夜不停地誦讀《法華經》。三年後的一天,忽然看見空中有銀色寶殿懸浮在頭上。又過了三年,銀色寶殿又近了些,就在頭頂。過了很久,銀色寶殿變成了金色寶殿,稍微動一下念頭金色寶殿就到了房間裡。睜開眼睛,閉上眼睛,金色寶殿常常就在床前。又過了很久,智登想去寶殿裡面,剛剛動念就發現自己已經坐在殿裡。動念想從殿裡出來,就又回到禪床上,試了幾十回都是這樣。從此,智登的信仰更加堅定了。

智登的修行遠近聞名,請求向他皈依受戒的人越來越多。但是智登喜歡清靜,厭惡吵鬧,很多人請他都沒有成功。後來,晉安王約了城裡很多出家人、在家人,懇請智登授戒,多次苦苦請求,智登終於答應了,說:“白天喧譁吵鬧,人心散亂,夜裡授戒。”授戒的時候,智登不讓點燃蠟燭,在他說戒到受皈依正法戒的時候,口中放光,光芒遍照眾人。大家看到智登口中放光,悲喜交集,爭著頂禮跪拜,聲音喧譁吵鬧,以致沒有辦法受戒。智登看到這種情況,閉口不說話,光芒也消失了。智登說:“你們來這裡是受菩薩戒,不是來禮拜光明的。現在怎麼能看見光就禮拜,荒廢了受戒呢?戒本說:‘戒光從口出,是證戒相,不是戒本身。’剛才要授戒,因為太喧鬧沒有授戒成功,現在從頭開始。”大眾安靜地聽著,智登又開始說戒,講到皈依正法戒的時候,口中又放光,大眾又頂禮跪拜,喧譁吵鬧,不能受戒。一夜中反覆多次,最終沒有授戒成功。第二天,智登回山,又看見金色寶殿,和同行的人說:“這次我登上金殿,就不再回來了。”幾天後,智登就圓寂了。

——《弘贊法華傳》

5.江陵玉法師

比丘尼慧玉是宋朝長安人,精勤持戒,修行善道,修為和品行兼備。她周遊各地,用佛法教化眾人,不論寒暑都堅持不懈。住在江陵牧牛寺的時候,誦讀《法華經》、《楞嚴經》等經典,十天就能流利背誦,眾人都感到很驚奇。元嘉年間,慧玉修苦行,齋戒時發誓:“要是我的誠心有感應,捨身之後一定往生佛土,七天之內祈願見到佛光。”五天後的夜裡,寺廟東側的樹林忽然現出佛光,形色鮮明。眾人看見了都發歡喜心。後來人們就在發光的地方建造了一座禪堂。

——《法華經顯應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