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障礙”成為新的精神疾病,這種病該怎麼治?

今年是“遊戲障礙”疾病被納入最新版國際疾病分類的一年,截止至12月11日,正好是被列入疾病分類的第200天。

愛玩遊戲似乎已經成了年輕人的通病,但是沉迷遊戲卻是疾病,這種疾病能治療嗎?自從遊戲障礙被列入國際疾病分類以後,不少家長領著孩子去醫院尋求幫助。但是根據醫院統計的相關數據來看,青少年絕對不是該疾病的主力軍,符合標準的患者中成年人佔了一半。遊戲障礙的成因比想象中更復雜,可能是現實受挫,或者其他疾病的困擾。

醫院的門診患者數量越來越多,但是確診的患者卻很少。有關醫生解釋到:“國外的調查來看,青少年是網絡遊戲的主要受眾,但是目前確診的患者年齡分佈,大部分都是中年人。”遊戲障礙“入病”後,很多家長都帶著孩子來看病。此前,他們只會考慮孩子“玩物喪志”,並不會意識到是疾病方面的問題,更不會考慮到是自己的家庭環境出了問題。


“遊戲障礙”成為新的精神疾病,這種病該怎麼治?


劉明今年35歲,剛從醫院裡離開,不是因為其他疾病,就是因為這個“遊戲障礙”。劉明此前一直和父母同住,剛失業那段時間,他沒有向父母坦白,而是選擇每天照常出門,每天就在街頭的肯德基度過自己的一天。後來被父母知道真相後,便不再出門了,選擇長時間在家上網玩遊戲,和父母關係日益僵硬。後來再父母的勸說下,同意來到醫院治療。

根據世衛組織的定義,遊戲障礙是一種持續或複發性的遊戲行為(數字遊戲或視頻遊戲),可能是在線或離線。

具體體現在遊戲控制受損(對遊戲失去控制力),比如對玩遊戲的頻率、強度、持續時間、終止時間、情境等缺乏自控力;對遊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以致遊戲優先於其他生活興趣和日常活動;儘管有負面效果出現,但依舊持續遊戲甚至加大遊戲力度。

此外,這種行為模式的嚴重程度足以導致個人、家庭、社會、教育、職業或其他重要功能領域受到嚴重損害,並通常明顯持續至少12個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