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儿园学了很久的英文,为什么在家却从不开口说?

孩子会随着所处环境和说话对象,自然地转换最符合当时情境的语言,强求没意思。

刚从全美语幼儿园下课的姐弟俩,见着了妈妈来接他们下课,还是叽叽喳喳地用英文讲个不停。但一转头要跟妈妈说话,马上变成中文,偶尔一时间转不过来说了英文,还会不忘再翻译成中文。妈妈忍不住懊恼:“我的英文有那么差吗?你小毛头说的话我会听不懂吗?干吗帮我翻译。”


孩子在幼儿园学了很久的英文,为什么在家却从不开口说?

这就是孩子,最自然的表现。看到学校同学说英文,看到学校老师说英文;看到邻居阿姨说中文,看到刚下班的爸爸也说中文。几位朋友都移民国外,纽约、纽泽西、法国、西班牙,这些家庭的孩子聚在一起时最后用什么语言沟通呢?如果大家最后开始说英文,就代表有一方的中文不灵光。如果最后磨合出来的是中文,就代表有一方的英文能力不够沟通所需。它就好像资本市场那只无形的手,决定了其中最有效率的沟通工具。强求孩子说什么语言,就好像是违反利伯维尔场机制。

孩子在幼儿园学了很久的英文,为什么在家却从不开口说?

“孩子已经在学校讲了一天的英文,回家后不需要再要求孩子说英文,充分说中文的时间也很重要。”这是我在孩子的全美语幼儿园公布栏上看到的提醒。当时我还很惊讶,这么功利的补教市场,竟然有业者敢说出反市场言论的话来。

一直都认为母语很重要的我,只是以情感依附的心灵感受为考虑。后来我才知道,母语说得好不好、词汇基础稳不稳固、表达能力完不完善,也会影响一个人的思考模式和逻辑推演能力。


孩子在幼儿园学了很久的英文,为什么在家却从不开口说?

“我的英文很好,可以从孩子一出生,就只对孩子说英文吗?”给孩子一个充满英文的环境,就会自然习得那种语言,没错,这是语言学习的最好方法。我真的见过一位四岁孩子的妈妈,自己的母语是中文,养了四年的孩子,亲子之间的唯一语言竟是英文。姑且不论妈妈的英文能力如何,我心中的疑问是:“准备一辈子都跟孩子说英文吗?”如果不是,这不是很怪吗?就好比一位法国妈妈,明明母语是法文,却只因为想要孩子学好英文,就舍弃母语,跟孩子说自己的第二外语,你看出来哪里不对劲了吗?

我们这一代的父母,自己的英文没能学好,于是将弥补缺憾的心理全部转嫁到孩子身上,以至于有多少父母要孩子学好英文的渴望,已到了偏执的地步。我无法说英文不重要,下一个世代可能更重要。但是,学习过程中的平衡和拿捏,是父母该修炼的功课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