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公務員考試申論技巧:寫作素材之原理效應

在公務員考試申論寫作過程中,論證一直是學生們較為頭疼的一個環節,原理論證法作為一種權威的論證手段,如果能運用得當,將會有效提升作文的說服力,以下是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的幾種常見效應,在寫作中可供大家參考:

1.懶螞蟻效應:懶於雜物才能勤於動腦。

(1)原理解釋:在蟻群中總有一群東張西望無所事事的螞蟻被稱為懶螞蟻,若將整個蟻群的食物來源斷絕,以往忙碌的蟻群表現得一籌莫展,而懶螞蟻則能帶領他們向早已預測到的新的食物源;

(2)運用:勤于思考,善於觀察,具備長遠的眼光;

2.青蛙法則:時刻保持危機意識。

(1)原理解釋:把一群青蛙放入一鍋沸水裡,青蛙會立刻跳出鍋外,但把青蛙放入冷水裡,再用小火慢慢加熱,青蛙能感覺到到變化,卻因為惰性不願跳出鍋外,等熱度難以忍耐時就來不及了;

(2)運用:為政者的憂患意識;

3.多米諾骨牌效應:牽一髮而動全身,連鎖效應。

(1)原理解釋:骨牌豎著時,重心較高,倒下時重心下降,倒下過程中,將其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它倒在第二張牌上,這個動能就轉移到第二張牌上,第二張牌將第一張牌轉移來的動能和自已倒下過程中由本身具有的重力勢能轉化來的動能之和,再傳到第三張牌上......所以每張牌倒下的時候,具有的動能都比前一塊牌大,因此它們的速度一個比一個快,也就是說,它們依次推倒的能量一個比一個大;

(2)運用:初始的能量可能產生一些列連鎖後果,且難以避免,可運用於孩子教育、鄉村發展等

4.森林效應:集體競爭促進成長。

(1)原理解釋:一棵樹如果孤零零地生長於荒郊,即使成活也多半是枯矮畸形;如果生長於森林叢中,則枝枝爭搶水露,棵棵競取陽光,以致參天聳立鬱鬱蔥蔥;

(2)運用:集體的力量大於個人,強調個人是在集體競爭中才能成長;

5.鐵釘效應:細節決定成敗。

(1)原理解釋:在1485年,在英國波斯沃斯,國王理查三世準備與里士滿伯爵亨利率領的軍隊決一死戰。戰鬥開始的當天下午,理查讓馬伕備好自己最喜歡的戰馬。鐵匠在給戰馬釘掌時,因缺少幾顆釘子,有一隻馬掌沒有釘牢。兩軍對壘,理查國王衝鋒陷陣鞭策士兵迎戰。“衝啊;衝啊”,他高喊著,率領隊伍衝向敵陣。理查國王的隊伍眼看就要獲勝,突然一隻馬掌掉了,戰馬跌翻在地,士兵見國王落馬,紛紛轉身撤退,亨利率領的軍隊圍了上來俘獲了理查;

(2)運用:每一個環節都可能事關大局,強調精益求精。

以上就是關於申論寫作素材的幾種原理效應,都是在考試中常會應用到的知識點。中公教育希望各位考生在進行申論寫作時能夠靈活應用,最後祝各位考生在公務員考試中取得較好的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