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肝癌預測模型CAMPAS:預測NA治療獲得病毒學應答的肝癌發生風險

完整標題:新的肝癌預測模型CAMPAS——預測NA治療獲得病毒學應答的慢乙肝患者

的肝癌發生風險

迄今為止,國內外已有很多研究模型來預測慢乙肝相關肝癌發生風險。其中包括針對全慢乙肝人群的CU-HCC,GAG-HCC和REACH-B等幾種模型,和針對接受NA治療的慢乙肝患者的PAGE-B、mPAGE-B模型等。

最近發表在《Liver International》上的一項研究納入非侵入性肝纖維化檢測數據(例如瞬時彈性成像[TE])進一步完善對NA治療獲得良好病毒控制的慢乙肝患者的HCC風險的預測,該模型包括肝硬化的超聲檢查,年齡,男性,血小板計數,白蛋白及肝硬度指標,稱為“ CAMPAS”模型,研究顯示該預測模型優於mPAGE-B、PAGE-B和REACH-B模型。

新肝癌預測模型CAMPAS:預測NA治療獲得病毒學應答的肝癌發生風險


研究方法:

該研究分析了通過NA治療獲得病毒學應答(VR)(VR定義為兩次連續血清HBV DNA <2000 IU/mL)的患者。患者獲得VR時,通過瞬時彈性成像,超聲檢查和實驗室檢查對肝臟進行了肝硬度測定,排除基線時失代償期肝硬化或HCC患者。多元Cox迴歸分析用於確定關鍵變量,以構建新的風險評分模型。


患者特徵:

患者中位年齡為49.7歲,男性佔大多數(65.5%),HBeAg陽性佔比52.6%。血小板計數和白蛋白的中位數分別為165×10³/μL和4.4 g/dL。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和肝臟肝硬度測定的中位值分別為30 IU/mL和6.8 kPa。

新肝癌預測模型CAMPAS:預測NA治療獲得病毒學應答的肝癌發生風險


肝硬化,年齡,男性,血小板計數<135x103/uL,白蛋白<4.5 g/dL和肝硬度≥11 kPa與HCC發生獨立相關


隨訪期間,9.5%(145例)患者發展為HCC。整個人群中,3、5和7年的HCC累積發生率分別為2.7%,5.2%和8.2%,年發生率為1.34/100人·年。

超聲檢測中的肝硬化,年齡,男性,血小板計數<135x103/uL,白蛋白<4.5 g/dL和肝硬度≥ 11 kPa與HCC發生獨立相關。

新肝癌預測模型CAMPAS:預測NA治療獲得病毒學應答的肝癌發生風險

CAMPAS模型的預測性能良好

CAMPAS風險評分模型包括肝硬化的超聲檢查,年齡,男性,血小板計數,白蛋白和肝硬度指標,稱為“ CAMPAS”模型。

新肝癌預測模型CAMPAS:預測NA治療獲得病毒學應答的肝癌發生風險

CAMPAS模型下不同評分的患者7年HCC發生風險不一樣。

新肝癌預測模型CAMPAS:預測NA治療獲得病毒學應答的肝癌發生風險

其中,根據評分模型將患者分低危組(<75)、中危組(75-161)和高危組(>161),中危組(n = 737)和高危組(n = 270)的患者肝癌發生風險更高(P=0.001)。

新肝癌預測模型CAMPAS:預測NA治療獲得病毒學應答的肝癌發生風險

韓國慶北國立大學醫院納入252例患者驗證CAMPAS模型的效果, Harrell C指數為0.847(95%CI 0.744-0.929)。外部驗證隊列的校準圖還顯示了HCC發生的實際概率與CAMPAS模型計算的預測概率之間的極好的一致性。


CAMPAS模型的預測性能優於mPAGE-B、PAGE-B和REACH-B

比較CAMPAS模型和以前的HCC預測模型之間的預測性能發現,CAMPAS模型的總體Harrell C指數顯著高於mPAGE-B(0.818,95%CI: 0.783-0.852),PAGE-B(0.773,95%CI: 0.733-0.813)和REACH-B(0.715, 95%CI: 0.669-0.762)(所有P值<0.001)。

但是,CAMPAS模型與mREACH-B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0.872,95%CI:0.842-0.902;P = 0.425)。

新肝癌預測模型CAMPAS:預測NA治療獲得病毒學應答的肝癌發生風險

總結

目前為止,許多模型通常都將肝硬化作為主要組成部分。但由於觀察者的主觀性和可變性,其基於常規成像或臨床參數的診斷可能有些不準確。為此,該項研究引入非侵入性肝纖維化檢測(例如瞬時彈性成像[TE])可能會進一步完善對肝癌風險的預測。

長期NA治療的慢乙肝患者由於許多檢測指標的變化,用通用的肝癌預測模型可能無法準確的預測其肝癌發生風險,因此該研究建立了新的模型CAMPAS,可預測通過長期NA治療維持病毒學應答(VR)的患者的肝癌發生風險。

參考文獻:

Lee HW, Park SY, Lee M, et al. An optimiz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rediction model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with well-controlled viremia[J]. Liver Int, 2020

本文轉自:雨露肝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