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禮貌”對孩子傷害很大,家長要認真起來

孩子有禮貌是每個家長都想要的,因為有禮貌的孩子帶出去,見到人懂得打招呼,家長也有面子,而且還可以顯得有家教。可是這些真的是孩子自願的嗎?

有些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被家長教育要懂禮貌,見人要打招呼,甚至有的還是家長強迫孩子去學的。

“中國式禮貌”對孩子傷害很大,家長要認真起來

強迫孩子去當一個有禮貌的人,這樣的教育方式是錯誤的。家長覺得不強制孩子,孩子就不會去學,但是這樣對於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孩子一切聽從家長的安排,沒有主見力,時間長了會讓孩子缺乏自信,孩子在未來成長的道路上,會受到影響,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不要再強迫自己的孩子了。

其實身邊的人也有這樣的情況,我鄰居家孩子就是這樣的,出門在外特別有禮貌,見到人也會主動打招呼,但是我看的出來,他並不開心,甚至有時候導致孩子見到生人就想方設法的逃離,性格也就變得內向起來,久而久之,沒有朋友,成為了一個獨來獨往的人。

“中國式禮貌”對孩子傷害很大,家長要認真起來

下面幾個習慣一定要注意,別讓它毀掉了孩子

1.孩子被逼迫去叫人

現在有一些家長他們礙於面子,讓自己的孩子見到生人要懂得叫人,但是孩子並不願意,可是不願意的後果就是一頓批評,孩子因為害怕,強制自己去叫人。

家長們不妨想一想,有站到過孩子的角度想問題嗎?強迫自己的孩子去叫人是正確的做法嗎?只為了滿足自己一時的面子,就要對自己的孩子這樣嗎?

“中國式禮貌”對孩子傷害很大,家長要認真起來

如果孩子不叫人的話,一頓劈頭蓋臉的怒罵就開始了,不會傷到孩子的自尊心嗎?還有的家長甚至會去威脅孩子,給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很嚴重的創傷。

2.命令孩子表演

其實自己的孩子有一些特長,對於家長來說,那就是炫耀的資本。當週圍的人比較多的時候,家長會讓自己的孩子去把之前學的一些特長上臺表演給大家看看,可是孩子總是靦腆的,不好意思在那麼多人面前展示自己,害怕出醜。

“中國式禮貌”對孩子傷害很大,家長要認真起來

這個時候家長應該為自己的孩子考慮一下,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想,別再去強迫孩子去表演,如果孩子表演的很糟糕的話,他內心的自卑感就會增強,導致他再也不敢上臺表演,對自己缺乏自信。如果孩子表現的特別好的話,太嚇人對他各種的誇獎,可能會讓驕傲。

所以在很多人面前表演並不是一件好事,家長要把握好尺度。

3.過分比較

其實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你看誰家的誰誰誰,考試考了一百分,你怎麼回事。這種語氣一定要禁止,過分的比較不但不會讓孩子變優秀,反而會讓孩子更加的自卑,覺得自己永遠都不如別人,更會激起孩子內心的怨恨。

“中國式禮貌”對孩子傷害很大,家長要認真起來

作為父母,你是孩子的倚靠,連你都不去稱讚自己的孩子,那還有誰回去稱讚呢?我們一定要善於鼓勵自己的孩子,恢復自信,更好的去茁壯成長。

“中國式禮貌”對孩子傷害很大,家長要認真起來

其實有的孩子你不用去教,他也會有禮貌,家長的教育極其重要,都說孩子是家長的復刻版,如果家長給予正確的教育的話,孩子怎麼會沒有禮貌呢?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孩子的性格不一樣,教育的方式也不一樣。不恰當的教育方式會影響孩子的一生;而有效的教育方式有益孩子的一生。

教育從古至今都是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想要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父母要找對方法,才能達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國式禮貌”對孩子傷害很大,家長要認真起來

近幾年,繪本成為大部分家庭教育孩子最好的啟蒙書。所以,父母一定要利用好繪本這個教育孩子的好工具。

《兒童習慣養成和情緒管理》一共有10個繪本,每個繪本都配有精美的插畫,孩子可以通過插畫內容,從中學到有用的知識,從而改正自己的不良習慣。

“中國式禮貌”對孩子傷害很大,家長要認真起來

這套書一共有十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髮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

父母閒暇時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不僅可以通過故事正確引導孩子的行為習慣,還可以促進親子關係。

“中國式禮貌”對孩子傷害很大,家長要認真起來

3-6歲是孩子習慣培養的關鍵期,父母萬萬不可忽略這個階段的培養,若不及時培養好習慣,壞習慣一旦形成,便很難糾正!

“中國式禮貌”對孩子傷害很大,家長要認真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